他在少年时代,尊从家嘱而专心攻读
儒家经典,由于试而不中,于是在壮年以后便继承家学,再加上他聪明好学,有牢固扎实的文史根底,自幼受祖父、父亲业医的熏陶,因而学习以后,便很快学有所成,对临床各科均有体会,在外科方面更精。澄少时学习
儒家典籍,壮年继承家学,而更精于外科,行医40年,治人无数。他认为现有的医学著述,都对内科诸证阐发无遗;而在
外科方治方面,少有完整的著作。于是他竭力搜集古今名医方论,首先按
《内经》精神,阐明脉法,详尽分辨经络
穴道,汇集内景证形,上自巅顶,下至涌泉,凡涉及外证的,都绘图立说,按证立方,如汤火刀伤、弄杖跌扑、兽伤虫咬、误吞药石毒物、五绝救解的疗法。除今古成方之外,又增以他家祖传经验诸方,分门别类,计四十卷,题为《疡医大全》。先后编写30年,成书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而所著发诸方都求养正驱邪,调和营卫。
他在扬州行医40多年,就在当地颇有名声。他认为张景岳、刘完素、朱丹溪、李东垣的著作,以及当时各位医家的著述,都在内科方面阐发较多,而外科方面完整的著作较少。于是他便全力以赴搜集古今名医方论,按照《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观点,阐明脉法,详尽分辨经络腧穴,汇集内景证形,上自巅顶,下至涌泉,凡是涉及到外科病证的,他都绘有图形,并针对图形加以论述。他在论述时,按证立方,并在每证后附有具体的外治法,除了古今成方定法外,对于他的家传经验方法,都列附诸证之下,分门别类,题为《疡医大全》,共40卷。这部书内容丰富,是外科书籍中的巨著,比《疡医证治准绳》、《外科正宗》更为完备,与《外科全生集》相媲美。他的《疡医大全》成书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他的儿子和他的女婿为他校订付印。这本书中所有证候均予以命名,每一病证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法,附有相应的证形图,使读者可以按图施治,脉络清楚,是中医外科学中不可多得的名著之一,是继《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后又一部外科巨著。 在学术思想方面,他家三代为医,在外科方面颇有成就,著有长达40卷,系统综合性外科专著《疡医大全》,此书集中体现了服的学术思想。
1、疡必有名,医必有法。他治学态度严谨,著书立说从不马虎。所论疡证有痈疽、疮疡、皮肤病、大麻风、金疮、
跌打损伤、小儿痘疹、中毒急救、奇病治法等,疮必有名,医必有法。从发病部位来说,全书依体表部位划分为30余部。仅头面部就列病名156种,可见他所列病证之多。首先列出《内经》观点,阐发“外症必发于内”的观点,其次论疡科诸症形候,因而在治疗上强调辨证施治的重要性。因此,在论每病每证时,辄引用先贤精言,或荟集历代医家真知灼见以广开思路,启迪后学。他在全书中逐一介绍全身各部位的疮疡名称,以及各疮疡的辨证及治疗方法。
2、论治诸病,详尽全面。他论述诸证,详尽全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方广泛而实用。并且都是经验之谈。总之,他提出病初起时,应尽力使它消除,病已成应使其容易溃疡,已溃疡使它迅速收敛,使人无破漏的危险,更可免除酿痈之患。
3.内外治法结合,敢于创新。他对外科诸疮论治得法,用方有验,内外治法紧密结合。初起时,力主内治,提出不宜运用寒凉剂,使其消散,要求养正驱邪,调和营卫,使其消散,以免成脓后受刀针之苦,所以他提出消肿疡贵在早治。他对外科诸疮论治得法,用方有验,内外治紧密结合,除灸、烙、刺、割、熨、洗、内服等法外,还配合手术疗法,反映了清代外科学的水平,如当时的唇裂修补术,
肛门闭锁、
阴道闭锁等手术及缝合止血、麻醉护理等方面,都相当接近现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