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逆
汉语词语
shùn nì
词语解释
(1).顺正与邪逆。
管子·四称》:“循其祖德,辩其顺逆,推育贤人,谗慝不作。”
唐·杜甫《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人生半哀乐,天地有顺逆。”
明·梁辰鱼《浣纱记·交战》:“但要知兵众之强弱,须察理势之顺逆,何不反邪归正,弃暗投明。”
(2).指行星的顺行与逆行。行星朝东运动称为“顺行”,朝西运动称为“逆行”。
《史记·天官书》:“察日、月行以揆岁星顺逆。”
《后汉书·律历志下》:“金、水承阳,先后日下,速则先日,遟而后留,留而后逆,逆与日违,违而后速,速与日竞,竞又先日,遟速顺逆,晨夕生焉。”参见“ 顺行 ”。
(3).指风向或水流与行进方向相同或相反。
宋·洪迈《夷坚支志丁·南康神惠庙碑》:“久之,语曰:‘吾今修行,子行归矣,当以顺风奉送。’又曰:‘风之顺逆,亦非可私,特世人弗知之耳。’”
元·萨都剌《高邮阻风》诗:“长风破浪我亦曾,顺逆偶尔非人能。”
相关名言
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易卜生
幸运最能发现罪恶;而厄运最能发现美德。 ——培根《论厄运》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松下幸之助
逆运不就是性格的试金石吗。 ——巴尔扎克 并不是每一种灾难都是祸,早临的逆境往往是福。 ——夏普
顺境使我们的精力闲散无用,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碍却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运用。 ——休 谟
哲学论
引言:运动着的事物会产生相互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会经由事物与事物间的关系程度,划分出事物间不同层次的主次联系存在,看似结合的事物会由于其中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的顺逆影响到事物本身的稳定,以及事物运动的最终结果实现。
事物间的有所联系首先是以被认识到而存在的,这种被认识到的联系会由于认识的先后程序首先产生出主次概念,即先被认知的表象联系往往是处于首先被解决的位置,而之后的联系延伸则是次要解决位置,由此实体的可知联系是事物间的主要联系存在,此一主要联系的存在是同一的顺动性还是背反的逆动性便直接决定了事物的稳定性存在,聚合还是分离。随后便是对事物间次要联系的认识,即实体认知之后的事物间关系的再联系认识,或也可以当作对事物虚体部分的认识。
事物的存在是以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形式为存在,也就是事物是以可感知的物体部分和可认知的性质规律部分作为其存在的支撑,是以有形的存在和无形的运动符合着世界的本质。事物的存在与事物间的联系,以及事物的性质规律究竟那一个是主,那一个是次呢。其实事物本身的存在就是以其外在联系与内在的性质为共存的实际,而主次的选择多数情况下只是人对于事物中某一方面的认识需求而已,所以主次所区分的并非是事物本身的第一性和第二性认识,只是在本就等同的事物整体中选取所要首先运用的那部分而已。一切人为认识的存在是人对于无根无源的客观世界所进行的延续性描述而已,是在人类文明史中所逐步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约定性描述,这种约定描述的延续固化了认识与实际的同向性,也就是说延续着的约定描述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无形转化为了有形应证,人的思维便有了同向性的基础,同时也是人聚集化生活的先决条件。通过共同认识的积累人就可以组建新的认识,但认识间的联系并非都是同化的结论,存在着认识范围与认识深度间的个体差异,人对于事物的主次分辨就是源于认识程度与范围上的观念顺逆。例如在对某些知识进行描述时,一些人本持旧有观念而另一些人则是本持改造观念,对此我们可以说二者的思维方向是背反的,但谁也没有错误只是每个人所选取的事物认识不同罢了,可以确定的是在大前提下二者是个不稳定的联系,而这时对次要联系的再认识就比较关键了,次要联系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着事物间的可能性,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主要联系的选择是比较容易的,而次要联系的多样性也正是人对于世界感到迷惑的原因。
事物主次联系间的转变实际上只是描述与否的问题,但对于聚集而生的人类群体而言,事物的主次确定是由认知的范围所决定的定义。事物间顺逆作用的存在,对于事物主次联系的影响不仅作用在事物的内在描述上,更主要的作用是在事物的外在描述上,事物与事物间的顺逆聚合是加剧整体巨变,得以产生更大事物基础的关键。事物联系的主次性可以由这样的过程进行辨识:第一,对于联系着的事物而言,对它的认识是否已经被完全描述了。第二,对于已存在的事物认识其同一性的结论有多。第三,认识描述是否可以被实体所完全证实,或是可由实体存在而被完全辨识。当一个人在聚集了足够多的认识以后,他就会将主次当作一种选择的条件,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绝对定义。
相关文章
顺境逆境
其实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人生并不都是得意,也有失意的时候,有顺境,也有逆境。览古今多少书,顺境成才的固然不少,但逆境成才的似乎更多,不乏其例。马克思一生贫困潦倒,衣食无保,却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类解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歌德失恋后出版了轰动世界文坛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辱负痛,为后世留下了历史巨著《史记》。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粥常佘”的困境中写出了鸿篇巨制《红楼梦》。孙中山革命一生,历经多次失败,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伟大胜利,成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我们走过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由顺境也有逆境,如何面对,如何战胜摆在你面前的困难,获得美好人生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来把握。
首先,顺境与逆境是相互对立的,人在这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顺境固然是每个人想要的,但当遇到顺境时我们应该感谢上苍,也要感谢自己,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奋斗和周围人的关心与支持,又怎会获得呢。而且在顺境中你永远不要骄傲,因为顺境过后,逆境很快就会到来,当逆境来临时你也不能失去斗志,应该逆流而上,去战胜它,不应向它屈服。
其次,面对顺境时,你决不能骄傲自满,如果骄傲自满,就会沾沾自喜,停滞不前,成绩就会一路下滑,除了不能骄傲,还要努力鼓励自己;在面对逆境时,当然不能气馁,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它,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发现失误的地点和原因,这样也就能有根据地进行改正,而且也要激励自己,使自己更要努力,更要发挥出自己一种不服输的劲头。这样可以使自己的成绩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在面对顺境时,我们也要怀着平衡的心态正确看待它,既要看到它的优点,也要看它的缺点,还要看到它带给人们的快乐,而面对逆境,我们应奋勇前进,知难而上,在痛苦和逆境中磨练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经得起考验,勇于面对逆境的人。
其实,我们生活的人生原本就是如此矛盾,生与死,爱与恨,激情与平淡,执着与舍弃,如同顺境与逆境,无论我们处于何种境况,都必须敢于正视现实。回顾我自己的成长道路,经历了很多艰辛和坎坷,自己是从顺境或逆境中走过来的,可能今后的人生还要碰到很多的挫折和困难,我决不退缩,使自己的心灵仍然保持宽容与豁达,从此不再有顺境逆境之分,心情平和的对待生活。 如果当人遇到顺境的时候,首先要把它当做对自己的肯定,给自己树立自信心,切忌骄傲,并把这种良好的状态一直保持下去,每前进一步,给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不要止步现状。因为人要往高处走,别人也在前进中。记住一句话:当自己在学的时候,别人也在学习;而当你不学的时候,别人还在学习。
当人遇到逆境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要灰心,不要认为自己不行了。要把这次逆境转化成为成功的动力,用它来激励自己,还要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别人之间的差距。我认为知道自己的不足是很重要的,因为当你知道自己不足的时候,就能针对它们努力地克服与提高,其实,一次失败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应该好好反省,反省自己,并为自己提出新的学习计划(一定要做到),最好再找一句有用的格言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来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从逆境中走出来。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顺境而没有逆境或只有逆境而没有顺境的生活将会平淡无奇,没有色彩。顺境和逆境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在顺境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逆境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总之,顺境与逆境给人的影响都有利弊,关键是人这个内因在起作用。事物是复杂的,如果真有绊脚石,就好比练武一样,不也是一种锻炼。并且遇见板结厚土,可以使劲顶出来,况且这种板结得很硬的土层,倒有利于养深根,育壮苗,抽芽拔叶,使幼枝长成亭亭华盖。另个,即使植根于瘠土薄壤,摧逼于骄阳严霜,苟活于虫吻兽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坎坎坷坷,也要长成参天乔木,况且这在自然界中已有榜样,更何况人类。 顺境与逆境,各有利弊,相辅相成,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把握得住,敢于冲,敢于撞,敢于拼搏,肥土沃壤要出,贫土瘠壤也要出,决心下定了,就一定能够出。如果胆怯于逆境和安乐于顺境,那么,你将永远埋在土里。
行动起来吧,寻觅生活的匆匆过客。人生七十古来稀,三分之一要睡去,再除去幼年玩耍、吃喝拉撒......学习与工作的时间只有三十几年,一万多天。虚废一天,就等于耗费你生命的万分之一。不要再留恋顺境的安乐,不要再哀怨逆境的艰辛,“生活并不是享受,而是很辛苦的工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02 14:57
目录
概述
词语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