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顺,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shùn,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是指朝同一个方向,也指事情进行顺利,合乎心意。
字源演变
顺从金文字形看,上边是“川”,是水流,表示流畅;下边是“心”,表示情绪。整体即为情绪舒畅的意思。有的金文加上“页”,表示头部,意思为思虑,强调思绪无碍。其造字本义是心情舒畅,没有郁结。现在,“顺”也指顺便,如“顺口”“顺手”等。
顺,形声字。《说文》:“顺,理也。从页,从川。”朱骏声通训定声:“从页从川会意,川亦声。按本训谓人面文理之顺也。”俞樾《儿苫录》:“此云:顺,理也,则当为肤理。”又:“顺为肤理,故字从页。疑许书原文本日:顺,肤理也,从页川声。犹木部日:材,木之理也;水部曰:泐,水石之理;阜部日:防,地理也。至顺逆之顺,则又从肌肤之文理而引申之,其后引申义盛行而本义转废。”顺之本义为肌肤之文理,引申为顺逆之顺,犹驯之从川声而为马之驯服,引申为一切人、物之驯服;亦犹训从川声而使不通之语言词语通顺以易于理解。西周初年何尊铭文“顺我不每(悔)”之顺用为训导、教训之训。顺、训、驯三字为同源字,音义皆近,故通用,其声义当皆来源川流不息之川。西周文献《诗》中顺字极为常见。顺字本义在文献中罕见使用。顺本从页川声,由于词义引申,至战国东方六国文字变为从心川声。《说文》小篆是继承西周金文形体。
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水流。顺,甲骨文A=B(川,水流)+C(见,即“页”,头脑,借代思虑),表示思绪舒畅。金文D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E用“心”F代替“页”I,表示心情舒畅。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F写成G。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理也。从页从巛。食闰切。
说文解字注
理也。理者、治玉也。玉得其治之方谓之理。凡物得其治之方皆谓之理。理之而後天理见焉。条理形焉。非谓空中有理。非谓性卽理也。顺者、理也。顺之所以理之。未有不顺民情而能理者。凡训诂家曰从、顺也。曰愻、顺也。曰驯、顺也。此六书之转注。曰训、顺也。此六书之假借。凡顺愼互用者、字之譌。从川。人自顶以至於歱、顺之至也。川之流、顺之至也。故字从川会意。而取川声。小徐作川声。则举形声包会意。训驯字皆曰川声也。食闰切。十三部。
康熙字典
【戌集下】【页字部】顺
〔古文〕㥧巡𠈼《唐韵》《正韵》𠀤食闰切,盾去声。《说文》:理也。从页从巛,会意。川流也。《玉篇》:从也。《诗·大雅》:有觉德行,四国顺之。笺:有大德行,则天下顺从其政。《释名》:顺,循也。循其理也。
又放之也。《仪礼·大射仪》大射正执弓,以袂顺左右隈。疏:以袂向下,於弓隈顺放之。
又山名、水名。《山海经》有顺山,顺水出焉。
又《释名》:凤皇五色,心文曰德,翼文曰顺。
又扬子《方言》:目好谓之顺。注:言流泽也。
又《增韵》:和也。《易·豫卦》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疏:圣人和顺而动,合天地之德,故天地亦如圣人而为之。《礼·乐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又《增韵》:不逆也。《尔雅·释诂》:舒、业、顺,叙也。疏:顺者,不逆有叙也。
又《諡法》:慈惠徧服曰顺。
又《小尔雅》:顺,退也。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法演示
书法展示
音韵汇集
韵书成集
中上古音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8 00:14
目录
概述
字源演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