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肘阁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舞蹈。在清乾隆年间逐渐发展成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与官会响锣齐名,享誉中原大地,被后人誉为“空中芭蕾”,享有“中原独秀、华夏一绝”的美誉。近几年来,这项地方民间艺术不断得到项城市文化部门的重视和保护,先后入选项城市市级、周口市市级和河南省省级“非遗”名录。
流行程度
作为一种地方民间艺术,抬阁表演形式虽然道具制作复杂,体力消耗大,但热闹好看,深受老百姓喜爱。于是,一时间,抬阁遍地开花,成了中原地区当时最盛行的民俗节目。老人们告诉记者,起初抬阁较为流行,但由于抬阁表演时没有专用的戏台,许多外围的观众视线受阻。为了让更多群众清楚地看到表演,艺人们就别具匠心,对表演形式进行了改进:让儿童站在青壮年男子的肩上表演。由于这种表演方式新奇,一时风行,后来抬阁就演变为肘阁逐渐流传下来。
项城肘阁清末民国时期最为鼎盛,而且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上溯到北宋时期,清乾隆年间逐渐发展成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表演形式
项城肘阁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舞蹈,表演形式非常特别,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肘阁演员在上者为“上装”,下者为“下装”,或叫“上枝”、“下枝”。下装演员多穿特制的铁坎肩,铁坎肩上固定一至两根向上的钢筋,上装小演员就牢牢地系在上面。从演员人数上可分为“单装”、“双装”和“三装”等种类,单装由一个孩童表演,双装由两个孩童表演,三装由三个孩童表演。在造型追求上,上下装人物的装扮要协调统一,如单装的《西游记》,上装演员扮孙悟空,下装演员扮猪八戒或沙僧;再如双装的《断桥》,上装是青蛇、白蛇,下装便是许仙;又如三装的《三国演义》,上装是刘备、关羽、张飞,下装是赵云等。肘阁的表演具有“高、难、险、美、奇”的特点:所谓“高”,就是在造型艺术上,一般上下装结构要有4-5米高左右,这在民间舞蹈中是少见的。所谓“难”,就是其表演难度较大、技巧性很强。所谓“险”,就是上下装表演时要配合得当,解决好重心、支点,否则会发生危险。所谓“美”就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造型,追求观赏性。所谓“奇”就是通过新颖别致的道具,给人以新奇感,如让上装演员站在铁弓的细弦上或又尖又薄的西瓜牙上等,真乃惊险奇观。再者,项城肘阁的表演是在八音(锣、鼓、钗、板、管、唢呐、笙、箫)伴奏下舞动的,具有浓郁的乡士气息和地方特色。
传承意义
历经数代,如今项城肘阁传到郭宝玉手上,至少已有二十代,四百多年的历史了。项城肘阁在乾隆年间与官会响锣齐名,享誉中原大地。尤其是解放后,项城肘阁队多次代表周口地区参加民间艺术演出并获大奖,享有“中原独秀 华夏一绝”的美誉,后来人们称之为“无声的戏剧”。
项城肘阁这朵地方民间艺术奇葩,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传承,已经成为地方民俗文化的经典,被人们誉为“空中芭蕾”,它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虽说出现了很多波折,但经过历代艺人的共同努力,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相信这朵古老的地方民间舞蹈的瑰丽奇葩会更加争奇斗艳。
发展现状
2000年来,项城市文化局不断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项城肘阁得到了较好地传承,肘阁艺人先后赴广东、广西、江苏、湖南、山东、河南、福建等省的多个城市演出,颇受群众喜爱 。2008年,项城肘阁入选周口市级“非遗”名录。同年11月,经相关专家集中评审、项城市政府批准,项城肘阁又被评为项城市本级“非遗”名录,2009年4月份被列入省级“非遗”,这项民间艺术得到了进一步保护和传承。
日前,项城市文化馆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在原来申报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项城肘阁艺术进行挖掘整理,按照国家级申报书新规格、新要求,对文字、图片和录像资料重新进行了制作、刻录。经过工作人员不懈努力,2009年9月4日,这项民间艺术的相关申报材料已全部完成,将上报省文化厅,向国家级“非遗”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