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脊髓束
医学术语
顶盖脊髓束系脊髓下行束之一。位于前庭脊髓束的背方,起于中脑的上丘和下丘,纤维发出后立即交叉,下行止于前角细胞。此束参与完成视觉和听觉的防御反射活动,一般此束只达到上胸段。
解剖结构
1、顶盖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起于中脑顶盖、下降至脊髓的下行运动传导束。分顶盖脊髓内侧和外侧束;内侧束下行止于颈髓,与头旋转以完成视听反射有关;外侧束向后可达腰荐髓,与黑暗中瞳孔扩大反应等有关。
2、中脑:
中脑是脑六个部分中最小的部分,仍保持神经管的原始形态,长约15~20毫米,位于脑桥和间脑之间。中脑腹侧面上界为视束,下界为脑桥上缘;腹侧面两侧有粗大的纵行纤维构成的隆起,称大脑脚;在左右大脑脚之间的凹陷处,称脚间窝,动眼神经根自窝的外缘出脑;背侧面(又称顶盖)有四叠体,由两对小圆丘组成,上一对称上丘,是视觉皮质下中枢,它借上丘臂(为白质纤维)与外侧膝状体联系;下一对称下丘,是听觉皮质下中枢,它借下丘臂(为白质纤维)与内侧膝状体联系。在下丘的下方有滑车神经穿出。中脑内有中脑水管,上通第三脑室,下通第四脑室
在中脑横切面背侧部中央,有中脑水管的断面,中脑水管的周围有一层灰质,称中央灰质。灰质的背侧是四叠体。中脑的腹侧即大脑脚,每侧大脑脚被一层含黑色素的神经细胞(即黑质)分为二部:黑质的背侧部,称被盖,其中含有网状结构,向下与脑桥的网状结构相连;黑质的腹侧部,是一层很厚的神经纤维板,称为脚底。
被盖,由灰质和白质组成。被盖的中央部有细胞体堆聚构成的红核,此核是皮质下运动中枢,细胞突相互交叉,并构成红核脊髓束。在红核的外侧有传导本体感觉和皮肤感觉的上行纤维,将这些纤维统称为内侧丘系,行向丘脑。内侧丘系与红核之间的间隙,称中脑网状结构,其背侧有中央灰质。中脑水管在中央灰质中通过。在中脑水管的底上,有动眼神经核和滑车神经核,前者位于上丘平面内,后者位于下丘平面内。在动眼神经核的内侧有达克谢维奇氏核,此核中的细胞发出的突起形成内侧纵束,行入脊髓。
3、脊髓:
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体全长粗细不等,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尖削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圆锥尖端延续为一细丝,称终丝,终丝向下经骶管终于第2尾椎的背面,成人脊髓全长约42~45厘米。
脊髓有两个膨大,上方一个称颈膨大,位于颈髓第三段到胸髓第二段,在颈髓第六段处最粗;下方一个称腰膨大,始自胸髓第九段到脊髓圆锥,对着第12胸椎处最粗。这两个膨大的形成,与四肢的出现有关,由于此处脊髓内部神经元的增多所致。
在脊髓的表面有六条彼此平行的纵沟,前面正中较深的沟,称前(腹侧)正中裂,其前外侧有前(腹)外侧沟,前根从其间走出;后面正中有一浅沟,称后(背侧)正中沟,其后外侧有后(背)外侧沟,后根纤维从其间进入脊髓。在后正中沟与后外侧沟之间,还有后中间沟。前、后根纤维在椎间孔处汇合,构成脊神经。在汇合之前,于后根处形成一个膨大,称脊神经节,内含假单极的感觉神经元。脊髓全长共发出31对脊神经,与每一对脊神经相对应的脊髓部分,称脊髓节,共有31节,计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和1个尾节。
脊髓与脊柱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二者生长速度出现不平衡(脊髓的生长速度慢于脊柱),成人脊髓的下端仅达第1腰椎下缘,因此腰、骶、尾部的脊神经根,围绕终丝集聚成束丝呈垂直下降,形成马尾。由于第1腰椎以下已无脊髓,所以临床上一般在第3~4腰椎间进行穿刺。
与相关的疾病
中脑顶盖综合征:
中脑顶盖部综合征的病变在中脑顶盖部上丘,并涉及眼球运动的核上纤维。约半数由松果体肿瘤引起。表现为二眼球协同向上运动不能,而上下运动皆麻痹者少见。上视麻痹常伴瞳孔轻度扩大,对光反应迟钝与二眼会聚麻痹。可能出现眩晕、眼球震颤。偶有共济失调
中脑顶盖综合征又称为四叠体上丘综合征。双眼垂直协同运动的皮质下中枢在上丘的顶盖区和Darkschewitsch核。该区病变引起垂直协同麻痹,多表现为上视麻痹型。有时伴有会聚麻痹及瞳孔对光反应消失,称Parinaud综合征,多见于松果体和四叠体区肿瘤。其他如下视麻痹型和上、下注视麻痹型罕见。[1]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22:08
目录
概述
解剖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