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陵片石
汉语成语
韩陵片石,昆山片玉。韩陵山有座韩陵碑,为南北朝时著名文学家温子升所写,文章记叙了高欢在寒(亦作“韩”)陵山(今河南安阳市东)打败尔朱兆的军队,解除了尔朱氏对北魏军事威胁。所以在此处立寺刻碑,纪念高欢的文治武功。这篇文章写得文采飞扬,所以就说其片石也是宝贝,用以比喻文章写得好。
“韩陵”由来
“韩陵”之名与汉初名将韩信相关。《彰德府志》卷载:“汉韩信尝屯兵焉,故号韩陵”。同卷也载有另一说:因山上有一个名叫韩陵的大墓,山因墓得名,称韩陵。
历史记载
“片石”的来历与北魏丞相高欢、御史温子升和南朝陈代尚书徐陵关系密切。
据《北史》卷六载:永熙元年(532年),高欢率军与朱尔兆在韩陵山决战。敌军共有20万,而高欢军仅有3万,众寡悬殊。高欢令全军布成圆阵,并用牛骡堵塞退路。军士见不杀败敌军,只有一死,于是人人奋勇向前,无不以一当十。经过激战,大获全胜。然后高欢在韩陵山修建定国寺,并让御史温子升撰写碑文歌颂战功。温子升才思敏捷,所撰碑文多用对偶句,气势宏伟,激情洋溢,绚丽多彩,读来琅琅上口。如描写社会动乱的情况:“铜马竞驰,金虎乱噬,九婴暴起,十日并出”。又如描写战场决斗的场面:“钟鼓嘈杂上闻于天,旌旗缤纷下盘于地。壮士凛以争先,义夫愤而竞起。兵接刃于斯场,车错毂于此地。轰轰隐隐若转石之坠高崖,硠硠磕磕如激水之投深谷。”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看活生生的历史画卷。
《陈书》卷二十六载:南陈人徐陵少有奇才,八岁能写文章,十二岁能读通老子和庄子的著作,年龄稍大后,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彰德府志》卷一载:徐陵任南陈尚书后,出使北方,行至邺城东边的韩陵山,读了温子升的碑文,惊叹不已,亲自手抄碑文珍藏,后来徐陵回到南陈,同僚问他北朝有什么杰出的人物,徐陵回答说:“唯韩陵片石耳!”他所指的“片石”指刻有温子升撰文的石碑。徐陵把北朝人物多不放在眼里,但却钦服温子升,赞赏温子升的奇丽文才。从此不仅温子升的声誉大为显扬,“韩陵片石”也成为大江南北人们仰慕的一大名胜。
韩陵山寺碑
原文
昔晋文尊周,绩宣于践土;齐桓霸世,威著于邵陵。并道冠诸侯,勋高天下。衣冠会同之所,兵车交合之处,寂莫消沈,荒凉磨灭。言谈者空知其名,遥遇者不识其地。然则树铜表迹,刊石记功,有道存焉,可不尚欤?永安之季,数钟百六,天灾流行,人伦交丧。尔朱氏既绝彼天纲,断兹地纽,禄去王室,政出私门。铜马竞驰,金虎乱噬;九婴暴起,十日并出。破璧毁珪,人物既尽;头会箕敛,杼柚其空。大丞相勃海王,命世作宰,惟机成务;标格千仞,崖岸万里。运鼎阿于襟抱,纳山岳于胸怀。拥玄云以上腾,负青天而高引。钟鼓嘈囋,上闻于天;旌旗缤纷,下盘于地。壮士懔以争先,义夫愤而竞起。兵接刃于斯场,车错毂于此地。轰轰隐隐,若转石之坠高崖;硠硠磕磕,如激水之投深谷。俄而雾卷云除,冰离叶散,靡旗蔽日,乱辙满野。楚师之败于柏举,新兵之退自昆阳,以此方之,未可同日。既考兹沃壤,建此精庐,砥石砺金,莹珠琢玉,经始等于佛功,制作同于造化。悬心是归,净行攸处。神异毕臻,灵仙总萃。鸣玉鸾以来游,带霓裳而至止。翔凤纷以相欢,飞龙蜿而俱跃。虽复高天销于猛炭,大地沦于积水,固以传之不朽,终亦记此无忘。
成语
注音:hán líng piàn shí
出处:惟有韩陵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其余驴鸣狗吠,聒耳而已。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
解释:比喻少见的好文章。
用法: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寒山片石、片石韩陵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庾信从南朝到北方,文士很多看不起他。庾信把《枯树赋》给他们看,自后没有人敢说什么。庾信也是根据温子升的《韩陵山寺碑》一文写的。后来南方人问庾信北方的文士水平怎样?庾信说只有韩陵片石的温子升可相提并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0 11:12
目录
概述
“韩陵”由来
历史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