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陶瓷
工艺品
陶瓷器指的是用粘土捏成各种模样后经过高温烧制出来的东西。即,一般先经过800-900℃的烧制,然后涂上釉药,再在1300-1500℃的高温下重新烧制。其特点是不仅表面透明,如果轻轻敲一下,还可以听到清脆的声音。
历史沿革
三国时代(B.C.57-A.D.676)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使用陶器。到了统一新罗时代(676-935)陶器有了长足的发展,外观越来越精致,花纹也丰富多彩起来。之后到了高丽时代(918-1392),瓷器文化逐渐取代了陶器,在陶器上涂上釉药再烤制而成的瓷器与陶器相比优点较多,比如不渗水,以及结实耐用等。高丽时代开始出现表面呈浅绿色的青瓷,从此进入陶瓷文化的全盛期,一般认为,用镶嵌技法(在陶瓷表面上刻画出多种花纹图案后,再嵌入其他材料来表现)制作的高丽青瓷是陶瓷艺术的顶峰。继高丽之后到了朝鲜时代(1392-1910),以表面呈白色的白瓷和粉青沙器为主带动陶瓷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的陶瓷与高丽时期的相比,花纹简洁,外观粗糙。陶瓷的制作方法也是在朝鲜时代传到日本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利川陶瓷村,这里聚有80多家陶瓷工厂。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陶瓷的制作过程,也可以购买喜欢的作品。利川每2年还举行一次世界陶瓷艺术节。首尔市内的仁寺洞以陶瓷的种类齐全而闻名,从陶器到百瓷,无所不有。
陶瓷种类
颜色釉瓷
色釉瓷始于我国商代的原始青瓷,在经历了原始青瓷、早期青瓷之后,一般认为在1800年前的东汉时期进入了成熟阶段。东汉以越窑(浙江宁绍平原一带青瓷窑场的统称)为代表的南方青釉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发明瓷器的国家,从此世界上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瓷器。因此,也有人把青瓷比作母亲瓷,青瓷就像母亲孕育子女一样,孕育了诸多瓷器品种。
白瓷
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隋唐时期,北方白釉瓷的突破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相互争艳的局面。最有代表性的是河北的邢窑和定窑。当窑工们在掌握了铁在釉中的呈色规律后,有意识地降低釉中氧化铁的含量,烧制成了白瓷。白瓷的出现,是后来各种彩绘瓷器的基础,没有白瓷,就不会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等各种美丽的彩瓷。
黑釉瓷
黑釉瓷是我国陶瓷产品百花苑中的另一朵奇葩,在我国南北不少窑址中都有出现。到了宋代,黑釉瓷的烧制工艺得到了很大发展,其中以福建建阳的兔毫盏和江西吉州的黑釉盏尤为突出。其中,建窑的毫色变异盏流传到日本,被称为曜变天目,珍视为国宝级文物。
粉青沙器
粉青沙器的制作方法是,在灰青色的主体上绘画或者涂上白色泥土后烧制,再刮出花纹。虽然无法与高丽青瓷的精湛相比,但朴素且自由奔放的图案,让人觉得很熟悉和亲近。经常可以看到鱼和花的图案。
陶瓷器皿
先用粘土做好,涂上釉药,再经过1100-1200℃高温烤制而成的缸。自古以来,用作储藏辣椒酱、黄豆酱或泡菜等发酵食品的器皿。也叫‘罐’。
中朝陶瓷渊源
青瓷、白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朝鲜半岛的古代都城遗址中,有许多中国古代青瓷和白瓷出土。朝鲜半岛的王公贵族极力推崇中国陶瓷,从文化艺术上为中国陶瓷输入创造了条件,为景德镇陶瓷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这说明,朝鲜陶瓷是在受中国传入陶瓷影响下诞生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29 09:0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