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开始在华南师范学院英语系学习。1964年,从华南师范学院英语系辍学,后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本科。1969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到部队锻炼。1973年,开始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故事片部工作。
1981年,担任剧情电影《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助理导演。1983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
道是无情胜有情》,该片入围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获得《文汇报》“新时期十年电影奖”导演处女作奖。
1986年,执导由
巫刚、
胡亚捷共同主演的战争电影《
雷场相思树》,该片获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年优秀影片奖、第7届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他凭借该片入围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1991年,与多名导演联合执导战争电影《
大决战第一部:辽沈战役》;同年,执导由
古月、
苏林、
赵恒多联合主演的电影《
大决战第二部:淮海战役》。1992年,执导电影《
大决战第三部:平津战役》,该片获得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5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他凭借该片获得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1996年,由其执导的战争电影《
大转折―挺进大别山》上映,该片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他凭借该片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同年,执导电影《
大转折——鏖战鲁西南》。
1997年,韦廉获得“德艺双馨艺术家”奖。1999年,自编自导战争电影《
大进军:大战宁沪杭》,该片获得第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第3届夏衍文学奖三等奖。2000年,获得第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特别奖。2003年,执导传记电影《
周恩来万隆之行》,该片获得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影片三等奖。
2005年,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奖;同年,执导抗战电影《太行山上》,该片获得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他凭借该片入围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此外,还执导了由
李雪健、赵二湖联袂主演的传记剧《
赵树理》,该剧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2008年,由其执导的现代军旅剧《
郭海的家事》首播,该剧主要讲述在大裁军背景下,发生在两个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2009年,与王伟民联合执导军事剧《
江阴要塞》。2010年,执导由
王志飞、
陈逸恒、
宋晓英联合主演的现代剧《
政协主席》。
2011年,执导改编自真实故事的军情战争剧《
我的军号》。2015年,执导近代革命剧《
铁血将军》,该剧由
侯勇、
刘芳毓、
李丞峰联合主演;同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
白石山下一家人》上映,该片根据张胜利赡养孤寡老人18年的事迹为背景改编。
2016年,担任战争电影《
我的战争》的制作人,该片由
彭顺执导。2018年,由其执导的红色电影《策反》上映。2019年,执导红色战争电影《突围》,该片于年底上映。
韦廉属于“第四代”导演,他厚积薄发,坚守电影的人文价值和个人的艺术风格。从战争片可以看出他力求在同样类型的电影模式中,开拓出不同的表现方法。虽然以拍大片闻名,但韦廉导演仍以精雕细刻、工笔写意见长(《中国艺术报》评)。他的电影经历并不复杂,且就同代电影人或导演而言,他是很幸运的,无论是历史机遇还是创作上的收获。他是一位标新立异意识很强烈的导演,他总想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银幕效果,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很正常,但即使是失败或不尽如人意,韦廉的导演心态还是值得称赞的(《当代电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