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叶耳蕨
鳞毛蕨科耳蕨属植物
鞭叶耳蕨(Polystichum craspedosorum (Maxim.) Diels)是鳞毛蕨科、耳蕨属植物小型陆生蕨类植物。根状茎短,直立,植株高可达20厘米。根茎密生披针形棕色鳞片。叶簇生,禾秆色,腹面有纵沟,密生披针形棕色鳞片,鳞片边缘有齿,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倒披针形,先端渐狭,基部略狭,一回羽片下部的对生,向上为互生,孢子囊群通常位于羽片上侧,圆形,全缘,盾状。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2300米以下的阴面干燥的石灰岩上。
形态特征
小型蕨类。陆生。根状茎短,直立或斜升,植株高10-20厘米。根茎直立,密生披针形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6厘米,基部直径1-2毫米,禾秆色,腹面有纵沟,密生披针形棕色鳞片,鳞片边缘有齿,下部边缘为卷曲的纤毛状;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倒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狭,基部略狭,一回羽状;羽片14-26对,下部的对生,向上为互生,平展或略斜向下,柄极短,矩圆形或狭矩圆形,中部的长0.8-2厘米,宽5-8毫米,先端钝或圆形。基部偏斜,上侧截形,耳状凸明显或不明显,下侧楔形,边缘有内弯的尖齿牙;具羽状脉,侧脉单一,腹面不明显,背面微凸。叶纸质,背面脉上有或疏或密的线形及毛状黄棕色鳞片,鳞片下部边缘为卷曲的纤毛状;叶轴腹面有纵沟,背面密生狭披针形,基部边缘纤毛状的鳞片,先端延伸成鞭状,顶端有芽胞能萌发新植株。
孢子囊群通常位于羽片上侧边缘成一行,有时下侧也有;囊群盖大,圆形,全缘,盾状。
产地生境
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径源)、山东、浙江(临安、昌化)、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生长于海拔2300米以下的阴面干燥的石灰岩上。
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的时间以春季3-4月或秋季8-9月为佳。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主要有两种方式:
栽培技术
移栽或定植:孢子体具3-4片叶时,可进行一次移栽,并逐渐从室内移到室外。小苗长大后,视情况进行第二次移栽或定植。
主要价值
该种喜湿耐荫,叶先端下垂,适于室内盆栽,供壁挂或空悬。
参考资料
华北耳蕨.中国自然标本馆.
鞭叶耳蕨.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1 12:5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