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熀先
中国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南京大学教授,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主任
鞠熀先,1964年11月生,江苏靖江人,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会士,南京大学教授,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主任。
人物经历
1964年11月,鞠熀先出生,中学时期先后就读于靖江市土桥初级中学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
1986年—1992年,就读于南京大学,毕业后分别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6年—199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9年,晋升为教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1999年—2005年,任南京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
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7年,获聘为教育部特聘教授;同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8年,任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副主任。
2015年,当选为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士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2023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会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鞠熀先主要研究领域为免疫分析、细胞分析化学、纳米生物传感、临床分子诊断、蛋白质免疫分析、高灵敏核酸分析等。
鞠焜先围绕生物传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聚焦分子识别与信号放大,在生物分子与细胞及其功能分子高效分析方法和生物传感等方面取得成果。建立了纳米结构蛋白质功能化与可控组装新方法,创建了高效电化学生物传感新原理,提出国际第一支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并开辟了这一新方向。提出生物传感信号成大的新思想,创建了高灵敏核酸传感新原理与一系列肿瘤标志物的高效传感方法。建立了细胞内miCTORNA的原位纳米传感技术,构建了细胞行为的原位监测与药敏检测新原理,首创细胞表面糖基的原位检测方法,提出该领域的莫基性工作,设计的DNA分级编码策略解决了同时检测特定蛋白上多种聚糖的难题,创建了细胞内多种分子的原位检测和动态监测新方法。提出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与癌症光动力治疗新策略,研制出新型可激活型靶向近红外探针,实现了光动力治疗效果的实时监测。
据2024年6月鞠熀先课题组网站数据,鞠熀先已发表论文917篇(SCI刊物858篇,>5刊物640篇),论文被SCI刊物引用46167次(他引44391次),h-index为106(Google Scholar h-index 118,引用53400余次)。
截至2023年2月,鞠熀先已编著英文专著6部,中文专著7部。
据2024年6月鞠熀先课题组网站数据,鞠熀先已获得专利9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6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件、PCT专利3件、评审中专利47件。
据2024年6月鞠熀先课题组网站数据,鞠熀先于2001、2009、2013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2011、2014、2016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2项合作),2008、2009、2019、2022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2015、2018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合作),2020年获得广西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2008、2009、2014、2023年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另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项。
人才培养
截至2015年12月,鞠熀先已指导培养博士36人、硕士37人、博士后5人(两位留学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4人,如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喻玖宏东南大学二级教授刘松琴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副教授叶永康,时任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戴志晖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林洁华山东大学教授邹桂征,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欧阳瑞镯等都是他的学生。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生活在农村的鞠熀先自小就帮助家里干农活,和其他农村的孩子一样,他很早就树立起一个坚定的信念――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1982年,他考取了南京大学,作为当时村里第一个考取大学的人,鞠熀先也成了全村人的骄傲。
人物评价
“洪亮的嗓音和颇具亲和力的面容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是一个再多重担也压不垮的人,坚强、自信,乐观而又豁达,这是鞠熀先给人的第一感觉。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为人师表”,他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了表率。他是一个把事业心和责任感放在首位的人,在治学育人的道路上鞠熀先继续坚定不移地跋涉探索下去,只为心中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毕生无悔的追求。”(南京大学校友网评)
“鞠熀先为生物传感领域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评)
参考资料
鞠熀先.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鞠熀先(长江教授、杰青).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15:3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