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抽样误差
工作误差
非抽样误差又称“工作误差”。指在调查过程中由于种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代表性误差及登记性误差的总称。前者通常是指调查方案设计有缺陷,如题器或指标含义不清、有诱导性;调查员在实施调查中不遵守随机原则,有意多选较好或较差的单位,等等。后者是指在记录、汇总、计算、抄写调查数据资料时所发生的差错。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代表性误差通常表现为一种系统性的偏差。它与抽样误差由于随机地观察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所造成的样本统计量的波动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有着明显的不同。抽样误差是围绕分布中心所表现出的没有方向性的非系统性的误差,工作误差则是稳定的、有方向性的系统性偏差。避免非抽样误差的主要措施是:(一)严格遵守随机原则,规定应抽选作为样本的调查对象都必须一一调查,不能随便更换、减少或增加,避免有意多选较好或较坏的调查对象来达到自己原定要说明某个问题的目的;(二)搞好问卷设计,严守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题器设计所产生的诱导性因素,并努力使调查项目所涉及的概念指标尽可能地操作化到清晰、明确、唯一的程度; (三)认真培训调查登记人员,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工作,尽量不发生填表、登记之类过程中的差错。
原因分析
引起非抽样误差的原因很多,比如抽样框不齐全,访问员工作经验有限,被访者不配合访问而加以虚假的回答,问卷设计本身存在缺陷等等。
通常,在技术性调查中,会出现由于缺乏回答知识而产生的非抽样误差。
另外两种类型的非抽样误差是选择误差和数据处理误差。当调查中包含不恰当的项目时,就会生产选择误差。假设设计一个抽样调查,来描述有胡须的男人外观。对“ 有胡须的男人”的理解,如果有些采访人员认为应包括有小胡子的男人,而其他采访人员则不这样认为,这样,调查的结果资料将有缺陷。当有登记错误或输入错误时,就会出现数据处理误差。如将调查表中的资料输入计算机时产生的错误,即为输 入错误。
尽管在大多数的调查中,会出现一些非抽样误差,但通过周密的计划可使它们达到最小,这些计划包括注意保证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一致、遵循良好调查表的设计原则、培训采访人员等。
分类
根据非抽样误差产生的方式和出现的阶段不同,可以将非抽样误差分解为以下几类:
(一)按其产生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登记性误差系统性误差
1、登记性误差是指在调查过程中,由于工作出现失误而造成的误差。
2、系统性误差是指在抽取样本单位时,由于加入主观意愿,破坏了随机抽样原则使样本不足以代表总体而造成的误差。
(二)按其产生的环节不同,可以分为设计误差、调查误差和汇总误差。
1、设计误差是指在抽样设计阶段产生的误差。产生设计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采用了有缺陷的抽样框或者是调查问卷设计不科学所造成的。
2、调查误差是指在调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从其产生的人员来划分主要包括调查人员误差和被调查人员误差两种。
3、汇总误差是指在调查数据汇总、整理和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统计数据处理技术落后和汇总人员的失误所致。
控制
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误差种类繁多,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因此,我们应当针对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从各方面、各环节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1、科学设计调查方案
抽样调查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先必须进行周密设计,制定出科学的调查方案,才能在调查的过程中减少非抽样误差。科学的设计调查方案,应着重从抽样框和问卷设计两方面进考虑。在抽样框方面,要求设计者在编制抽样框之前必须对调查总体的分布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在抽选样本之前,要对抽样框加以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和处理,并采取一定措施加以补救。在问卷设计方面,要求设计者在设计问卷时要做到所提问题除了要符合调查主题外,还要看能否使被调查者完全明确调查的意图并乐意配合作出正确的回答。具体来讲,应注意以下几点:
2、加强培训,提高抽样调查队伍的整体素质
抽样调查对抽样调查队伍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它要求统计人员不但要有较高的专业造诣、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调查问卷的设计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是掌握统计推断的大量知识,了解调查内容的有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对计算机数据处理有所了解。
调查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善于联系群众;二是熟悉调查目的和内容;三是能掌握并熟练地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式、方法和技术,并能根据搜集资料的特点,合理的选择应用调查方法。
汇总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是能够准确无误的处理数据信息,熟练地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并能熟练地撰写调查报告。要全面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应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定期和不定期的理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到高等院校进修等方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统计队伍。
对调查人员的培训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对调查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调查人员能够明确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工作责任感和责任心。二是要对调查人员进行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的系统培训,以便调查人员能够尽快掌握调查方法,充分了解调查内容,减少工作差错。
3、重视对调查员的挑选和管理
在抽样调查中,调查员直接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群打交道,如果调查员在调查中不讲究访问技巧和措辞艺术,不善于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就不可能得到被调查者的有效配合。如果调查员缺少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不可能取得准确的统计资料。
因此对调查员的挑选和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减少调查误差的一个关键。首先,应挑选好调查员。选择调查员应从理论专业知识、道德品质、应变能力等方面入手,选择那些思想和业务素质较好,工作能力强,应加强对调查人员的管理,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防止调查人员弄虚作假。
4、采用多种途径,减少被调查者误差
抽样调查要求被调查者能够提供准确、完整的资料,但在实际调查时,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遇到不回答或故意回答错误的情况,而导致被调查者误差的发生。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教育、感化被调查者,使其对调查能有正确的认识,愿意与调查者有效配合;另一方面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减少被调查误差的发生。
对于一些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问题的调查,可以采用随机化回答技术,对被调查者提供的资料保密等来提高回答率。对于被调查者有意无意提供了有偏差的数据而产生的误差,可以采用与有关记录核对、逻辑性检查或用重新调查进行核对等方法对调查的资料进行修正。对于那些为了某种利益有意歪曲事实,虚报、瞒报,故意造假产生的误差产生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5、做好调查资料的汇总工作,防止汇总误差
对于在调查数据汇总和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从其形成的原因来看,应从两方面进行控制:一是要对调查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制定科学的整理方案;二是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整理技术。
总之,非抽样误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抽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深入分析各种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到预防和控制非抽样误差的具体措施,才能确保抽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抽样调查资料的质量。
相关
从理论上讲,统计调查误差是指调查搜集到的数据与研究对象要度量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不论是何种形式的统计调查,都可能出现调查误差,按调查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来划分,统计调查误差通常分为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和非抽样误差(non-sampling error)。
抽样误差只产生于抽样调查中,由于存在无法避免的随机性原因致使样本的结构无法充分或完全代表总体的特征,换句话说,由于随机性导致的前后抽取的一个又一个样本,彼此不尽相同,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样本中研究总体中的某些单位将被包含在内,而其他单位会被排除在外,从而会有样本统计量随机而变,由此产生的误差我们称之为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受样本量大小、总体变异性、抽样方式、抽样组织形式等这几个方面的影响,令人宽慰的是根据数理统计的原理,对概率抽样,抽样误差是可以加以估算并进行控制的。相对于抽样误差而言,非抽样误差是指除抽样误差之外的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观察结果与总体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各种形式的调查,无论是全面调查还是非全面调查,无论是概率抽样还是非概率抽样,都可能产生非抽样误差,它产生于统计调查的各个环节。
非抽样误差分为三大类,一是抽样框误差,即在研究总体的基础上界定调查总体或确立抽样框阶段,由于可能会包含异质单位、缺失目标单位、存在样本单位的复合连接等原因而产生的抽样框误差。二是回答误差,即由于被调查者的主客观原因或调查者自身的原因而产生的回答或无回答误差。三是计量误差,可能由于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不科学合理、数据处理时编码不当或因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不当而产生的误差。总之,由于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控制起来非常困难,从统计实践来看在统计误差中非抽样误差占的成分已超过抽样误差,成为制约统计数据准确性的主要方面。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8:21
目录
概述
原因分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