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感染性发热
病症名
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ous fever)指发热不是由病原体侵入机体感染所引起,而是因无菌性物质或各种炎症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病因及常见疾病
1.无菌性组织损伤及坏死产物性发热
如大手术后、骨折、大面积烧伤、X线照射后的机械、物理性损伤;脾破裂、消化道出血、血管阻塞引起的心、肝、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溶血性贫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组织坏死等。
2.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引起的发热
主要见于异种蛋白性发热,如注射马血清等;药物热,如磺胺类、巴比妥类、青霉素、碘酊等药物过敏;输血或输液的热原反应,以及各种预防接种疫苗等。
3.产热、散热异常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产热过多,因广泛性瘢痕、广泛性皮炎、先天性汗腺缺乏症、鱼鳞癣、包盖过严(多见于小婴儿)所致的散热障碍,及大量失血、失水引起脱水热等。
4.中枢性发热
如中暑、安眠药中毒、脑溢血、颅骨骨折、脑震荡等使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某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低热,以及婴儿体位中枢调节功能失常等。
5.致热类固醇性发热
如周期热、肾上腺癌、慢性肝炎、肝硬化、原胆烷醇酮治疗肿瘤时的发热。
6.其他
如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可引起发热。某些少见病如眼口生殖器脂膜炎、肉芽肿疾病等均可引起发热。
鉴别诊断
1.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以细菌引起者占多数,病毒次之,另外还有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等。细菌感染包括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脓毒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胆道感染、伤寒/副伤寒、肾盂肾炎、脾脓肿、盆腔脓肿、腹腔脓肿)和结核感染等。
2.不明原因发热
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发热者。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即不明原因发热。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3.中枢性发热
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产生的发热。诊断之前应严格除外全身性或局部性炎症所致的发热,并除外其他发热病因。颅内疾病伴有发热时多为危重病例,其中大部分患者的发热因颅内炎症、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所致。对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一时查不出感染源或感染的原因者,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应反复寻找全身或局部性感染原因以除外之,并注意有无药物热及其他发热的原因。
检查
检查温度与出汗的关系;测量、记录体温,找出发热规律及热型;结合患者病史,疾病特点,制定合适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诊断。
治疗
1.一般发热不急于解热
热型和热程变化可反映病情变化,并可作为诊断、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参考。发热不过高或不太持久者,不致有太大危害。在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疗时,不必强行解热。解热本身不能导致疾病康复,且药效短暂。反之,疾病一经确诊而治疗奏效,则热自退。急于解热使热程被干扰,有弊无益。
2.需及时解热
(1)体温过高,>40℃,使患者明显不适、头痛、意识障碍和惊厥者。
(2)恶性肿瘤患者,因持续发热加重病体消耗。
(3)心肌梗死或心肌劳损,发热可加重心肌负荷。
(4)心肺复苏后进行脑复苏的过程中。
3.降温方法
(1)冷敷:如果高热,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更换,反复直到烧退。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
(2)热敷:如体温不是太高,可用热敷来退热。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患者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但是,如果体温上升>39℃,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热,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3)擦拭身体:蒸发也有降温作用。使用冷自来水帮助散热。可以用海绵擦拭全身,应特别加强擦拭腋窝及鼠蹊部,有助于散热。
(4)泡澡:有时泡温水澡也可以缓解发热症状。婴儿应以温水泡澡,或是以湿毛巾包住婴儿,每15分钟换一次。
(5)补充液体:高热时,身体因流失太多水分而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失,使身体无法散热。可通过喝大量白开水及果菜汁解决,其中果菜汁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萝卜汁。也可选用低钠番茄汁。发烧期间避免固体食物,直到状况好转。
如果呕吐不严重,还可以吃冰块退热。
(6)服用解热镇痛药: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解热镇痛药,常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或两种并用。扑热息痛较少引起过敏,可用于儿童。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千万不可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可能使儿童爆发一种致命性的神经疾病,雷氏症候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01 16:27
目录
概述
病因及常见疾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