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升文庙
山西省晋中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静升文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中,创建于元至顺三年至至元二年(1332~1336年),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
历史沿革
元至顺三年(1332年),由乡贤南塘首倡,禀请知县冉大年复准,静升文庙开工。
元至元二年(1336年),静升文庙竣工。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生员王大纪纠工增建东西配殿两座。
明崇祯四年(1631年),乡民王迪等修缮大成门、东西廊庑并围墙。
清康熙元年(1662年),村民们集资增建起文庙魁星楼。康熙十四年(1675年),静升王氏十四世王斗星捐银300两进行大修;并买地4分,改街于“鲤鱼跃龙门”照壁之外,同时增修东、西二门。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立魁星楼灯杆。
民国十年(1921年),静升文庙之庙学之设更名为“灵石县第二区区立高等小学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魁星楼重修。
1995年8月,魁星楼再次修葺。
2000年6月,灵石县成立王家大院外围工程修复指挥部,主要修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静升文庙,同年8月,工程告竣,静升文庙开始对游人开放。
建筑格局
静升文庙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由东西并列的三座院落组成,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中院中轴线上依次建“鲤鱼跃龙门”双面镂空石雕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寝殿、尊经阁,左右排列有廊庑。东南角建六角四层魁星楼1座。东院有义仓等建筑,西院为明伦堂,内设学宫。
主要建筑
大成殿
大成殿为静升文庙的主体建筑,建筑面积87.2平方米,六檩前廊式结构,单檐歇山式灰瓦顶,通面隔扇,面阔三间,进深五椽,正面中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其金身头戴12冕冠,身穿12章服,手执镇圭,享天子之礼,左右塑盂子、颜子、曾子、子思,两胁为十二哲人。殿前是0.95米高的月台,上有杏坛;正殿东、西两庑供奉着儒学先贤。
献殿
寝殿在大成殿的北面,面阔三间,平顶,别具静升村“窑洞式”民居特色,殿内供奉至圣先师夫人亓官氏,门前梁柱上题有“至圣乃布衣却修齐治平所师天子王侯所敬,经史如常卷然上下古今多鉴鄙夫志士多依”的楹联。
石雕影壁
石雕影壁在棂星门外,全长24.4米,分主、辅两部分,主壁高6.56米,长10.15米,厚0.88米,石砌底座;壁心面积18.19平方米,为青石双面镂空,图案内容为鲤鱼跃龙门,门耸立云海之间,门额上刻“龙门”两个篆体字,左右各雕一条大龙,四角各雕一条小龙。左边的大龙向龙门喷吐着大水,右边的大龙翩然起舞。图案下部是碧水翻滚的大海,浪花间游动着一尾大鲤鱼和七尾小鲤鱼,大鲤鱼正向着龙门搏浪而进,其头已变为龙头雏形;小鲤鱼或跃浪尖,或隐波中。影壁雕琢匠心别具,涌动的祥云、河水、鱼和巍然矗立的龙门动静结合,极富韵味,雕刻技艺高超。该影壁早于大同北京的九龙壁,且双面镂雕,为中国的元代艺术精品。
魁星楼
魁星楼位于文庙东南角,建筑面积97.8平方米,共4层,顶部为盔顶六角形,首层为砖砌南北向过道窑,正面、东侧面带木结构回廊;二层呈中心边长为2米的砖砌六边形,北面留门,其余五边各筑圆形望窗,外檐设立明柱;三、四层均为木结构,内檐筋柱通体隔扇装修,建筑造型别具特色。
文物价值
静升文庙是保存完整的一座元代乡村庙学,它集中体现了元明清建筑艺术发展及建筑艺术的特色,是儒的规矩的集中反映,是中国式的以礼为基调的礼乐和谐之美的实物典范。
保护措施
1994年7月2日,静升文庙被灵石县人民政府列为灵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月,静升文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静升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静升文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中。
乘坐灵石县内公共交通灵石7路至王家大院站下车。
参考资料
静升文庙.晋中市博物馆.
王家大院.晋中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9 20:5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