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拼音:jìng),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静的基本义为停止、不动,引申指没有声音,特指没有声音扰乱人。又用作动词,表示使之安静、使之平定。
字源演变
“静”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写作图1-3。西周时代,“静”的字形基本呈现左下包围的结构,至春秋时代,字形已经确立为左右结构(图4、5),但战国时代仍有返古的布局,见于楚系文字(图6)。小篆继承春秋以来秦国文字写法,作左“青”右“争”。隶变后,或把“争”上部的“爪”形写作“⺈”。又,秦汉两代,“争(爭)”上部的“爪”或讹作“日”,彼时多有流布,但后世楷书不使用。楷书有静、靜两体,根据新旧字形规范,通行“静”,淘汰“靜”。
《说文解字》:“静,审也。从青争声。”《说文》认为“静”是一个形声字,字形以“
青”为表义的形旁,“
争”为表音的声旁。“青”表示色彩鲜明,徐锴注:“丹青明审也。”是说“静”有明白、清楚的意思。
段玉裁认为,安静之“静”本字作“竫”。《说文》:“竫,亭安也。”段玉裁注:“亭者,民所安定也,故安定曰亭安。凡安静字宜作竫,静假借字也。”
《说文》基于讹变的小篆字形作出的“静”字“从青争声”的分析,未必可靠。将“青”看作“静”字义符,谓“静”字本义为“审也”“明审”也是不能说定的。
林义光谓静“从青非义,青争皆声也”,首先指出“青”应看作“静”字声符。
徐中舒先生认为“(静)当为耕之本字”,其本义或与耕作有关。从金文看,“静”右下的部分像手持农具“力”。战国古文字材料中可以看到读为“耕”的“静”字。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容城氏》简13载:“昔(舜)静(耕)于歷丘,匋(陶)于河宾(滨)。”可是因为“耕”“静”读音相近,在通假现象普遍存在的古文字材料中,《容城氏》简13中“静”字读“耕”的现象,一样可以理解为通假,并不能因此就确证“静为耕之本字”。“静为耕之本字”的说法还是需要更多证据才具说服力。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五】【青部】疾郢切(jìng)
审也。从青争声。
【注释】徐锴注:“丹青,明审也。”
说文解字注
“宷也”注:《上林赋》“靓糚”,张揖注曰:“谓粉白黛黑也。”按,靓者,静字之假借。采色详宷得其宜谓之静,《考工记》言“画缋之事”是也。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不鲜,是曰静。人心宷度得宜,一言一事必求理义之必然,则虽緐劳之极而无纷乱,亦曰静。引伸假借之义也。安静本字当从立部之“竫”。
“从青,争声”注:疾郢切,十一部。
广韵
疾郢切,上静从 ‖ 生声耕部(jìng)
静,安也。謀也。和也。息也。疾郢切。十。
康熙字典
【戌集中】【青部】 静;部外笔画:8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郢切,并音穽。《说文》:审也。从青,争声。注:徐锴曰:丹青明审也。
又《增韵》:动之对也。《易·坤卦》:至静而德方。
又《书·尧典》:静言庸违。传:静,谋也。
又《诗·邶风》:静言思之。传:静,安也。
又《郑风》: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又《诗·邶风》:静女其姝。传:静,贞静也。
又《广韵》:息也。《礼·月令》:百官静事毋刑。
又《韵会》:澄也。
又《广韵》:和也。
又《韵会》:通作靖。亦通作靓。亦通作竫。
又《韵会》《正韵》并疾正切,音净。义同。《前汉·扬雄传》:京师为之语曰:维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
又《诗·大雅》:籩豆静嘉。笺:洁清而美。《释文》:清,如字,又才性反。清、静皆可读去声。◎按《玉篇》《广韵》《集韵》《类篇》静字皆无去声。《韵会》始收入敬韵,《正韵》因之。考《大雅》、《释文》,及《扬雄传》京师语,静字本可读去声,但《韵会》引《解嘲》爰清爰静句云颜注合韵,音才性切,则谬甚。《解嘲》云,爰清爰静,游神之庭。即音才性切,如何与庭叶,是必因爰清静句而误记也。《正韵》仍其失,今特辨之。
又叶千廷切,音清。《六韬》: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静。
书法字形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月”的第一笔撇改竖。“争”,中部是“ 〔A〕”,中横两端出头。
【写法】“青”窄“争”宽,顶部左右旁齐平,底部“争”低。“青”,“龶”的末笔横在横中线;“月”居左下格,𠃌(横折钩)的横段在横中线下侧。“争”,首笔撇的撇尖抵竖中线;“〔A〕”在横中线部位,中间长横在横中线下侧,两端出头。
书法欣赏
(书法来源:)
音韵集汇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