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岔镇,隶属于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地处靖边县东南部,东与
横山区石湾镇、
魏家楼镇相邻,南与
延安市子长市、
安塞区接壤,西与
小河镇相连,北与
杨桥畔镇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3.0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8.7千米,总面积30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301.7平方千米,占98.6%;水域4.3平方千米,占1.4%。
历史沿革
原名双阳岔,清初因村后青阳树成林更名青阳岔。
明、清属龙洲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9月,在新庄坬村成立苏维埃政府赤源县第六办事处。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属赤源县第六行政区;同年9月19日,中华苏维埃靖边县(习称东靖边县)成立,驻地店家城。
1950年,为青阳区。
1958年9月,成立青阳岔公社。
1973年,将龙州公社双城大队划归青阳岔公社。
1984年,改设为青阳岔镇。
2001年,将畔沟乡并入青阳岔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辖青阳岔、阳坪、黄家湾、店家城、卧牛城、阳川、高石崖、后街、榆树碱、桃树峁、陈家砭、双城、庙界、大台、马家河、畔沟、刘界庄、沙家沟、沙崾山先、左挂山、大寨桥21个行政村;下设13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青阳岔镇下辖14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青阳岔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青阳岔镇地处靖边县东南部,东与
横山区石湾镇、
魏家楼镇相邻,南与
延安市子长市、
安塞区接壤,西与
小河镇相连,北与
杨桥畔镇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3.0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8.7千米,总面积30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301.7平方千米,占98.6%;水域4.3平方千米,占1.4%。
地形地貌
青阳岔镇地处白于山区、大理河上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庙界村高梁山,海拔1640米;最低点位于高石崖村,海拔1206米。
气候特征
青阳岔镇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日照充足,四季冷暖分明,气候多变,温差较大。春季多风沙,夏季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多风。多年平均气温8.9℃,1月平均气温-7.9℃,极端最低气温-27.5℃;7月平均气温20℃,极端最高气温35.9℃。无霜期年平均1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730.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84.4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415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31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月的7—9月,以8月最多。
水系水文
青阳岔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无定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大理河,自卧牛城入境,至高石崖出境入横山县石湾镇,境内流长19千米。
自然资源
青阳岔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等。
自然灾害
青阳岔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霜冻等。雹灾平均三年两遇,最严重一次冰雹灾害发生在2009年6月16日,降雹持续时间约20分钟,涉及境内庙界、大台、左挂山、桃树峁和沙家沟5个行政村,受灾面积2300亩,500多只羊被打死,直接经济损失272万元。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辖区总人口1600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7人,城镇化率1.9%。另有流动人口236人。总人口中,男性8173人,占51.06%;女性7833人,占48.94%;18岁以下3483人,占21.76%;18—60岁10733人,占67.06%;60岁以上1790人,占11.18%。2011年,青阳岔镇人口出生率7.37‰,人口死亡率3.69‰,人口自然增长率3.6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2.31人。
截至2018年末,青阳岔镇户籍人口1648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青阳岔镇财政总收入1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90%。
2011年,青阳岔镇农民人均纯收入8783元。
2018年,青阳岔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10个。
第一产业
2011年,青阳岔镇农业总产值达到8350万元,比上年增长19%,农业增加值0.1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农业耕地面积8.4万亩。
青阳岔镇粮食作物以马铃薯、玉米、小杂粮为主。2011年,青阳岔镇粮食生产8561吨,其中马铃薯2460吨,玉米4966吨,小杂粮1135吨。
青阳岔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青阳岔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05亩,产量150吨;蔬菜种植面积300亩,产量4.5吨。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累计造林21.4万亩,其中防护林12.6万亩,经济林2万亩,林木覆盖率41.6%。2011年,青阳岔镇水果种植面积0.23万亩,产量314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桃、杏。
青阳岔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青阳岔镇生猪饲养量4493头,年末存栏2188头;羊饲养量8.2万只,年末存栏5.6万只;家禽饲养量2.3万羽,上市家禽2.2万羽。2011年,青阳岔镇生产肉类602吨,其中猪肉184吨,羊肉397吨;禽蛋190吨;畜牧业总产值250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有大型农业机械51台(辆)。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有商业网点48个,职工74人。2011年,青阳岔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0%。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有邮政所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65千米,投递点21个,乡村通邮率100%;报纸、期刊累计发行9.3万份(册),业务收入58万元。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有电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25户,电话用户普及率12%;移动电话用户2100户,宽带接入用户11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95.8万元。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人均储蓄1624.4元;各项贷款余额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5%。
交通运输
青阳岔镇境内307国道过境,长19.2千米,向东通往横山县石湾镇,向西通往小河乡。有阳畔路、卧大路、庞畔路3条4级公路过境,总长180千米。有7条通村公路。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镇区道路总长度1.8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5.86米;道路铺装面积16200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52.76平方米;城镇桥梁2座,总长度0.018千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6个,农家书屋18个,藏书16.6万余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1972年,青阳岔镇建立广播放大站,1994年12月改为有线广播电视站,后改为青阳岔镇广播电视站,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有线电视用户360户,发放“村村通”电视接收器2100套,入户率73%。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有镇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89人,专任教师12人;九年制学校1所,在校生574人,专任教师5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青阳岔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699.40万元,比上年减少13.16%。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建成老马仙桃科技示范基地300亩。在阳坪村建成一级种脱毒马铃薯繁育试验基地200亩。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个,门诊部3个,村级卫生室13个;病床5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25张;固定资产总值34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3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3人。2011年,青阳岔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3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有体育场2个,村级广场7个,7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2%。
社会保障
2011年,青阳岔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48户,人数2131人,支出217.4万元,比上年增长47.28%,月人均85元,比上年增长30.7%;农村医疗救助3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4人次,共支出11.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4.54万元,比上年减少17.78%。发放救灾毛毯、被褥、衣物336件,一级残疾人补助资金6.5万元,危房群众搬迁资金6.6万元,危房改造资金17.4万元。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4580人,参保率98%,已享受待遇130人,发放养老保险金8.7万元。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个,生产能力45.2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
截至2011年末,青阳岔镇镇区拥有变电站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