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
天南星科浮萍属的一种植物
浮萍(Lemna minor L.)为天南星科(Araceae)浮萍属(Lemna)植物,又名水浮萍、田萍、青萍等。浮萍为飘浮植物,根为白色,根冠为钝头,根鞘无翅;叶状体左右对称,近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表面为绿色,背面为浅黄色、绿白色或紫色;叶状体背面一侧具有囊,新叶状体在囊内部形成并浮出,并通过极短的细柄与母体相连,随后会自行脱落。花单性,位于叶状体边缘开裂之处,佛焰为苞囊状。果实无翅,近陀螺状,种子具有凸出的胚乳并且具有纵向肋多条。
形态特征
浮萍为飘浮植物。
浮萍的根白色,只有一条,长3-4mm,纤细,根冠钝头,根鞘无翅。
浮萍的叶状体对称,全缘,形状近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具有平滑的表面,表面为绿色,背面为浅黄色、绿白色或紫色;长为1.5-5mm,宽为2-3mm,上面稍凸起或者沿中线隆起,具有不明显的3条脉纹,背面垂生丝状根1条。叶状体背面一侧具有囊,新叶状体会在囊的内部形成并且浮出,它通过极短的细柄与母体相连,随后会自行脱落。
浮萍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位于叶状体边缘的开裂之处;佛焰为苞囊状,内部生有雌花1朵,雄花2朵;雄花花药具有2室,其花丝纤细;雌花具有1枚雌蕊,子房只有1室,其中具有弯生胚珠1枚。
果实与种子
浮萍的果实无翅,近似陀螺状,种子具有凸出的胚乳并且具有12-15条纵向肋。
分布范围
浮萍除印度尼西亚爪哇外,广布于全球温暖地区;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长习性
浮萍喜温暖气候和潮湿环境,忌严寒;常生长于池沼、水田、湖泊或静水中。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浮萍自然繁殖是无性繁殖,即母体通过叶状体两侧夹层囊的无性芽发育并断离母体形成新叶状体;冬季时未发育的无性芽脱离母体沉入水底,翌年春再浮出水面发芽成新株;在它们大约4个星期的生命周期中,至少可以繁殖10-20次。
人工繁殖
浮萍人工繁殖可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
播种繁殖
采摘成熟的浮萍种子,须随采随播,播种时用黄色的泥土把种子包起来,然后扔到栽培的水面。
分株繁殖
于春夏两季,捞起部分水中的浮萍作为母株,然后分散扔进栽培的水面里。
栽培技术
选地与接种
浮萍喜温暖气候和潮湿环境,忌严寒;宜选水田、池沼、湖泊栽培。可将成熟种子用黄泥包成小团,每团包2-3颗种子,丢进栽培的水面里;也可在春夏两季,捞取部分母株,分散丢进栽培的水面里。
田间管理
经常清除水面杂草,保持栽培水面静止;注意水,防止干旱。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浮萍全草可入药,其味辛,性寒;有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疮癣、风热表证、麻疹不透、隐疹癌痒、丹毒、烫伤等疾病。
饲用价值
浮萍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元素、维生素等物质。新鲜浮萍能直接作为饲料投入使用,也可用浮萍干粉部分替代鱼粉、豆粕等传统饲料饲喂畜禽,具有促进动物生长、体色沉着、抗感染、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功效,有利于缩短鸡鸭、鱼、猪、羊等动物的育肥周期,较大程度地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生态价值
浮萍的假根具有吸收功能,通过过滤过程迅速吸收有机、无机污染物,修复被污染的水体;如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 (PCB)、亚甲蓝(MB)染料等,无机污染物镉(Cd)、钛(Ti)等。
相关研究
研究者通过鉴定和定量了浮萍中的16种化合物,发现其中有绿原酸衍生物3种,芹菜素和木犀草素衍生物11种;首次发现了浮萍中存在6种未报道过的物质,同时发现的浮萍中的黄酮多为C-糖苷类,有益于人类饮食,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较高的抗氧化和抗癌能力有关;因此浮萍有作为人类饮食中添加剂的潜力。
参考资料
浮萍 Lemna minor.植物科学数据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0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