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鼓词,俗称“唱词”,从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由变文演变而来,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流行于
浙江青田境内的一个
曲艺品种。
历史沿革
青田鼓词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由
变文演变而来,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当时这种“讲唱文学”由佛教徒为宣传佛教的教义和道理开始,由于大都是音译和意译,文字深奥不通俗,一般老百姓无法理解,因此当时的和尚用通俗白话再配以“韵文”来演唱,使一般民众所能接受。
宋代开始,文人们把“变文”再改良,演变为“诸宫调”,形式为一人讲唱、多人演奏,但因场面太大,一般普通老百姓不能接受,所以诸宫调演变成鼓子词、弹词和说唱。
鼓词曲目流传从明清开始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传承始于清朝中后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极为流行,青田鼓词初为乞丐行乞时助兴演唱的一种形式,其内容基本为祝贺、讨采之类,并且极为简短,到清朝中后期,部分乞丐在行乞时临场发挥,把一些神话故事作为说唱内容,深受人们喜欢,此后,有更多的乞丐仿而效之,逐渐发为有故事情节的说唱,而后又将小说、戏曲故事进行改编演唱,才发展成鼓词这一民同说唱艺术。部分说唱者也逐步乞丐中分流了出来,成为专业的鼓词艺人,但由于鼓词艺人源于乞丐,故社会地位一直不高,从艺者绝大部分为盲人或其他轻残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仍然十分兴盛,到了
文化大革命期间明令禁唱“旧词”,鼓词受到限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民间曲艺得到解放,鼓词日渐兴盛。
艺术特点
表演形式
青田鼓词的演唱形式为单坐唱,“一人多角”,即使是三天三夜的“唱大词”,除了体息以外,演唱时,都是一坐到底。表演通过行腔、叙述、评论、插花、语气、模仿、表情和速度的变换等表演方式来完成,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结合。
青田鼓词从形式上可分为“太平词”(庙字唱的)、“主家词”(家庭唱的)、“门头词”(行走卖艺时所唱)三种,从内容上分“平词”、“大词”二种。“平词”又称鼓架词、家家词、生词,传统曲目体载多为讲史、世俗、神怪等内容为主,也有非叙事性的抒情类简短曲目,平词为娱乐性演唱,是人们在劳作之余进行消遗的文化娱乐活动演唱地点一般在农户家中或村庄的众处,演唱时用小鼓,拍和六轮,不用堂,也无唱“大词”的各种规,还有如《劝世文》、《十字》以及各种谜语等无故事情节的简短词目,俗称“词头”,是“平词”说唱前为吸引听众的开场词。“大词”亦称还愿词,其演唱通常多为青田民间流行的道教和佛教活动,如还愿、求子、祈福、驱邪等,演唱时须郑重设香案供品敬神,所用伴奏乐器为大堂鼓、拍和六轮,并有灵刀、龙角、锣、铃钟等附加乐器或道具,跟佛教、道教有关,主家为祈求各种心愿的实现在神吴前许下大词,也有为求来年风调雨顺、人口平安,由村民自愿集资唱大词的主要唱本为《陈十四夫人》和《观音佛》演唱地点以家庭中堂、殿庙、祠堂为多。
唱腔曲调
青田鼓词的说唱带有浓郁的南国民歌风味,善于叙事,长于抒情,曲句俚语,通俗易懂,夹有丰富的群众词汇和民间谚语。曲调唱腔除在演唱武打、激情等场面时有些高亢、粗犷外,一般多为简朴低沉,节奏缓慢自由,旋律起伏不大。音域大都在5至3度间低回吟诵。在两个基本乐句的基础上艺人可即兴发挥,以延伸和压缩的手法表达喜怒哀乐,丰富唱腔。青田鼓词按其不同地域不同语系分为鹤城鼓词、章村鼓词、温溪鼓词。
青田鼓词中鹤城鼓词唱腔低沉,旋律平稳,起伏不大,节奏稳慢自由,伴奏简单。温溪鼓词与
温州鼓词大同小异,只区别语音不同,鼓词唱腔中还吸收了
越剧河腔方法。章村鼓词用章村本地方言演唱,已初具板腔式,它的调式较复杂。
鼓词句式
曲辞结构以“二二三”和“三四”七字句为主,也有分四六言,三七言,三三四言或十言等十字句,唱韵讲究押的自然,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
板式结构丰富多彩,按速度可分为快板、中板、慢板,按感情变化可分为平板、清板、骂板、哭板、滚板、游板等。
伴奏乐器
青田鼓词演奏的主要乐器为大鼓、扎鼓、六轮(节子)、拍板、
锣等。唱大词用大鼓、大锣,唱平词用扎鼓、六轮、拍板两词皆用。
鹤城鼓词的伴奏乐器一般用“拍”(擅板)或“切”(当地叫“六轮”)和祠堂鼓。走唱的鼓词艺人不用祠堂鼓,为了便于携带,而采用戏曲“单皮鼓”(俗称鼓板),放在三支小竹杆叉成的三脚架上代替“祠堂鼓”。章村鼓词的伴奏乐器为“大堂鼓”和“切”(“切”是以五片竹片或架木片用绳带串连而成)。温溪鼓词伴奏乐器较为丰富,有十二弦牛筋琴、抱月、拍、扁鼓等。
经典剧目
青田鼓词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小说,以及无故事情节的简短词目,其中以家庭悲欢离合、爱情故事、历史传奇居多,传播的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人生价值观跟传统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大词的唱本有《观音佛》《陈十四夫人》《包公词》,主要叙述观音佛和陈十四夫人的一生经历。大词唱全本要三天三夜,如果只唱一天或二天,唱词先生便 “摘唱”其中的主要内容。平词的曲目很多,其中以各种演义、传奇小说、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唱本有:《征东》《征西》《隋唐》《杨家将》《封神榜》《五虎平西》《岳飞传》《粉妆楼》《飞龙剑》《九龙神剑》《六美图》《七美图》《八美图》《二度梅》《绿牡丹》《三侠五义》《珍珠塔》等。以世情、劝善及其它内容为主的短篇唱本有《公婆劝》《劝世文》《兄弟劝》《十劝精》《三玉杯》《西湖景》《话青田》《十字》《浪子回头》等。
流行地区
青田鼓词流行于浙江青田境内。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青田鼓词从其产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为其说唱简便,故事性强,广为群众喜爱。从宋代到民国,都能看到鼓词的影响及其在民间所扎下的根基,尤其是明清时期和八十年代更为兴盛。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历来靠祖传和师传的青田鼓词,随着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日趋多元化和其它文化艺术的繁荣,青田鼓词逐渐被冷落,再加上年青一代,会说青田话的人越来越少,青田鼓词,有濒临绝灭的危险。
除大词《观音佛》《陈十四夫人》两本曲目还在传承外,平词却很少演唱,平词的大量曲目基本没有传承,除少数艺人熟悉唱本外,一般艺人不会说唱。虽然如此,但在老一辈艺人的不懈努カ下,青田鼓词还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青田有300多名说唱艺人(截止2013年)。
保护措施
为了更好的对青田鼓词进行保护,青田县文化部门从2008年开始对青田鼓词进行收集、整理、录音和存档,对那些群众喜欢而又流传面广的精彩文本编制成书,同时,结合时代精神和思湖,不断推出新的鼓词文本,并改进鼓词的说唱方式,融入更多的表演元素,将鼓词搬上舞台。
青田县还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艺人对鼓词进行创新,编唱符合时代潮流和现代人欣赏的新唱本,争取将具有青田特色的刘伯温传说、华侨故事编成唱本。还计划成立青田鼓词保护组织,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调查研究,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并制定《青田县鼓词保护办法》。
入选非遗
2007年,青田鼓词被列入第一批
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青田鼓词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代表人物
陈国连(1922-1990),青田县
鹤城镇北岸村人,先天双目失明,13岁师从余德清学习鼓词,因勤奋好学,尊师崇教,“出师”后名气日增,活动范围遍及全县,主要演唱《粉妆楼》最为出名,他演唱时,唱词灵活多变,形象生动,为听众喜欢,称其为“青田第一支鼓著”,民国期间至建国后,在青田县城镇以鼓词唱出名气,他从艺极为认真,一生德艺双,1956年,青田曲艺协会成立时被选为会长。
万岳松(1925-1995),青田县鹤城镇白浦村人,3岁双目失明,13岁从师陈国连学鼓词,他天资聪颖,听人讲一遍故事,即能编成鼓词随口诵唱,音质高亢宏亮,唱腔优美。常唱曲目有《陈十四》《观音佛》《飞龙剑》等40多部,以唱《飞龙剑》最为精彩,时称继陈国连后“青田第一支鼓著”。
陈美松,1959年出生,青田县鹤城镇北岸樟树湾村,1974年跟随父亲陈国连学唱青田鼓词。唱腔优美,语曲灵活多变,热唱曲目达40多本。
曲艺价值
青田鼓词具有重要的语言研究价值和人文研究价值,青田鼓词里保留了许多青田原生态词汇,是研究青田话的重要资料,另外,青田鼓词比较集中的反映了青田地区的文化审美个性和审美特征,以及青田音乐创作的一些方法,青田人的文化创造性和文化多样性也包含其中。
社会影响
青田鼓词代代相传,经久不衰。鼓词说唱的曲目宣扬传统美德文化,对善良智慧人物的赞美,对封建邪恶的增恨,传承忠孝仁义道德和佛教中的“修行修性”、“行善积德”,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也起着教化人的作用青田鼓词在全县各地具有一定影响。青田县华侨华人遍及世界各地,他们中的中老年对青田鼓词曲目内容十分熟眷,也很喜欢听,有的甚至还能唱几段,因而在世界各地也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