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境内公办大学
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Qingh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一所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历史沿革
1939年5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中央政治学校西宁分校筹建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将校址定在原贵德的佘乃亥。
1940年9月,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建立,校址最初在青海贵德县佘乃亥,9月中旬,学校首先招收少数民族新生15名,设立预科班,开学上课。
1946年,教育部派督学黄景文视察学校。黄景文在给教育部的报告中建议迁校或解散。教育部批准迁校湟源。1946年底将一部分学生迁往湟源。开始校址未定,便借用湟源城关平民工厂的40余间房屋作临时校舍。
1947年春,继续搬迁,在湟源城关西门外瓦窑子修建土木结构二层楼房1座,并修教室2间和其它一些房舍。
1949年9月,青海解放后,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由湟源县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湟源县职业学校。有教职工6名,有畜牧班、普通班各1个,在校学生47名。各类专业学制均为3年。
1950年12月,更名为青海省湟源农牧技术学校,隶属省畜牧厅(局)、文化厅、农牧厅共同管理。
1955年5月,学校由青海省畜牧厅主管,改名为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简称湟源牧校。
1957年8月,经青海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湟源畜牧学校北院分设青海省湟源民族畜牧校,由同一党委领导两校。学校接管湟源县牧场土地约53.3万平方米,建立巴燕实习牧场。
1958年12月,湟源民族畜牧学校又奉令并入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由青海省革委会政治部文教组主管。
1992年7月,学校复归青海省畜牧厅主管。
1984年,学校设立青海省畜牧厅成人职工中专学校。
1988年7月,干部培训部经青海省畜牧厅批准成立,面向全省农村牧区,举办各种类型的中短期技术培训班,开展对助理级以下技术职称畜牧兽医干部校后教育和对科 (乡)级以下行政管理干部、民间畜牧兽医技术员、解放军战士、妇女干部等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1997年,学校设立青海省畜牧职业中专。
1998年,学校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设立农业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
1999年,学校设立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2000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2年4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为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仍隶属省农牧厅管理。
2003年8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重点支持的高职院校。
2006年10月,学院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确定为“优秀”学校。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学院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百所示范校”之一,7月,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
2011年12月,教育部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院为“通过”学校。
2012年10月,学院成为全国11所“黄炎培优秀学校”之一。
2015年8月,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百所试点高职院校之一。9月,以青海江河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组建的青海现代农牧业职业教育集团揭牌成立。
2016年7月,学院被省教育厅、省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青海省职业教育综合能力提升示范院校。12月,学院被教育部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8年12月,学院被教育部立项建设的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验收通过。
2020年5月,更名为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设有6系2部,开设22个高职专业。
师资队伍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有教职工262人,校内专兼职教师211人,“双师”型教师为153人;校内专兼职教师中教授16人,副高职称59人;博士3人(其中1人为博士后)、硕士学位以上教师69人;省部级名师2名,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1名,全国师德标兵1名。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有国家示范性专业4个,教育部、财政部专项资金支持建设重点专业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青海省级重点专业5个,青海省级优势特色专业2个,青海省级特色专业3个;建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6门青海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教师主编近100多门国家、省部级教材,有30项教学成果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等颁发的教学成果奖。
2018年,学校学生在全国农业职业院校“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检测”技能大赛中,学院选手获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防疫技能大赛”中,选手获三等奖;2018年青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赛项(高职组),1名选手获三等奖。
截至2020年9月,学院先后获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青海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10项,行业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29项,院级教学成果奖112项。
学校荣誉
根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全国各族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同心温暖工程20周年优秀组织管理奖、青海省模范集体、西宁市文明单位标兵、青海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青海省十二五建功立业先进集体、青海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青海省农村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青海省高校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全省群众体育文化先进集体、青海青年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青海高原青年文明号等称号。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18年,学院成功申报青海省自然科学出版基金项目“青海动植物资源与草原文化的研究”;教师主持研究的“土壤水分渗透监测装置”和“一种植被与枯落物水分截留测定装置”获得专利权;申报海南州科技局“三文鱼功能性饵料添加剂筛选与应用研究”项目,发表科研论文500多篇。
截至2020年9月,学院先后参与完成教育部科研课题3项,主持完成青海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厅级科研课题17项,主持研究行业专家委员会科研课题26项、院级课题49项,发表公开期刊论文359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67篇。
学术资源
截至2018年12月,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4.82万册,电子图书39216册,中文纸质专业期刊540种,外文纸质专业期刊34种,电子专业期刊8825种。
《农业高职教育研究》开设有职教研究、教学科研、文化传承、学生工作等栏目。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与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实施联合办学方式,联合开办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老年产业学院签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共建协议,与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股份合作方式先后合作成立了青海河湟青牧饲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青海天成牧源肉食品有限公司、青海江河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青海凯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实训基地。
文化传统
学院标识
学院的校徽为圆形图案,上有“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与“1940”和“雄鹰”与“雪山”等。
校徽中间是学院简称“牧院”的拼音首字母“MY”的变形图形。由象征日月山的图形构成的“M”即是“牧”的拼音首字母,又象征学院坐落于日月山东麓,湟水之滨这一地理位置,寓含学院“湟谷明珠”的美誉。由象征雄鹰的图形构成的“Y”即是“院”的拼音首字母,又寓意学院“鹰之摇篮”的称号。
下方1940的阿拉伯数字表明学院建校时间。校徽总体呈草绿色圆形构造,象征着学院为一座农牧高职院校。雪山、雄鹰、草地象征了学院致力于青海省农牧业发展建设,五万余名学子在辽阔的高原大地上展翅翱翔,拼搏奉献。
精神文化
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学用一致”是根据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合“做中教、做中学、做中会”的学院人才培养理念,意在要求师生既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自我,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创造力,实现人生价值。
“知行合一”是根据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切合“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产品质量来兴校”的办学理念,意在要求全院师生员工既要追求真理、善于学习,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要笃行诚信,言行一致,将科学知识和道德修养与日常行为融合为一体。
学院校庆日为每年9月10日。
学校领导
参考资料
学院概况 / 校史.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简介.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2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