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灯影戏
戏曲剧种
青海灯影戏是集民间美术、音乐、戏曲为一体的、有独立音乐声腔系统的传统戏曲剧种。它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艺术魅力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灯影戏精巧细腻的雕刻制作,是构成其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方面。青海灯影戏,皮影戏剧种,俗称“影子”。唱灯影戏叫“唱影子”,看灯影叫“看影子”,灯影戏唱腔也叫“影子腔”。
简介
青海“灯影戏”,也叫皮影戏,是以板腔为主集民间美术、音乐、戏曲为一体的、有独立音乐声腔系统的传统戏曲剧种,属于傀儡戏范畴,俗称“影子”。唱灯影戏叫“唱影子”,看灯影叫“看影子”,灯影戏唱腔也叫“影子腔”。灯影戏在中国戏曲艺术史中较古老。灯影戏由演员操纵皮制影人,伴以音乐唱腔,借助光影效果在屏幕(俗称亮子)上表演各种戏曲故事、神话传说、其表演形式深受群众的喜爱。早期用纸质材料制作影人,后来逐渐改用为皮质材料,有利于保存,而且不易损坏。而且皮质薄而透明,光照效果比较好,雕镂成形比纸质影人更加精美。皮影戏在我国各地的叫法不一,有的地方叫“驴皮戏”、“牛皮影”,青海省的群众叫它为“灯影戏”,“影子”。
皮影戏是青海各地传统庙会、节日文化娱乐活动,如花儿会、社火、秧歌、赛马等的必演节目,群众习惯以灯影戏来祭祀神明、企求丰年、灭灾降福,实现美好愿望。 解放前,青海的广大农村,生产落后、交通不便、文化贫乏,群众的文化娱乐主要靠当地的皮影戏班子完成。
溯源
灯影戏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早期的“影人”只作说书讲史用,以后开始用来表演各种剧目,便产生了“影戏”。最早的“影戏”出现在北宋时期,南宋时期就有了专门雕刻和制作影人的行业。自明清以后,皮影戏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甚至传至南亚、埃及、波斯,直到欧洲,因此,中国素有皮影戏故乡之称,遍及陕西、青海、四川、重庆、北京、山东、河南、湖北、山西等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艺人辈出,唱腔多样,传统剧目繁多,演奏的曲牌典雅动听,内容多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青海省的皮影戏是由陕西传入的,主要分布在以西宁、大通县、湟中县为中心的青海东部农业区。何时传入的没有时间记载,估计已经有二百多年了。皮影雕刻制作历史有百年之久。
造型
灯影戏的人物形象,道具(如车、马、刀、枪、桌椅等)是用加工的黄牛皮革雕制而成。人物脸谱神态各异,服装花纹细腻,色彩鲜明,对比清晰。它是由演员操纵皮影表演,透过灯光投影于银幕,让观众看影像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
一盏灯,布围框,三五人吹啦弹唱;
皮刻人,半面脸,一席地操演雄兵。
皮人皮马安天下,铜锣铜鼓定太平。
死戏活影,半台锣鼓半台戏。
有口没口,权靠人口传皮口,
似人非人,依赖真人弄假人。
十张纸周游世界,一盏灯照亮乾坤。
登台保太平,箱内乾坤大.
击鼓劝世人,敲鼓安天下.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道具
道具主要有“皮娃娃”、“亮子”、“灯盏”等。其中“皮娃娃”就是皮影戏的角色,多由牛皮雕刻、彩绘而成,制作方法和“剪纸”的制作方法类似;“亮子”相当于电影院的银幕;“灯盏”主要用来提供光源。
皮影子演出时,“亮子”的前面是观众,后面是演绎室,“亮子”的正后方是“灯盏”,“皮娃娃”在“灯盏”和“亮子”之间而且贴在“亮子”上,“皮娃娃”在“亮子”的投影就是“剧情”。
表演
演员、演奏员通过演唱,演奏、吟诵、道白等手段来表达戏曲内容。它主要流行于青海东部农业区汉族地区,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剧种。皮影戏班由半农半艺的民间艺人组成,农忙务农,农闲演出。演唱者叫做“把式”,生、净、丑、旦、打、念、唱、做等技艺均由“把式”完成。演奏者由“上手”、“中手”、“下手”以及敲梆子的“梆手”等四人组成(俗称后台),分别操作管弦、打击乐器以及喊段儿帮腔和杂务。
伴奏
乐器有弦乐、管乐、打击乐三种,包括四胡、三弦、曲笛、唢呐、长杆喇叭、小战鼓、干鼓、大钩锣、铰子、梆子、盏儿等。班社可自由结合,或以家庭为单位。
剧目
灯影戏剧目可分为“大传戏”和“单本戏”两大类。大传戏是根据历史长篇小说改编,单本戏是根据民间口头文学改编。过去灯影戏没有文字脚本,全靠师傅口传身授或艺人自编自演。因此同一台戏各艺人唱法不同,艺人本人每次表演也大同小异,但主要内容、道白、及唱词较固定。
青海灯影戏的传统剧目有《铡美案》、《状元媒》、《黄鹤楼》、《斩秦英》、《满园春》、《百子图》、《北国盗甲》等。青海灯影音乐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从当地民间音乐和其它戏曲中吸取营养,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唱腔和唢呐曲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淳朴的乡土色彩,表演形式生动活泼。素为青海农村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传承
灯影戏和当地的时令节日、民族风情相联系。青海各地的传统庙会、节日都有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例如花儿会、社火、秧歌、赛马等等,皮影戏是必演的节目。 1949年有老艺人新编了“小二黑结婚”、“文成公主”等段子。它是我国丰富而宝贵的民间艺术遗产之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3 09:4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