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Qingdao University),简称青大(QU),位于山东省
青岛市,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青岛医学专门学校
学校办学的起点应上溯到合并前各校不同的历史源头。其中,青岛医学院的办学历史起点最早,源于1909年成立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
1909年,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正式开办,设置了法政、工艺、医科、农林等学科,是青岛近代第一所综合大学。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医科依托胶澳督署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前身)举办,该医院为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医科教育提供医学师资以及教学与临床实习场所。一战爆发后,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于1914年停办,胶澳督署医院改称为青岛病院。依托青岛病院,在原有医学教育的基础上,举办了青岛医学校。在此后不同时期,学校先后使用了青岛医科大学、青岛东亚医科学院等名称,1943年定名为青岛医学专门学校。
青岛医学院
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停办后,当时的北洋政府拟在青岛继续设立综合大学,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举办。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在接收私立青岛大学校产的基础上举办,设文学、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设文理学院、工学院两个学院,下设8个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立山东大学辗转迁至安庆和万县办学,1938年暂行停办。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设立了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和医学院。其医学院就是合并了前述的青岛医学专门学校及其附属医院组建而成。
1949年,青岛解放后,国立山东大学用名山东大学。1956年,医学院从山东大学分离出来,独立建院,定名为青岛医学院。1958年,山东大学迁往省会济南。1978年,青岛医学院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山东纺织工学院
山东纺织工学院源于1950年4月由纺织工业部华东纺织管理局举办的青岛纺织技术训练班。此后,历经青岛纺管分局干部学校、青岛纺织管理局干部学校、青岛纺织专科学校、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等办学时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山东纺织工学院在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
青岛师范专科学校
青岛师范专科学校源于1951年10月由青岛市文教局联合青岛教育工会、山东大学共同组建的的青岛教师业余进修学院,先后经历了青岛教师进修学院、青岛工读师专、青岛师范专科学校、青岛师范学校、青岛师范专科学校、青岛市教育局干部教师训练班、青岛教师进修学院等办学时期。1981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在青岛教师进修学院的基础上筹建。
原青岛大学
原青岛大学于1985年建立。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提议,在青岛、烟台各建设一所综合性大学。1984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青岛视察工作,听取了关于组建青岛大学的汇报,为青岛大学题写校名。1984年11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筹建青岛大学。1986年9月青岛职业大学并入。原青岛大学设立了文、理、工、商等多门学科。
正式建校
1993年5月,原青岛大学、
山东纺织工学院、
青岛医学院、
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青岛大学。合并办学初期,学校在学科初步整合的基础上着手进行院系调整,设置了医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文学院、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和师范学院等六个学院。此后,学校通过学科的进一步融合,相继组建了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及自动化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学院。199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青岛大学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青岛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9年4月原山东纺织工业干部学校、2001年7月原对外经济贸易部青岛疗养院、2002年3月原青岛高级职业学校相继并入青岛大学。2006年,学校被评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12年,青岛大学入选了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3年5月,在合并办学20周年之际,青岛大学确定了学校校史起点(1909年)和校庆日(每年的5月14日),并正式启用新校训和新校徽,学校同时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确定为校友返校日。2014年,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2017年,青岛大学入选了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新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同年,入选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0年,青岛大学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2022年,青岛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2023年,学校系统科学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同年,学校获批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2024年6月18日上午,青岛大学东唐数字影视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会议中心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青岛大学设有34个学院和医学部,有备案本科专业89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青岛大学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学位博士点1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型3种;一级学科硕士点4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型31种;博士后流动站1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B类潜力学科1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高峰学科1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培育学科3个,山东省一流学科8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个;13个学科相继进入全球排名前1%;25个学科入选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28个学科入选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17个学科入选USNews2023年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青岛大学教职工379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教授464人、副教授895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87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93人次。博士学位的教师1877人,博士化率71%。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青岛大学拥有国家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临床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教学平台1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一流专业占招生专业比例72%,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19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和国际认证;3个专业群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项目、5个专业群入选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国家精品课程14门、国家一流课程22门、省级一流课程104门。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5月,青岛大学获国家教学成果奖8项。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交流
青岛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学校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202所院校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建立师生交流、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项目200余个。在中国国外建立孔子学院(课堂)2所。留学生生源国96个。青岛大学合作高校有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德国慕尼黑翻译学院、法国里昂实用美术学院、南安普顿大学、圣荷西州立大学、福冈国际大学、檀国大学等,合作领域包括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互换交流、暑期或1-3学期的访学与实践项目、教师交流、国际会议、科研合作、国际中文教育等多项。
中国合作交流
青岛大学成立服务青岛办公室,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行业协会等单位的联络沟通,开展交流合作,办公室挂靠发展规划处,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全校服务青岛工作,牵头推进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推动落实已签定的校级各项合作协议;对学院、部门开展服务青岛工作发挥指导职能。青岛大学与青岛市共建了青岛企业家学院、青岛律师学院、青岛社会工作学院。
青岛大学为2022年1月13日揭牌成立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的实施主体,主要培养熟悉上合组织国家国情、通晓国际规则、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型经贸人才,助力多边经贸发展。据2024年4月30日官网资料显示,学校先后开展了国际物流运输、跨境电子商务等援外培训和经贸培训28个班次,覆盖43个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000多人次。
两岸合作交流
青岛大学自1999年起,与台湾中原大学开展学生交流项目。2004年,学校与台湾实践大学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同年,学校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2006年,学校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和交通大学开展学生交流。
附属机构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2家附属医院和13所附属学校。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青岛大学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0个。
科研成果
2020年,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岛大学董蒨教授领衔的创新团队完成的“基于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研发、临床应用及产业化”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山东省外科领域取得的第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创新团队研发出基于小儿三维可视化医疗设备,建立了海信数字化手术室,进而形成人类数字肝脏大数据平台,并以此为技术核心,构建了儿童肝、胆、胰肿瘤精准治疗体系,运用数字肝脏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出新的肝段分型及各年龄段平均肝体积。该成果实现了由传统手术向精准医疗的根本转变。
2022年,青岛大学共获得各类国家级科技立项18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7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项目)6项,子课题11项,军工项目5项,国家级项目经费达到1.3亿元,首次突破1亿元。
截至2024年5月,“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53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7749篇,SSCI收录论文1426篇、CSSCI论文1463篇;获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01项;获授权专利2275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青岛大学图书馆馆舍分布于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登州路校区。青岛大学浮山校区图书馆于1993年投入使用,是当时山东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山东省最早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图书馆之一。青岛大学图书馆曾被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批准为虚拟参考咨询和原文传递的示范馆;被教育部calis管理中心授予“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优秀示范馆”;被calis山东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授予“文献传递服务一等奖”“外文期刊检索利用二等奖”“虚拟咨询服务三等奖”。
青岛大学图书馆纸质图书期刊与电子文献资源种类繁多,藏书体系齐全,涵盖文、管、经、法、理、工、医等领域,收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书》《四库禁毁丛书》《传世藏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古代典籍;有《中华大藏经》《乾隆大藏经》和《大正大藏经》为代表的一系列宗教类书籍;有《域外汉籍珍本文库》《韩国历代文集丛书》《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等一大批东亚文化研究典籍;有《新格鲁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和《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等艺术类研究丛书。截至2023年5月,青岛大学共有馆藏图书328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
学术期刊
截至2023年5月,青岛大学主办有8种学术期刊,包括《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精准医学杂志》《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等。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和校旗
青岛大学的校名于1984年10月26日,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青岛视察工作期间亲书。青岛大学的校旗、学院(部)旗图样以校徽元素加名称构成。
校徽
青岛大学校徽由中文校名、大写的英文校名和学校办学的起始年代等三个基本元素组成。中文校名“青岛大学”沿用胡耀邦同志的题字。英文校名“QINGDAO UNIVERSITY”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学校起始年份“1909”为宋体。校徽的基本元素和带着动感的图形组成一个不对称图案,从整体上看又是一个开放、虚实结合的圆形。校徽只使用一种颜色,或者是深蓝色,或者是金黄色。其中深蓝色应用于浅色背景,如白色,浅黄色,浅绿色,粉红色等背景;金黄色的校徽应用于深色背景,如深棕色,深褐色,深蓝色,深红色等背景。学校起始年份“1909”和英文校名中位于色块上的三个字母“ING”的颜色与背景颜色相同。
青岛大学校徽图案简洁明快,构思新颖,形象大气,具有鲜明的特色与较强的亲和力,体现了校训“明德,博学,守正,出奇”的内涵,抒发出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表现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散发着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时代气息。
吉祥物
青岛大学的吉祥物为“阿浮”和“青青”,于2019年5月18日在青岛大学召开的办学110周年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问世。吉祥物阿浮和青青以山海元素为载体,山代表坚韧,海代表包容,与青岛大学多元厚重的办学历史十分契合。
精神文化
校训
青岛大学的校训为“明德,博学,守正,出奇”,简单的解释为培育高尚的品德,积累渊博的学识,恪守正确的规范,诚实做人,扎实做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出奇制胜。其中,“明德”是育人层面上的要求,“博学”是学术层面上的要求。“明德”“博学”又是塑造一个道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的基础。而“守正”“出奇”既是做人的准则,又是做事的科学方法和艺术。
“明德”有两个出处,一是出自《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外,在《尚书·君陈》中有“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校训中的“明德”意为为培育高尚的品德,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先要“明德”,“明德”是塑造人、成就人最根本的基础。
“博学”有三个出处,一是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二是出自《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三是出自《
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校训中的“博学”有两层意思:一是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博学”就是要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博采众家之长,以达到学识渊博。二是学识渊博,知识丰富,见多识广。
“守正”,出自《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校训中的“守正”意味着恪守规范,遵守法律,坚守正义。
“出奇”有两个出处,一是出自《
道德经》:“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二是出自《孙子·势》:“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校训中的“出奇”,即出奇制胜,决胜出乎意料之外。
校歌
青岛大学的校歌为《青大之歌》,由赵明作词,徐沛东作曲。
社团文化
青岛大学设有学生会、研究生会、青年媒体中心、大学生艺术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大学生科创实践中心等多个团学组织。
青岛大学学生会
青岛大学学生会是青岛大学党委领导、团委指导下的全校性学生群众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全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下设事务管理中心、发展联络中心、新闻宣传中心、学术科创中心、生活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开展“迎新杯”足球赛、周五之夜、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多项科技文化活动。
青岛大学研究生会
青岛大学研究生会是在校党委领导和校团委指导下,代表广大研究生权益的学生组织,设有秘书处、组织中心、学术科创中心、文体中心、实践调研中心、新媒体中心等职能部门。青岛大学研究生会举办学术沙龙等活动,搭建开放、多元的学术交流研讨平台。
青岛大学青年媒体中心
青岛大学青年媒体中心是在青岛大学团委指导下成立的,面向全校广大师生的学生组织,是学校团委的宣传窗口,承担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理论学习和团委新媒体建设工作,负责学校共青团的宣传报道和对外宣传交流工作,承担校刊《青大园》的编辑和刊发等工作,此外,还承担“青岛大学团委”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管理、运营以及各类新媒体线上、线下活动的设计策划,组织校内各团属新媒体间的协调联动。青岛大学青年媒体中心下设编辑中心、采访中心、摄影中心、视频中心、美工中心、微博中心以及《青大园》编辑部等部门。
青岛大学大学生艺术团
青岛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成立于2006年,是在校党委领导、校团委指导下的校级学生组织,下设声乐部、舞蹈部、曲艺部、器乐部、礼仪队、秘书处、自律部、舞台监督部、舞台美术部等部门。青岛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承办了迎新晚会、“唱校歌、抒豪情”合唱比赛、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毕业歌会等多个校级大型活动,曾参与组织承办2016年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颁奖典礼、青岛大学办学110周年文艺晚会,参与录制《奔跑吧》综艺节目,毕业典礼快闪等活动。
青岛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青岛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是青岛大学的校级学生组织,负责组织和指导全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为校内外提供各类志愿服务,曾承担过APEC系列高官会、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C20)会议、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国际标准化论坛、全国学生运动会、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青岛马拉松等大型会议和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参与发起并持续打造七海公益云支教志愿服务品牌,曾获山东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国家银奖、“挑战杯”国家铜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青岛大学有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松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655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
浮山校区
浮山校区位于青岛市宁夏路308号,以综合型为主,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为主。
金家岭校区
金家岭校区位于青岛市松岭路93号,主要学科有经济、金融、管理等,围绕国家级金融财富中心打造商经特色,培养本科生为主。
松山校区
松山校区位于青岛市登州路38号,以医学教育为主,培养研究生、博士生为主。
校园环境
青岛大学有体育馆、图书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设施;有百卉广场、思涌泉、百木园、香港回归纪念钟等景点。
青岛大学体育馆是青岛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和大型文体活动中心、体育人才培训基地,于2005年6月落成使用,位于青岛市香港东路与宁夏路交口处,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5000人,可满足各类体育赛事及大型集会。青岛大学体育馆由中国著名体育建筑大师梅季魁设计,建筑形象以“海之韵”为主题,浪花的外形象征青岛大学蓬勃向上的发展前景和乘风破浪、勇作时代弄潮儿的开拓精神,是青岛双星篮球俱乐部参加NBL、CBA联赛主场比赛的场馆,曾经举办过第29届残奥会残奥帆赛闭幕晚会等重要活动。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