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山公园
山东省青岛市景区
青岛山,亦称京山,位于青岛中山公园西侧,紧连青岛百花苑,是太平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山高128米。清朝末年守将章高元曾在山上设防,将兵营建在山的西南坡。德国占领青岛后,以德国首相名字命名此山,称“俾斯麦山”,并在山南建两座永久性炮台,即“俾斯麦炮台”。日德战争期间,此炮台曾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后德军因兵力不足被迫投降时,将炮台炸毁,但钢制炮座和水泥炮室依然完好,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青岛的历史见证。20世纪80年代,青岛山被辟为山头公园,园区内修建了游山小径和石阶路,盘旋通向山顶。山顶建有琉璃瓦覆顶的风景墙和观赏景观的亭子。1997年在山脚炮台遗址新建青岛近代史陈列馆。
历史沿革
德国侵占青岛
以时任德国首相名字命名此山,称“俾斯麦山”,并在山南建两座永久性炮台,即“俾斯麦炮台”。[h2]
日德战争期间,此炮台曾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后德军因兵力不足被迫投降时,将炮台炸毁,但钢制炮座和水泥炮室依然完好,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青岛的历史见证。
20世纪80年代
青岛山被辟为山头公园,园区内修建了游山小径和石阶路,盘旋通向山顶。山顶建有琉璃瓦覆顶的风景墙和观赏景观的亭子。
1984年
青岛市政府将青岛山辟建为山头公园,园内了修建了弯弯曲曲的游山小径和登山石阶路,盘环曲折通向山顶。全山规划风格山脊儿童游乐场,山上栽种许多花卉和各类树木。青岛山成为青岛市民最喜爱的山头公园之一。
青岛山公园位于市南区、市北区的交界处,海拔128米,公园面积20.86万平方米,是青岛市十处山头公园之一,建成于1985年。
青岛山地处台东镇的清溪庵以南, 青岛建置前后,称为“凤台岭”,也称“丰台岭”。20世纪初德军在此山建起炮台,称为“俾士麦山”。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改称为“万年山”。1923年,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整理青岛地名时,定名为青岛山。1984年6月,青岛市政府决定将青岛山建设成公园。
建园规划设计时, 利用青岛山的特点分设春、夏、秋、冬四个观景区和山顶登高眺望区。在山的东南侧建成“怡然得”观赏亭1座;在山的四周分别建成“知春”、“翠波”、“揽趣”、“梅友”4组景墙; 山的北侧建有“雪山”1座并配以儿童游乐设施。景墙内按四季变化分别栽植树木花卉,形成各具特色的季相观赏景点。
建园绿化工程总投资38.57万元,栽植各种乔木、灌木共51 587株。
参加义务承建工程和义务植树的单位有: 青岛市第一轻工业局、青岛市第二轻工业局、青岛市机械工业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部队等。
1996年
青岛市政府修复了炮台旧址的地下掩蔽部,掩蔽部内有房间42间,巷道纵横交错,通往各个房间和出口。洞中分为上、中、下3层,上层为了望观测所和水井,中层为指挥室、宿舍、仓库、电机房,下层为救护所、厨房、发电机房和锅炉房等,布局合理,效能方便。同时在青岛山公园东南入口处修建了青岛山炮台遗址陈列馆。
1998年
青岛山炮台遗址成为省、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园内风景
亦称京山,位于中山公园西侧,紧连百花苑,是太平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山高128米。清朝末年守将章高元曾在山上设防,将兵营建在山的西南坡。德国占领青岛后,以德国首相名字命名此山,称“俾斯麦山”,并在山南建两座永久性炮台,即“俾斯麦炮台”。日德战争期间,此炮台曾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后德军因兵力不足被迫投降时,将炮台炸毁,但钢制炮座和水泥炮室依然完好,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青岛的历史见证。20世纪80年代,青岛山被辟为山头公园,园区内修建了游山小径和石阶路,盘旋通向山顶。山顶建有琉璃瓦覆顶的风景墙和观赏景观的亭子。1997年在山脚炮台遗址新建青岛近代史陈列馆。 附近景点有动物园、百花苑及文化名人雕像园等。附近景点有青岛动物园百花苑及青岛文化名人雕像园等。
交通信息
公交
1、4、25、205、212、217、225、307、308、367路“延安路广饶路”站下车;
15、219、302、306、368、464路“动物园”站下车;
220路“青岛二十六中”站或“动物园”站下车。
地铁
乘地铁1号线在广饶路站下车,C出口出站,沿广饶路步行730米。
参考资料
青岛山公园.山东省情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0 10:5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