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眼:预防与矫正
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青少年近视眼:预防与矫正》,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智淑平,较为详细系统地介绍了有关近视眼的基础知识、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尤其是如何正确治疗和预防,以及近视眼防治中的常见误区等。
内容简介
我国是近视眼的高发地区,青少年近视眼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有向低龄化、高度数发展的趋势。而且,升学压力、与生活现代化相关的环境因素如电脑普及等,还将对近视眼患病率产生持续影响。中小学生视力下降是当前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整个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近视眼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且已成为广大群众所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如何切实有效地防治近视、保护青少年视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大事,也是需要人人皆知、人人参与的大事。但目前还有不少人对近视眼的防治知识了解较少,以至于在预防上重视不够、在治疗上方法不当,促使了近视的发生与发展。作为一名重点从事屈光专业的眼科医生,深感有责任对广大青少年进一步推广 近视眼的科学防治方法。为此,针对目前广大近视朋友所需要了解的、关注的一些问题,借鉴当今国内外近视限研究的新成果,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工作的经验体会,编写了这《青少年近视眼:预防与矫正》,希望在近视眼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方面尽微薄之力。 近年来,近视眼矫正手术广泛开展,有越来越多的近视眼患者选择手术治疗,为此,《青少年近视眼:预防与矫正》重点加入了目前所流行的几种矫正近视眼的手术方法以及患者对此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内容力求深入浅出,兼顾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及趣味性,愿和广大青少年朋友及其家长、老师分享,也可作为医务人员、验光师的参考用书。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什么是近视眼
1.我们眼球的结构是怎样的
2.什么是眼球的屈光度
3.眼的屈光系统是怎样构成的
4.什么叫视力,怎样检查
5.眼的调节是怎么回事
6.生长发育期眼球是怎样发育的,与近视眼有何关系
7.什么叫近视眼
8.有多少人患近视眼
9.近视眼是怎样发生的
10.近视眼有几种类型
11.单纯性近视眼和病理性近视眼有何不同
12.高度近视眼是怎么回事
13.什么是假性近视
14.什么是近视散光
15.两眼度数悬殊是怎么回事
第二部分 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
1.父母近视眼能遗传给子女吗
2.先天因素对近视眼的形成起多大作用
3.造成近视眼的不良用眼习惯有哪些
4.采光不足或照明不良对视力有僦影响
5.读写用品质量低劣对视力有什么影响
6.为什么学生易患近视眼
7.为什么近视眼发生有低龄化趋势
8.形成近视眼的场所主要在家里还是在学校
9.近视眼的形成受饮食营养因素影响吗
10.近视眼的形成受体格因素影响吗
11.哪些儿童易患近视眼
12.为什么早产儿易发近视眼
第三部分 近视眼有什么表现
第四部分 诊断近视眼需做哪些检查
第五部分 近视眼如何用眼镜矫正
第六部分 近视眼如何手术治疗
第七部分 近视眼的其他疗法
第八部分 近视眼患者治疗须知
第九部分 近视眼如何预防
近视防治方法
(1)限制看书、写字距离,要求距离>30cm、看电视、电脑、书每小时休息5~10分钟,严禁爬着看、偏头看。
(2)使用远化境(静态或自动式)等,如用远化镜看书写字,可不必控制看书姿势、时间及距离,因为远化镜可以抵消看近并自动矫正坐姿。
(3)使用眼灵敏度仪,谐振镜等,使眼睛灵动起来(增加眼灵敏度),眼灵不近视。
2、50~225度近视(散瞳验光确诊):
(1)戴镜,首次视力矫正到1.0,复诊矫正到1.2。仅看远(如看电视、黑板等)时戴;
(2)每半年验光一次,动态观察近视变化;
(3)发展较快时,用K型远化镜抵消看近调节,并矫正写字姿势。
3、250~50度近视(散瞳验光确诊):
(1)戴镜:视力矫正到1.2,整天戴;
(2)首选贴片式远化境(或自动式):看书写字看电视电脑时用;
(3)加用眼灵敏仪,可增强效果。
4、600度以上高度近视(散瞳验光确诊):
(1)戴镜:视力矫正到1.0,整天戴;
(2)看书写字看电视电脑时,用贴片式远化镜或自动远化镜
(3)加用眼保健操仪或谐振镜(眼底无明显变性),效果更好。
5、近视发展快(每年发展超过100度):
(1)戴镜:视力矫正到1.2,整天戴;
(2)首选近视灵敏度仪,加用贴片式远化镜看近或台式远化镜效果更好。
6、高度近视伴弱视(<8岁 ):
(1)戴镜:视力矫正到最高,整天戴;
(2)弱视治疗:尽可能治到1.0以上,有助预防高度近视引起的眼底出血、视网膜脱
离及视力、失明;
(3)戴远化镜,加用眼保健操仪。
7、近视伴有200度以上的散光(或以散光为主的近视):
(1)戴镜:视力矫正到1.2,10岁以下,整天戴,10 岁以上可平时不戴,看远时戴;
(2)首选眼球谐振镜(扩张眼球松调节并缓解散光);
(3)加用贴片式远化境可增强效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02 23:1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