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头潜鸭(学名:Aythya baeri):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迁徙性鸟类。雄性头部和颈部为黑色,有绿色光泽,上体为黑褐色,尾下和翼下覆羽为白色。雌性头部和颈部为黑褐色,腹部以白色羽毛为主,两翅、腰和尾上尾下覆羽与雄性基本相同。别名青头鸭。
形态特征
青头潜鸭
雄鸟头和颈黑色,并具绿色光泽,眼白色。上体黑褐色,下背和两肩杂以褐色虫蠹状斑,初级飞羽羽端和外侧暗褐色,第一枚初级飞羽内侧近灰色,以后4枚灰白色,第5枚开始整个初级飞羽全为灰白色,仅端部黑褐色。次级飞羽白色,端部暗褐色,形成明显的白色
翼镜和暗褐色后缘,三级飞羽暗褐色,并具绿色光泽;腰和尾上覆羽黑色;下体颏部有一三角形白色小斑;胸部暗栗色,腹部白色,与胸部栗色截然分开,并向上扩展到两胁前面,下腹杂有褐斑;两肋、淡栗褐色,具白色端斑;尾下覆羽、腋羽和翼下覆羽全为白色。
雌鸟头和颈黑褐色,头侧、颈侧棕褐色,眼先与嘴基之间有一栗红色近似圆形斑,眼褐色或淡黄色。前颈和喉也为褐色,稍杂以白色斑点;颏部有一三角形白色小斑。上体暗褐色,背和两肩羽缘较淡;两翅、腰和尾上尾下覆羽与雄鸟相同。胸淡棕褐色,具淡色羽缘;腹白色,下腹杂以褐色斑;两胁褐色,具白色端斑。
幼鸟和雌鸟相似,但体色较暗,头颈为暗皮黄褐色,胸红褐色,腹白色,缀有褐色,两胁前面白色更明显。
虹膜雄鸟白色,雌鸟褐色或淡黄色;嘴深灰色,嘴基和嘴甲黑色,
跗蹠铅灰色。
大小量度:体重♂500-730克,♀590-655克;体长♂430-470毫米,♀420-734毫米;嘴峰♂38-74毫米,♀40-47毫米;翅♂186-203毫米,♀191-205毫米;尾♂53-60毫米,♀51-67毫米;跗蹠32-35毫米,♀32-35毫米。(注:雄性—♂;雌性—♀)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繁殖期主要栖息在富有芦苇和蒲草等水生植物的小湖中,在山区森林地带多水草的小型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也常出入。冬季多栖息在大的湖泊、江河、海湾、河口、水塘和沿海沼泽地带。不喜欢水流湍急的河流。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水边水生植物丛中或附近水面上。
生活习性
青头潜鸭为迁徙性鸟类。每年3月中旬即从南方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秋季于10月中旬开始迁往南方,少数迟至11月初。迁徙时集成10余只或数十只的小群飞行,队形常呈楔形。飞行高度一般不高,多呈低空飞行。
秋季和冬季也集成数十只甚至近百只的大群。有时也与凤头潜鸭或其他潜鸭混群栖息。性胆怯、翅强而有力,飞行甚快、也能很快的在地上行走。善潜水和游泳,在水面起飞也甚灵活。受惊时能立刻从水面冲起。
主要以各种水草的根、叶、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吃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甲壳类、蛙等动物性食物。觅食方式主要通过潜水,但也能在水边浅水处直接伸头摄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印度、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蒙古、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旅鸟:日本、大韩民国、巴基斯坦、菲律宾。
产地不确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南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越冬在朝鲜、日本、缅甸、印度、泰国、孟加拉国等亚洲东部和西南部地区。中国主要繁殖于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及河北东北部等地区,越冬在长江中下游以及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偶尔飘泊到台湾省。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7月。也有少数迟至8月初。营巢于水边地上草丛中或水边浅水处芦苇丛和蒲草丛中。巢用干草构成。每窝产卵6-9枚。卵为淡黄色或淡褐色,大小为27-40毫米×50-55毫米。雌鸟孵卵。雄鸟在雌鸟开始孵卵后即离开雌鸟前往换羽地换羽。孵化期27天。雏鸟♀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跟随亲鸟活动和觅食。大约经过150多天的雏鸟期生活后即能飞翔。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3.1: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种群现状
由于过度狩猎和生境恶化,其繁殖和越冬的湿地被破坏等原因,总体数量在衰落。在一些情况下,该物种在从前生活的重要领域,已经由之前的水位降低或水体完全枯竭(如繁殖种群的的向海保护区和越冬种群的白泉湿地)。从经证实的狩猎报道,有很高的死亡率,其中包括在江苏省如东县每年被枪杀3,000只的报告,数量已变得很稀少。
近年来,全国范围开展的越冬同步调查帮助保护工作者掌握了它们的状况。在武汉这座国际湿地城市,多方合作也帮助青头潜鸭建立起了稳定的繁殖种群。
发现记录
2015年3月,全球仅存500只不到的极危鸟类青头潜鸭在中国成都平原现身。
2015年,中德财政项目专家英国人John Howes,在衡水湖发现青头潜鸭。
2016年12月8日,国际观鸟专家在衡水湖观察到290只。
2017年3月8日,中徳财政项目专家团队在衡水湖一次观测到308只青头潜鸭,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头潜鸭种,引发了世界关注。
2019年2月16日,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山东高密一处水库中被观鸟爱好者发现。青头潜鸭为全球极危物种,数量不足1000只。
2019年4月中旬,房山区大石河滨水公园首现两只“青头潜鸭”。
2020年2月,云南省保山市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青华海东湖巡护时,监测到一只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
2021年1月23日,拍鸟爱好者在四川攀枝花市首次拍到了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
2021年2月14日下午,观鸟爱好者在腾冲北海湿地进行观鸟拍摄时,发现一只类似青头潜鸭的鸟。经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专家鉴定,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这是距青头潜鸭在保山隆阳青华海被发现后,首次现身腾冲。
2021年11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鸟类AI监测平台自动识别出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堪称鸟中“大熊猫”的青头潜鸭。自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有观鸟记录以来,青头潜鸭已连续4年来双桂湖越冬。
2021年12月,河北大学鸟类学研究团队和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人员在白洋淀淀区观测到近30只青头潜鸭,本次发现为白洋淀秋季候鸟迁徙季节首次记录,是白洋淀有青头潜鸭记录以来的最大种群数量。
2022年1月15日,在云南省大理市洱海西南部洱海月湿地,监测到一只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
根据2020年全国青头潜鸭越冬期同步调查结果显示,青头潜鸭数量仅存1500只左右,堪称鸟中的“大熊猫”,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2年3月,山东泰安东平湖发现了1500多只青头潜鸭。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国内首个青头潜鸭人工种群在北京动物园宣布建立。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动物园内已有“祖孙三代”青头潜鸭,数量达到54只。
2022年5月16日,江西省瑞昌市赛湖湿地发现多只世界极度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
2022年5月,河北省林草局在对白洋淀湿地鸟类进行监测时,发现10余只青头潜鸭成体。7月2日,首次发现并拍摄到多组雏鸟活动的照片和视频。河北省林草局专家首次确认,白洋淀湿地成为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的繁殖地之一。雄安新区设立五年来,白洋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包括青头潜鸭在内的许多珍稀鸟类频频亮相。据统计,白洋淀目前野生鸟类共计237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3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3种。这是继2021年发现青头潜鸭越冬后,白洋淀首次在鸟类繁殖季发现该物种成体。
2022年10月16日、19日,鸟类摄影爱好者在河北石家庄滹沱河湿地分别拍摄到的野生鸟类,经多位专家调查研究,确认系全球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
2022年12月7日,河北大学鸟类学研究团队与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查人员在白洋淀淀区观测到100余只青头潜鸭,此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水域发现如此大种群数量的青头潜鸭大群体,是研究人员在白洋淀发现青头潜鸭以来的首次记录,是白洋淀青头潜鸭单一位点种群数量的新纪录。
2023年1月,两只青头潜鸭出现在南宁市南湖公园湖面。
2023年2月16日,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鸟类监测时,意外发现了全球极度濒危的青头潜鸭,数量在10只左右。
2024年6月,雄安新区安新县自然资源局联合安新县摄影家协会、爱鸟护鸟志愿者在白洋淀鸟类栖息地巡查时,同一水域发现两只青头潜鸭带雏鸟觅食。据观察,两窝幼崽分别为6只和8只。
2024年7月22日消息,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滁州市生态环境局、滁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和明光市环境监测中心及安徽农业大学田胜尼调查团队在明光池河湿地开展生态质量样地监测鸟类调查时,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本次池河生态质量样地监测中,除发现了青头潜鸭外,发现另一种潜鸭
白眼潜鸭与青头潜鸭共同栖居的画面。
2024年10月15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信息,经鸟类专家鉴别确定,山西生态质量监测发现青头潜鸭在汾河临汾段分布的新记录。
保护措施
2018年3月18-21日,青头潜鸭保护国际研讨会在衡水湖畔隆重召开,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多个国际保护组织的86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数据统计
2023年3月3日,2023年湖北越冬水鸟调查报告正式发布。经统计,此次调查共记录到水鸟86种,种群数量达1054592只。其中以雁鸭类为最多,共35种,种群数量达725811只,占总种群数量的68.82%。在86种水鸟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9种,种群数量为70847只,占总种群数量的6.72%。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白鹤、白头鹤、黑鹳和东方白鹳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鸿雁、白额雁、小白额雁、小天鹅、大天鹅、鸳鸯、棉凫、花脸鸭、斑头秋沙鸭、黑颈䴙䴘、灰鹤、水雉和白琵鹭13种。小天鹅的种群数量为最大,达41913只,占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种群数量的59.16%,其次为白琵鹭。
2023年6月8日,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县管理局舵杆洲管理站工作人员高宏在南县水域的舵杆洲,惊喜地拍摄到2只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带着6只小鸭在水中嬉戏,这是在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第一次拍摄到青头潜鸭繁殖的清晰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