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堌堆遗址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堌堆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小安山镇董庄村西约500米,属新石器时代至夏、周时期遗址。
历史沿革
1958年,青堌堆遗址被发现,原为高大的堌堆,由于处在东平湖二级湖区,被历年雨水冲刷,堌堆逐年缩小。
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发掘队对青堌堆遗址进行发掘,开探方三个、探沟一条,发掘面积72平方米。
1976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又对青堌堆遗址进行了调查性试掘,在堌堆的东北角和两侧各开5x5米的探方1个,发掘面积50平方米。
遗址特点
青堌堆遗址东西60余米、南北40米,高约3米,周围地势低洼,均为可耕良田。遗址上原被农田所覆盖,现已为空地,覆盖杂草,散布着部分残陶片,遗址保存良好。
第一层(耕土层),灰褐色,土质松软,厚0.25米~0.41米。
第二层(汉代文化层),黄灰沙土,质地松散,厚0.24米~0.95米。主要遗物有筒瓦、板瓦、残豆、残铁块和“大泉五十”等。
第三层(殷代文化层),灰褐黏土,很坚硬,厚0.1米~0.5米。遗物有夹砂红陶粗绳纹鬲足、素面鬲足及骨蚌器等。
第四层(龙山文化层),黄沙土,质地松软,厚1.95米~2.2米。遗物中有蛋壳黑陶片,又有黑陶纺轮、网坠、杯、盆、鬲足及石斧、骨镖、蚌器等。
青堌堆遗址遗存房屋1座,为方形圆角的半竖穴房基,距地表深0.98米,南边被灰坑所破坏,东西原长约2.25米,南北宽约1.9米。墙壁残高0.2米,门道东西向,居住面是一层厚约5厘米的坚硬草泥土,其上再涂一层白灰面。遗物有大量的黑陶片和兽骨等,在发掘中没有发现柱洞,房子破坏严重,屋顶结构不详。青堌堆遗址发掘出灰坑5个,坑口开在第四文化层,其形状有椭圆形、筒形和袋形。
青堌堆遗址殷代文化遗存共清理灰坑九个,形状略似椭圆形,也有个别呈袋形,坑口均开在第三文化层,坑内遗物有大量蚌壳、鱼骨、鹿角和陶纺轮、网坠等。墓葬在第三层发现有两座土坑竖穴,形制大小相同,没有葬具,填土为黄褐色。其中一座人骨腐朽,葬式仰身直肢,头北向,随葬品有骨锥、陶纺轮等。
青堌堆遗址汉代文化遗存在第二层,主要清理了两座东汉的券顶砖墓,墓距地表深约0.65米~1.55米,大小相差不多,其中一座墓中的骨骸已腐烂,头北向,在墓坑南角放有三个陶罐,死者腰部有五铢、大泉五十和铜带钩等。另一座墓中骨骸较好,头南向,在墓的东北角放有三个陶罐。同时在发掘过程中还清理了一座东周墓葬。
文物遗存
青堌堆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刀、骨锥、骨凿、骨镖、蚌刀、蚌镰、蚌镞等,另外有鹿角锥、骨针、陶弹丸和纺轮、网坠等。
青堌堆遗址出土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质料,有泥质灰陶、细泥红陶和泥质黑陶等,白陶和红陶也有,但数量不多。纹饰除划纹、篮纹和方格纹外,还有素面和带凹弦纹。
青堌堆遗址出土杯3件,直身、底,色黑而有光泽,杯壳甚薄,下部有弦纹。钵1件,泥质红陶,素面磨光。盆2件,直身,黑色,大小略相似,一件平底,两侧有一双小耳;另一件无耳,下附圈足。罐3件,分两种,一种大口、圆腹、平底,灰褐色,素面,另一种是夹砂灰陶罐,上饰方格纹,另外还有盘和鬲足等。
文物价值
青堌堆遗址既有海岱龙山文化特点又具有中原龙山文化的因素,有独特的地域性风格,对研究山东地区与河南地区在龙山时代文化交流及地域风貌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保护措施
1992年,青堌堆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青堌堆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青堌堆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小安山镇董庄村西约500米。
青堌堆遗址距梁山县人民政府约20千米,驾车约30分钟可到达。
免费。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5 21: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