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德堂
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露德堂,又名金堂寺,位于重庆市璧山区正兴镇金堂村1社金堂湖畔,由法国传教士选址并设计,修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天主教堂之一。
历史沿革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露德堂由法国传教士选址设计并修建。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露德堂由于反洋教武装起义被毁。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露德堂由法国传教士利用庚子赔款重建,并融入中式元素。
1949年后,传教士回法国,露德堂教会活动中断。
1953年,露德堂被临时改为粮仓。
1958年,露德堂建筑作为正兴中学校舍。
1989年,正兴中学迁出,露德堂归还教会。
建筑格局
露德堂坐东向西,总占地面积10976平方米,建筑面积2157平方米,花园绿地8819平方米。中轴线上由西向东依次有长廊、教堂、左右钟楼、北侧长廊,后为藏经楼、神父楼、学堂教室、宿舍、修道院等。入口大门上方书“天主堂”,通过一条长40米的石甬道至二门,门上方书“天主堂”,进二门经花园入教堂。教堂后东南侧为教会学堂教室、宿舍、修道院等。
主要建筑
露德堂为砖石结构,建筑面积518平方米,面阔15米,进深32.4米,通高143米。四级石台阶上教堂前石质露台,露台长15米,宽2.6米,高1米。从小厅进入是教堂的大厅,大厅内摆放着十多排木椅,左右各立着五根简洁的石柱,柱顶雕有精美的藤蔓图案,每根立柱之间悬挂着水晶吊灯,修葺以前是灯笼状的中式吊灯。顶上是十多米高的浅蓝色半圆状穹顶,两排柱与墙壁的之间是较小的穹顶,形成了券柱式的构图。弧形穹顶的设计有聚集声音的效果,在教堂的最后面也能听到前面神父的声音。宽阔的大堂由两排大石柱支撑,这些柱子运用了独特的采光设计,任何光线下都没有影子。石柱的顶部有精美的雕刻,是天主教经常使用的藤蔓花纹样式。大堂前是祭台,左右约70厘米高的青砖搭建的围挡,中间有供神父进入的口。正中是双手合十作祈祷状的圣母玛丽亚雕塑,两边的墙上分别是耶稣和耶稣养父约瑟的塑像。圣像下方都有雕刻精美的神台,纹饰和大厅柱饰一模一样。神台上布置有鲜花和绿植。整个大厅左右两边分别是五扇拱形的窗户,墙面的柱子上挂着14幅耶稣受难图。
主教堂左右两边各有一座钟楼。钟楼有三层,整个造型是简化柱式加半圆形券窗户。底层是古朴条石和蓝绿的老旧木门,二三层是欧式装饰窗户,刷白的外墙。最顶上四个角上是哥特式建筑常见的装饰小尖顶,旁边的栏杆柱子是文艺复兴之后盛行的宝瓶式。钟楼里的大钟有一百多年历史,钟古朴陈旧,有着斑驳的青绿色铜锈。钟体上有许多藤蔓的浮雕装饰和拉丁文铭文。
神父楼有两层,上下都是欧式拱门,拱门上有青花瓷片装饰。二楼的围栏有青花瓷宝瓶柱,这些瓷制立柱样式精美被盗走数根,不全,部分立柱现用水泥和砖代替。神父楼的顶部是中式的歇山顶,青瓦覆盖。面向神父楼左边是一条长长的呈弧形的回廊,整个院子中间是走道,左右两边是花园。
文物价值
露德堂是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天主教堂之一,建筑外观具有浓郁的中国川派建筑特色,又兼具哥特式建筑风格,透露出典雅与庄严,是新中式的经典代表。
历史文化
在璧山县城里曾有一座被焚毁的天主教堂,当时的传教士没有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而是另外在相对更偏僻的正兴乡选址,传说是由于当时的传教士除了传教,还有其他的政治和经济目的,包括为了矿藏。在教堂修建之初,传说传教士在露德堂内掘了48口井,把教堂修在这里,也便于传教士们开展矿产探测。20世纪70年代,地质部门在正兴及周边的丹凤地区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并开采,使得璧山成为重庆市最早用上天然气的地区之一。
保护措施
1989年2月,露德堂被公布为璧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12月,露德堂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旅游信息
露德堂位于重庆市璧山区正兴镇金堂村1社金堂湖畔。
乘坐重庆市轨道交通1号线至璧山站,换乘璧山112路公交车至于北门车站(6站),而后转乘璧山802路公交车,到达正兴车站,步行1.7千米即到。
免费。
8:00—18:00。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0: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