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山村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马金镇霞山村
霞山村,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马金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钱塘江源头浙皖赣交界处的浙西开化县西北部,村域面积5.425平方公里。
村落历史
霞山的祖先因战乱走歙尾之道经丹山迁于此地。
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郑慧公君敏继祖志乔迁丹山(今霞山对岸石壁山)。
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郑律公因洪水毁村而迁丹山北岸。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分族人为四房,各建祠堂,名裕昆堂、永锡堂、永敬堂、永言堂。
霞山宋时属崇化乡合成里,元属九都五图,明称崇化乡九都五图霞山村,清称崇化乡合成里九都霞山庄。
中华民国21年(1932年),称霞山乡。
中华民国23年(1934年),称振新乡第二保,为振新乡公所驻地。
1950年,建称霞山乡二村,为马金区政府(区公所,1956年初搬迁至姚家)、霞山乡政府驻地。
1956年,称马金乡上田高级社,1957年称马金乡霞山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分2个连队,1959年称马金公社霞山三、四生产队,1961年称霞山公社三大队、四大队,1982年更名为霞山公社一大队、二大队,1983年称霞山乡一村、二村。
1998年,霞山传统村落开发。
2005年,隶属马金镇。
2010年11月,霞山一村与二村合并,仍称霞山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霞山村,隶属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马金镇。位于钱塘江源头浙皖赣交界处的浙西开化县城北唐宋古驿道旁,西北与黄山截然,东北与千岛湖相邻,西南可通往道教三清山。村域面积5.425平方公里。
自然环境
气候
霞山地处浙西山区,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水文
霞山古村南侧为主要水系马金溪,又名金溪,是开化县最大河流,为衢江的上游,发源于浙江省开化县齐溪镇,经龙田、桃林到西坑口进入霞山境,自古安徽、江西及本地的木材和其他土特产经霞山古埠,沿钱塘江水到通往杭州。
村落格局
选址理念
霞山传统村落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村北有来龙山依附,峰峦叠翠,村南有马金溪环绕,溪流映碧。远处可眺青云峻岭,景色秀美;近可耕辛田沃野,丰衣足食。地处钱塘江上游,有水可资利用,路当徽开古道,方便对外交通。该村落是一个以古驿道古商埠为依托发展的典型村落。古时因这里盛产木材和山货,水运交通方便,河岸埠头相连,因此一条一百多米长的老街逐渐形成,呈东西走向沿河穿插其间。
空间布局
霞山传统村落地处钱塘江源头的浙皖赣交界处,整个霞山古村以马金溪为交通主线,古驿道(古街)为主轴,南北纵向以街巷为线,祠堂为点、民居为面的“南市北居”特色布局。
霞山村有四个祠堂:总祠“裕昆堂”,遭火灾毁,现存高墙,长房“永锡堂”、二房“永言堂”(已毁)、三房“爱敬堂”,淳安商辂题名。古桥四座:八枫桥、丹山桥、济惠桥、涌莲桥,村中有明代万历年间的古钟楼;村后有霞山烈士墓。
经济社会
人口
据2020年4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霞山村以汉族为主,户籍人口2300人,常住人口1840人。
经济
霞山村主要产业为茶叶、来料加工、农家乐。
据2020年4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霞山村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1470元。
主要景点
爱敬堂
爱敬堂始建于明正统乙丑年(1445年),共三进,总面积753平方米,后堂天井三面青石护栏,双抱鼓石,清泉汩汩,常年不断,内有小虾游戏其间,明荣禄大夫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商辂亲笔题名“爱敬堂“并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古钟楼
古钟楼位于霞山村村口,霞山中学内,五脊重檐式歇山顶,正脊中二只兽,正吻(鱼翻尾),滴水瓦当、楼回字形,上五架穿斗式、搁板井字三角形,周围栏杆檐柱和垂莲柱,三层木结构,建筑面积108平方米,三层中梁悬挂一口明弘治铭文大钟,该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一庵堂与钟楼同时建造,古诗《集书生》云“钟声包书声,女莫伴歌声”,现在庵堂的位置已改建成中学,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依旧。钟楼前一株古樟为建钟楼时所载,如今依然枝繁叶茂。
启瑞堂
启瑞堂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包括正厅、花厅、书斋、别院、落轿厅以及水榭和花园,建筑风格集古徽派和江南吴越派系之长,各个建筑既独立又相互交融;既有徽派建筑森严肃穆的气势,又有江南园林委婉小巧的趣味。在霞山古建筑群中乃至中国古建筑长河中,启瑞堂犹如一面镜子,无论在结构、布局、木雕和文化品位上都具有代表性。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郑律公因洪水毁村而迁丹山北岸,因见霞蒸丹山、紫气氤氲、经久不散,故名霞山。
另据《汪氏会修宗谱》载,唐越国公汪华后裔六一公汪菘捕猎经此,因霞峰脚下多肥田,故定居于此,取名霞田。
族谱家训
郑氏族谱始修于晋代开国公郑平,谱中收录《郑平公自序源流》和由博士秦秀撰写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的《修郑氏宗谱序》;郑氏族谱再修于唐代贞观戊申年(648年),以开化始祖郑元王寿亲自撰写的家谱序为证;明代弘治丙辰(1436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和天启四年(1624年)编纂的家谱;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修谱再议由前房岁进士郑嘉禹、中房岁进士郑正昇、后房恩进士郑梦麒等人出面主持,纠合六百多年来从霞山分迁的郑文质公的后裔共二十余派会修宗谱,成为当时郑氏家族较为完整的一部家庭史;以后的郑氏宗谱又在嘉庆庚申(1800年)、道光卯(1843年)、光绪乙酉(1885年)及民国二十年(1931年)等多次重修。
非遗项目
高跷竹马
霞山的高跷竹马舞历史悠久,传说是源自开化始祖郑元寿,基于郑元寿出使突厥的史实,为纪念其突出的功绩而创。早期的霞山高跷竹马舞十分简单,一般设八个文武官将和一个带头小兵,没有多少复杂的舞步。明代成化年间,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兼太子少保淳安人商辂和霞山首富郑旦公义结金兰,与霞山结下了一段渊源。在他的带动下,高跷竹马加上了高跷劈叉、翻筋斗、交叉舞步、鲤鱼翻花等较为复杂的动作,人物也从9人增加到16人,使霞山高跷竹马的艺术品位得到很大的提高。逢年过节,踩高跷骑竹马的风俗遗留至今。
2012年6月4日,衢州市政府将高跷竹马列入第四批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古迹
古桥
霞山古村南侧为主要水系马金溪,又名金溪,是开化县最大河流。现存跨溪而建的古桥八枫桥。
巷弄
霞山古驿道像一根轴线连串着霞山、霞田,从霞田村石撞岭的青云庙起下岭,越过213级台阶,有石雕扶手,岭底有一占地100平方米左右的放生池,然后沿河而上,穿过霞山老街,直通石柱祝家桥,拾级而上至高岭岭背,共长十华里,中间青石板铺面,两边鹅卵石衬边。
特产美食
特色物产
霞山村中有保留草编手艺,有着传统草鞋编制、竹编手艺。编织品是当地的特色特产。
美味美食
开化青蛳:又称清水螺蛳,是浙江省开化县传统的地方名吃。它和一般的螺蛳不同,黑色细长的外壳,里面是灰绿色的鲜肉。长在钱江源源头开化地区的溪水等活水中的螺蛳,因为泥少干净,被当地人称为清水螺蛳。开化青蛳是中国传统水产品,其肉质鲜嫩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青蛳对水质要求很高,一般是不能人工养殖的。
马金豆腐干:藏制豆腐的制作源于何时已不可考。豆腐作为植物蛋白,暑天不容易保存,古代开化人为了保存来之不易的豆腐,将其烘干,放入腌制咸鸡蛋的瓮中,用豆荚、芝麻、箬叶制成草木灰,并和炒后的油盐一并腌制,三天后出瓮,马金藏制豆腐就出炉了。
汽糕:它采用粗糙的早稻米为原料,将米浸泡一晚后磨成粉,加入水就变成了米浆。制作汽糕的工具别具一格,小小的煤炉上端置一口不大的铁锅,放入一带孔的铝板,再铺一层纱布,舀上两三勺发酵后的米浆,摊平。再依个人口味,撒上虾仁、猪肉、豆腐干丝等馅料,不停地加热,蒸汽从圆孔中徐徐向上,十分钟后一个厚约1.5厘米,香糯适中,洁白晶莹,松软有弹性的汽糕便做成了。
清水鱼:水鱼是开化传统的地方名菜之一。要选项用源头活水里生长的,份量适中的草鱼。其实做法也很简单。主料:清水鱼,辅料:老母鸡,猪骨,调料:盐、鸡精、料酒、白糖、花椒、辣椒、葱、姜。烹制方法:1、将老母鸡和猪骨头熬成高汤。2、将草鱼宰杀改刀成片。3、坐锅点火倒入油,下花椒炸香,放入葱姜丝煸炒,加入高汤、白糖、鸡精、烧开。4、将准备好的鱼放入锅中。5、将鱼捞出放在盘中,将原汤浇在鱼上即可,撒上葱花、辣椒、花椒、浇油即可。
荣誉称号
2002年12月,霞山村被定为开化县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6年,霞山村被评定为浙江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
2013年8月26日,霞山村被评定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2014年,霞山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2014年2月19日,霞山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22年1月,入选2017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名单。
旅游信息
入村路线
霞山村距黄衢南高速及淳开公路马金出口2公里,衢州机场79公里、黄山机场90公里,外部交通工具抵达景区便捷;205国道穿境而过,有市(镇)公交直达。
村内导览
霞山村内以步行游览为主。
参考资料
霞山村.中国传统古村落数字博物馆.
传统建筑.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20 07:56
目录
概述
村落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