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希扬从小家境贫穷,少年失学。1941年赴
太行山太行抗日根据地抗战高等学校学习文学。翌年赴
延安,入延安大学社会科学院学习。1944年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音乐。次年进入鲁艺文工团,从事歌词创作。后任北京
中央民族乐团任专职创作组长。
1957年5月,词作家霍希扬前往作曲家
李焕之的家中沟通创作事宜。当谈到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时,他们决定创作一首能激发人民团结力量、巩固
社会主义建设的歌曲。李焕之和希扬默契合作,以群众歌曲的艺术形式集中概括了时代的面貌,用通俗简练的词句写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二人紧扣群众歌曲短小精悍、易唱易记的特点,在
旋律上,采用易于上口的具有民族音乐风格的曲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歌词所揭示的思想与情绪;在结构上,采用三段歌词一段曲调的分节歌形式,便于群众记忆;最后,采用二部轮唱法,使音乐的情绪更趋热烈、饱满、奔放和自信,从而表达群众奋发图强及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于是,这首歌词
朗朗上口、节奏
铿锵有力、旋律奋发激昂的革命歌曲《社会主义好》就此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