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11月4日,
约翰大公爵在奥地利佛得山成立了「史泰尔马克-史坦登矿业学校」 。当时的目标是提供具备高等学府水准的专业教育,教学研究范围为
阿尔卑斯山全面的矿业技术。
起初学校是设在佛得山 (Vorderberg),经历了了数年极为成功的岁月,1848年的革命带给了学校根本上的改变,当时的校长Peter Tunner推动将学校国有化,并将校址迁往雷奥本。
在1849年11月1日「皇家矿业学校」 (K。K。Montanlehranstalt) 正式成立授课,有48名学生。 1874年12月15日时学校有了新的组织法,更名为「皇家矿业专科学校」(K。K。Montanakademie),所有的教职员获得高等学院教授的地位。
1904年7月31日奥皇下旨将学校更名为「矿业高等学院」(Montanistische Hochschule) 并将其地位正式提升至与高等科技学院同等的地位,同时授予学院颁授博士学位的权利。1910年学院迁入宽广的新大厦。在两次大站中的时期校方将开矿与冶炼两大领域分开,并在1934年与格拉茨科技高等学院 (Technische Hochschule Graz,格拉茨科技大学) 合并,学生入学后的头两年的基础课程改在格拉茨上课。这个措施使得学生数目严重减少,进一步造成了治矿工业界人才的短缺。经过工业界、教育界人员及校友的共同努力,联邦政府终于在1937年4月3日通过新法,再度将矿业学院独立出来。 一个平静的发展时期再度于1938年被
纳粹德国对
奥地利的吞并打断。二次大战对教学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1945在一位积极校长的努力下,克服了物质资金的困难,建立了当时极需的各大实验室,学生的数目也随着学校快速的重建而回升。1970年启用的新大厦提供了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研究空间。 由于大学组织法的修定,1975年10月1日学院正式更名为「雷奥本矿业大学」。
约自1955年起学校陆续开办新的系所,研究的领域包含了以矿治为中心的周边技术,自原料开采至现代材料科学。例如1970年增加的塑料科学及材料科学。1990至1992年加入了两个新学系:应用地质学及工业环保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