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泉记》是北宋
苏轼创作的作品,创作背景是雩泉的自然风光,以述心怀。
创作背景
雩泉,是位于
常山卧虎山扶淇河中。古时人们多经此路到常山祈雨。苏轼深爱此泉,每登常山,必临其泉。祈雨祭神毕后,常站在泉边高坡上,北俯密州城,“雉堞楼观,仿佛可数”。尤其当祈雨应验,更是欣喜万分。为表达自己对常山和雩泉的喜悦之情,于熙宁九年(1076)四月,作《雩泉记》,以述心怀。从中可以感觉到苏轼的真挚爱民之心。
作品原文
常山在东武郡治之南二十里{2},不甚高大{3},而下临城中,如在山下,雉堞楼观{4},仿佛可数。自城中望之,如在城上,起居寝食,无往而不见山者。其神食于斯民{5},固宜也。东武滨海多风,而沟渎不留,故率常苦旱。祷于兹山,未尝不应。民以其可信而恃,盖有常德者,故谓之常山。熙宁八年春夏旱,轼再祷焉,皆应如响{6}。乃新其庙{7}。庙门之西南十五步有泉,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若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兹山之所以能常其德,出云为雨,以信于斯民者,意其在此。而号称不立,除治不严,农民易之{8}。乃琢石为井,其深七尺,广三之二,作亭于其上,而名之曰雩泉。
古者谓吁嗟而求雨曰雩{9}。今民吁嗟其所不获,而呻吟其所疾痛,亦多矣。吏有能闻而哀之,答其所求,如常山雩泉之可信而恃者乎!轼以是愧于神,乃作《吁嗟》之诗,以遗东武之民{10},使歌以祀神而勉吏云:
吁嗟常山,东武之望{11}。匪石岩岩{12},惟德之常。吁嗟雩泉,维山之滋。维水作聪{13},我民所噫{14}。我歌《云汉》{15},于泉之侧。谁其尸之{16}?涌溢赴节。堂堂在位,有号不闻{17}。我愧于中,何以吁神{18}?神尸其昧{19},我职其著{20}。各率尔职,神不汝弃。酌山之泉,言其蔬。跪以荐神{21},神其吐之{22}?
注释
①熙宁九年(1076)四月十八日作。清乾隆《诸城县志》卷14《金石考》录苏轼本文,末有“(熙宁)九年四月癸卯,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
密州军州事、骑都尉苏轼记”之语。《乌台诗案》“祭常山作放鹰一首”记载:“熙宁八年五月,轼知密州内,于本州常山泉水处祈雨有应,轼遂立名为雩泉。九年四月癸卯,立石常山之上。”癸卯为十八日,立石者即《雩泉记》。 雩(音于)泉:在密州
诸城县南常山上。 雩,求雨的祭祀。
②常山:《太平寰宇记》卷24“常山”条引晏氏《齐记》:“祈雨常应,故曰常山。”案
东晋十六国时南燕晏模(一作谟)撰《齐地记》,《太平寰宇记》所引当即此书。 东武郡治:指密州治。西汉置
东武县(即北宋密州
诸城县),北魏置东武郡,其地在北宋密州,苏轼常以东武借指密州。 治,地方官署所在地。密州治
诸城县(今山东省诸城市)。
③不甚高大:常山今海拔297米。
④雉堞:城上短墙。古代以雉计算城墙面积,高一丈,长三丈为一雉。堞为城上呈齿形的短墙,也称女墙。 ⑤食:鬼神享受祭献的供品。
⑥“熙宁八年春夏旱”三句:熙宁八年四月苏轼作《祭常山祝文》第一首,这是第一次祷雨。同年五月苏轼作《祭常山神祝文》,这是第二次祷雨。 再:两次。 响:回声。《易·系辞上》:“其受命也如响。”孔颖达疏:“如响之应声也。”
⑦乃新其庙:熙宁八年苏轼作《祭常山祝文》第二首:“自我再祷,应不旋毂。迨兹有秋,岁得中熟。嗟此薄礼,曷称其德。陶匠并作,新其楹桷。岂以为报,民苟不怍。”“陶匠并作”二句即言更新常山神庙事。
⑧易:轻视。
⑨古者谓吁嗟而求雨曰雩:《礼记·月令》“乃命百县
雩祀”。郑玄注:“雩,吁嗟求雨之祭也。”
吁嗟:叹息。
⑩遗(音谓):送交。
{11}望:帝王遥祭日月、星辰、山川。《淮南子·人间训》:“
郊望尝。”高诱注:“望,祭日月、星辰、山川也。”本文望字用为名词。
{12}匪:同“非”。
岩岩:高大。《诗经·鲁颂·宫》:“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13}聪:听。
{14}噫:叹息。
{15}我歌
云汉:(云汉)为《诗经·大雅》诗篇,全诗忧旱求雨,苏轼此处用其义。
云汉:天河,银河。 {16}尸:主持。《诗经·召南·采》:“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17}“堂堂在位”二句:《乌台诗案》:“云‘堂堂在位,有号不闻’,以讥讽是时京东连年蝗旱
诉闻,邻郡百姓诉旱,官吏多不接状依法检收灾伤,致令怨叹之声盈于上下。当时之人耳如不听,故《记》有嗟呼之诗也。” 京东:路名,密州属
京东东路。 检收:当作“
检放”,指验灾免税。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寻常
检放灾伤,依法须是检行根苗,以定所放分数。今来二麦元不曾种,即无根苗可检,官吏守法,无缘
直放。若
夏税一例不放,则人户必至逃移。”
{19}昧:不明。
{20}职:主管。《史记·秦始皇本纪》:“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著:明。
{21}荐:进献。
{22}其:岂,难道。
白话译文
常山在密州州治之南二十里,不很高大,而从山上俯视州城,州城如在山下,城上短墙和城中楼观都隐约可数。从城中眺望常山,常山如在城上,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到哪里都可以看见它。常山神享受密州百姓的祭祖奉献,确实是合适的。密州临海多风,沟渠又不留水,所以经常为干旱所苦。在常山祷雨,没有不感应降雨的。百姓因为它可以信赖,有始终不变的德性,所以把它称为常山。熙宁八年春夏干旱,我两次到常山祷雨,常山神都感应降雨,像回声应答声音一样。于是就修理更新常山神庙。在庙门西南十五步的地方,有一口泉,汪洋回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如一,泉水溢满流出,直到山下。常山之所以能够保持不变的德性,出云为雨,守信于密州百姓,想必就在于它有这口泉,但泉没有名称,整治不严,农民轻视它。于是砍石为井,深七尺,广三尺二,在上面建亭,给泉取名为雩泉。
古人称叹息求雨为雩。百姓为没有收获而叹息,为生活病痛而呻吟,也是很普遍的啊。可还有听见百姓叹息呻吟能怜悯他们,答应他们的要求,像常山雩泉一样可以信赖的官吏吗?我因此在神面前感到惭愧,于是写了如下一首《吁嗟》诗,交给密州百姓,让他们歌唱着诗来祭祀常山神并勉励官吏:
哦,常山啊常山,这密州的被祭祀的山,它受到祭祀不是因为山石高大,是因为它美德不变。哦,雩泉啊雩泉,这常山上的
清漪,它在细心倾听,百姓的呻吟叹息。我歌吟诗篇诉旱求雨,就在雩泉的一旁。是谁暗暗主持着一切?你看泉水应着节拍奔涌流淌。可声威赫赫的官吏们,百姓在呼号他们却听而不闻。我内心感到惭愧,我还怎么
呼告求神?神主持微妙难明的事务,我主管密州日常的事宜。官吏们各尽你们的职责,神不会把你们遗弃。舀取这常山上的清泉,摘取这常山上的菜蔬。跑着把它们进献给神,神难道会拒绝而把它们吐出?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谥号
文忠,享年64岁。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
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
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
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
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
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
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
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他与他的父亲
苏洵(1009~1066)、弟弟
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
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
曹丕、
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家三口人被评为唐宋八大家,称“
三苏”,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豪放派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