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屋”是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生态主题展览的一部分,设在馆中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昏暗房间里。屋内,大雨持续不断,但是屋中的雨和屋外的雨却完全不同,因为不管人走到哪里,都不会被淋湿,就好像是雨在躲着人一样。
雨屋创意的设计团队名为兰登国际,历时三年设计开发了这套不可思议的系统。兰登国际没有详细解释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但透露这个设计的成功是得益于隐藏在房间里的无数
3D镜头。3D镜头会监测游客的实时运动情况并及时地上传给控制系统,系统再控制雨水避开游客。
雨屋装置是由水、注塑贴砖、电磁调节阀、定制软件、3D追踪摄像头、钢梁、水处理系统、格栅地板组成的。现场别看大雨如注下个不停,因为是循环使用,每分钟《雨屋》使用的水不过1.8吨,这些水是普通的自来水,但在滴落前会经过清洁处理,在使用过程中,水还会进行循环的自我清洁。
2015年,上海
余德耀美术馆宣布,由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创作,余德耀基金会所收藏的大型互动艺术装置作品《雨屋》将于2015年9月登临上海。继2012年在伦敦巴比肯中心及2013年在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后,《雨屋》将在余德耀美术馆举办其在亚洲区的首次展览,并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全程支持本次展览。展览将于2015年9月1日对公众开放,并展出至2015年12月31日。
2013年夏天,雨屋在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时,有人为了体验10分钟而足足等了9个小时。据MoMA统计,非会员观众在工作日的
平均等待时间是4至5个小时,会员的等待时间是2至3个小时。在周末,非会员等待的时间可能超过5个小时。伦敦的观众也很执着,有观众据称等候了12个小时。对于雨屋在伦敦和纽约引发的热潮,有艺术评论家说,浸入式艺术越来越流行,很多人为了在里面自拍,甘愿在高温天气里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