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春树图》是明代画家
文徵明创作的纸本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作内容
全幅中间为一条宽阔溪水,将其画面纵切成上、下两段,上段即画幅远处崇山叠嶂,山峰耸立,主峰两侧的山峰较矮小,隐约可见。中间山峰顶平壁峭,山上和山坡处树木成林,郁郁葱葱,山脚临河处座落着几间屋宇草舍,掩映在丛树荫下。河滩上有二位高士边闲聊边观赏风景。在溪水夹岸,即此画幅的下段,这是此幅画的主题。夹岸坡陀叠起,崎岖不平,有的坡陀伸展至水上,坡陀上长有几棵高大的松树和其他杂树。古松萧疏错落,坡陀上的平台相参,临溪处筑有一小亭,累见高士策杖优游,间吟望远悠闲自在,展现出一派隐逸文人的诗画境界。
文徵明自题诗中亦述及:“雨馀春树绿阴成,最爱西山向晚明;应有人家在山足,隔溪遥见白烟生。余为濑石写此图,数日复来使补一诗,时濑石将北上,舟中读之,得无尚有天平、灵岩之忆乎。”
创作背景
文徵明的山水画除了学沈周之外,也学赵孟頫、王蒙、倪瓒,还能运用郭熙、李唐的一些画法。擅长青绿设色,在笔墨风格上分“细纹”和“粗纹”两种。早年画风多细谨,中年渐趋粗放,前者风调类赵孟頫,内容多表现幽雅深静的自然境界。文徵明早年画迹较少,此《雨余春树图》轴,堪称其初期作品里的佼佼者。此画为文徵明早年作品。作于正德二年(1507),时值文氏38岁。该图是文徵明为赠予即将远行的友朋而创作的。
艺术鉴赏
情感
《雨余春树》所画山水的形象虽与天平、灵岩二山毫无关系,但画中风格所呈露的正是以文化性的古意为其自然景观的内在实质。知友共游于吴地古意盎然之山水,这种生活经验就是文徵明赠别时所诉诸情感的依据。该图画的题识无离情别恨的流露,而在画面上甚至对此情绪的超越有所肯定。
技法
纵观此画,山石、林木的用笔稍嫌稚弱,但因画中平台山坡,均先假赭墨分面,随后再罩染石绿、石青,这种赋彩方式,即接近于元初赵孟頫所贯用的青绿山水墨法,故在此图中,兼饶有复古与装饰的意趣。此图诗、画相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传达出耐人玩味的深刻意境。
山石皴笔无多,仅藉重墨点簇为小树,并以淡墨烟岚,与山脚松林相接,形成雨后水气蒸腾,湖水润泽的如实印象。
后世影响
文徵明的《雨余春树图》突破常规,改变旧有的送别模式,开创了新的送别模式。从送别图的基础上衡量,文徵明对吴派文人画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这幅图在表现主题上有意识地降低了对人的激情的强调,而此种古典精神正好与苏州山水所蕴含的古意产生呼应,两者相互提携,使苏州文化的基调更加明显。从这个角度来看《雨余春树图》,它是文化上的苏州意识落实到文人绘画创作上的一个重要起点。
重要展览
2014年4月3日—6月30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文徵明书画展”,《雨余春树图》在其中展出。
作者简介
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文徵明传世画作有《山居雪霁图》《惠山茶会图》《春到寒林图》《吴山秋霁》《溪山对弈图》《绿荫清话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