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来自广东,于
雍正时期已进入造办处的
陈祖章,在
乾隆二年(1737年),依照橄榄核天然的外形,将一个果核雕琢成一艘小船,船上乘载八人,每一位人物的动态、表情各有不同。最特别的是,船底刻苏轼的《后赤壁赋》全文,三百余字,细密井然,堪称鬼斧神工。
陈祖章,广州人,年间入宫。陈祖章以牙雕闻名天下,但其橄榄核雕之技同样让人叹为观止。核雕中工艺精湛,难度更高的是雕刻核舟。在核舟作品中,《东坡夜游赤壁》历来是雕刻工艺家们常用的题材。至清代,广东的宫廷工艺家陈祖章在学习、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创作《东坡夜游赤壁》核舟,并在技艺、内涵上都有所发展,人物除苏东坡外,有客人、客妇、艄公、书童等7人,个个刻画精致,人物神态自然、宁静、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