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澨,即司马河,位于
湖北省
京山市石龙镇境内,为京山古三澨之一。其主要支流有4条:一是发源于卷岭山南麓的议合集河;二是发源于潼泉山的潼泉河(这两条河在离石龙过江西北约1.5公里处的吴家台汇合);三是发源于仙女洞的仙女河;四是发源于孤老山的蓝集河(这两条河在离石龙过江东约1公里处的檀树湾汇合)。吴家台与檀树湾两处河水在磨石山和峰顶观之间的峡口(即石龙过江处)汇合而成。
雍澨,曾见证历史上的吴楚决战。《
读史方舆纪要》卷77记载:“澨水,县西南八十里,源出西南七十里磨石山,下流合县前河,或以为即春秋时之雍澨。《左传》
定公四年,吴败楚师于雍,即此水也。”史载,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春季,蔡昭侯因为楚国令尹子常索贿没有得到满足,被扣留楚国,最终送给子常一块玉佩才得解脱。气愤不过的蔡昭侯向晋国请求复仇。于是由周王室出面,召集晋、齐、
鲁、
宋、蔡、卫、陈、郑、许、曹、苔、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共十八国诸侯在
召陵会盟,商议伐
楚。事前晋国大夫荀寅向蔡昭侯索贿而被拒绝,荀寅向晋军主帅范献子进谗言,专讲伐楚的坏处,使得会盟无果而终。义愤填膺的蔡昭侯回国后,怪罪邻国沈国(在今河南平舆县射桥镇,楚国的附庸,紧邻蔡国)没有参加召陵之会,发兵灭掉沈国,杀死沈国国君。当年秋天,楚国兴师问罪,遭到蔡国的顽强抵抗,没有得手。此时,吴国的行人
伍子胥来到蔡国,商议联合伐楚的事。蔡昭侯认为只有吴国才能伐楚,便派他的儿子公子乾到吴国做人质,请求吴国出兵讨伐楚国。于是,吴、蔡、唐三国组织了一个以吴国为主的反楚同盟,而吴国军队的补给,便由蔡国和唐国分担。兵贵神速,吴国不宣而战。吴国军队以当时所能动用的最大兵力和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在楚国人浑浑噩噩之际,突然攻入了楚国的腹地,慌乱的楚国军队节节败退。到农历11月,两军决战于柏举(今湖北省
安陆市),楚国军队主力大败,退到
雍澨(今湖北省京山县),被吴国军队追上,楚国军队随即溃散,吴国军队进逼郢都。
柏举之战后的第9天,
楚昭王一家连同其妹携随从弃都城外逃避难。第10天,吴国军队攻破
郢都。自吴王而下,按尊卑顺序,分别住进楚昭王的宫室和
令尹、
司马等官员的府第。而伍子胥则掘
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报了灭家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