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由authority(权力)一字而来。简言之,即为集中权力于某一群人(通常为政党),一切决策、政治权力、经济政策皆由执政党“一党专政”,个人不得垄断国家的政治权利,更没有其他政党可以分享其权力。而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则由totality(总计、总和)一字而来。具有集中权力的意涵。其指的是“权力主义”,通常意旨:某一人以独裁的方式垄断政权。一切决策、政治权力、经济政策皆由独裁者所掌控,没有第二人或是政党可以分享其权力(例如:法西斯极权)。
概述
集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由authority(权力)一字而来。简言之,即为集中权力于某一群人(通常为政党),一切决策、政治权力、经济政策皆由执政党“一党专政”,个人不得垄断国家的政治权利,更没有其他政党可以分享其权力。
而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则由totality(总计、总和)一字而来。具有集中权力的意涵。其指的是“权力主义”,通常意旨:某一人以独裁的方式垄断政权。一切决策、政治权力、经济政策皆由独裁者所掌控,没有第二人或是政党可以分享其权力(例如:法西斯极权)。
集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与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两种观念极易混淆。前者指的是某垄断政权的“团体”,而后者则是某垄断政权的“个人”。极端的左派政治通常容易形成“一党专政”的集权政治,如:前苏联、朝鲜劳动党;而极端的右派政治常转变为“一人独裁”的极权政治,如:二次大战前间意大利以墨索里尼为中心的法西斯政权与以希特勒为中心的纳粹政权。
一般来说,集权主义包括以下四三点:
一党专政(除了执政党之外,不允许其他政党参与制定国家大政方针) 施政方向与经济方向以党的意志为优先考量。 安全考量重于自由,于是人民相对于民主国家为不自由。
影响力最大的几位集权主义学者,例如卡尔·波普尔、汉娜·阿伦特、卡尔·J·弗里德里希(en:Carl Joachim Friedrich)、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与胡安·林兹(en:Juan Linz)对集权主义的定义有些许不同。共同的认知是,集权主义动员全民支持政府与唯一的政治或宗教意识形态,排除与国家目标相左的工会、教会与政党等异己。集权国家通常以一党执政、秘密警察(例如:德国的““盖世太保””、透过政府控制的大众媒体进行宣传、个人崇拜、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大众监控、以及国家恐怖主义等手段维持权力。
词源
瓦尼·詹蒂莱此一词由乔瓦尼·詹蒂莱(Giovanni Gentile)发明,从贝尼托·墨索里尼所统治的法西斯意大利开始流行。詹蒂莱为墨索里尼撰写的《法西斯的教条》(Doctrine of Fascism)之中,使用了“中央集权至上论”(statolatry)与“极权主义”这两个词汇。根据这两人对集权主义的描述,此一词的原始意义是,政府的主要意识形态主导,或起码影响着,大多数人民的社会。他们宣称,基于广播与印刷媒体的发展,大部分现代国家会因为政府使用大众媒体宣导自己的意识形态而成为上述的极权国家。
虽然此一词的本义是指“掌握一切的全能政府”,许多类似的政权与统治方式也被贴上了这个标签。卡尔·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与《历史决定论的贫困》(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两本书中,对极权主义做出批评:他把“开放社会”(自由民主)与极权主义作为相对词而讨论
冷战
政治学者卡尔·弗雷德里克和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最早在大学社会科学学科和专业调查中广泛使用这一术语。他们将约瑟夫·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和法西斯统治作为极权主义的范例。对弗雷德里克与布热津斯基来说,定义极权主义需要以下几个彼此关联、有机结合的要素:精心制造的理想主义理论导向;一党专政(尤其是独裁者领导下的一党专政);一个系统从事恐怖活动的特务机构;对通信、交通和暴力手段的垄断以及通过国家计划对经济实施的中央指导和控制。这种统治最初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复苏的混乱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现代武器及交通通信的进步为极权主义在意大利、德国和俄罗斯的泛滥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一党执政
一党执政或指一个国家的政权由一个政党所把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存在唯一的执政党,俗称“党国体制”或“一党独裁”。
一党专政的术语比一党执政外延要小,通常通过法律的形式对一党执政加以确立,也可能通过现实力量如军政府达成,不允许有反对党,或者法律上只有参政议政但不能执政的合法政党。一党专政的国家是专制国家。
一党独大
一党独大是形容一个国家由某政党透过民主之选举制度下,胜出而得以达到稳固且长期执政情况下的政局情境。通常以共和制的发展中国家发生的情形居多。这样的政党通常在立法机关
极权主义相关书籍
(国会)中连续数次取得大多数议席,又或赢得总统选举。虽然一党独大与一党专政有着某些相同的特征,但是两者不应混淆。一般而言,一党独大制是较具竞争性的,因为在选举中会有数个政党角逐权力及议席,但实际却是由一个政党长期垄断执政权。
特征及利弊:在一党独大的情况下,国内的政治局势相当稳定,而政策的落实亦较长久,因为国家政策不受政党更替而经常改变。亦由于政党在国会中取得多数议席,政府提出的法案较易得到立法机关通过,行政效率较高。其次,执政党推出的政策会相对温和,这是因为执政党需要向中间派靠拢,以图在选举赢取多数议席。相反在野党为了区别与现时执政党的不同,可能会提出一些较激进的主张,以争取公众注意。
随着一党独大长期于国家体制运作,会较容易导致党国制的出现。除此之外,由于执政党长期把持权力,会造成自满、自大甚至腐化的现象。再者,此制是以弱小而无作为的在野党为特征。如果执政党不再视反对党为有实力的权力竞争对手时,则对反对党的批评与抗议不再重视,导致腐化。最后,由于某政党长期掌握执政地位,将侵蚀民主精神,因为选民会变得害怕改变,而支持理所当然的执政党,最后导致各党之间缺乏竞争,加深执政党的腐化和自满的问题。
自民党日本:日本的自由民主党可说是一党独大的典型例子。自二战以后,在1955年大选以后,除了少数时候(分别为1976年、1979、1983)未能取得众议院大多数席位外,大部份时候均由自民党执政。自民党永远为万年执政党,而社会党则为万年在野第一党,这被称为五五年体制。这是由于日本在二战之后经济起飞,促使了自民党长期处于优势的地位。同时,自民党之所以独大,是因为与商界及企业界有密切的关系。直至1993年自民党分裂以后,自民党首次成为在野党,五五年体制才宣告结束。
印度: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国大党持续一段38年的执政地位。在1989年前,只有三年沦为在野党,即1975年至1978年期间。
意大利:意大利的基督教民主党主导该国二战后的政府组成,直到1993年因贪污丑闻而下台。
新加坡: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建国以来,人民行动党即成为新加坡唯一的执政党(迄今)。立法权:该党在国会中拥有95%以上之席次;行政权:四十多年来未曾交出政权。
独裁
古代帝王独裁是古典意义上由一个人享有绝对权力的政治制度,具有这种制度的政治实体一般称为独裁政权或者独裁政府。独裁政府的统治者称为独裁者,一般是皇帝、国王、总统,现代也扩展为一个执政党、军事或者宗教领袖等。
独裁政体
独裁政权可以指具有独裁制度的国家。与此相对照的是寡头统治。在独裁制度下,全体人民必须绝对接受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的行政司法管理,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同样拥有无可置疑的立法权。人民无权利游行、示威,也无权利公开发表反对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的言论,更无权质疑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的合法性。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可以不受约束地对人民的反抗实行暴力镇压。
古代
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绝大多数国家或政体被现代人认为是独裁政体,因为国王或皇帝一人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认为当时也存在权力的制衡,国王或皇帝并没有绝对权力。例如,中国汉朝汉高祖刘邦的权力受到其夫人吕雉的限制;明朝皇帝的权力受到整个文官集团的限制;英国自从大宪章颁布之后,国王权力就一直受到程度不同的制衡。
近代和当代
当今,对于独裁者和独裁政体的判断极具争议。
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为推行共产主义的国家实行的是独裁统治,因为他们自认为其统治阶级甚至单一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力。被认为是独裁政体的推行共产主义的国家有中国、古巴、朝鲜、越南、老挝五国,以及已经不复存在的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前蒙古人民共和国等,这种说法遭到当事国的否认。(例如,多数中国民众认为现今中共的总书记并不具有绝对权力,从而不是独裁政体。他们认为,即使以阶级专政的标准来衡量来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少数统治阶级掌握权力,但所掌握的权力也并非绝对权力,还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和制衡,所以,中国不是独裁政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合法赋予,人民游行示威的权利受宪法保护,并不存在共产党剥夺人民权利的情形,因此不能称作独裁。)
奉行政教合一的国家往往被认为是独裁国家,这一类政体有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梵蒂冈等。颇具有代表的是印度,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居然实行人的等级分类。
绝对君主制的国家一般被认为是独裁政体,例如文莱、沙特阿拉伯等。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实行虚君共和,例如英国、日本、荷兰等。有些君主制国家介于上两种情形之间,君主与其它国家机构分享权力,但是仍然保留最后否决权,例如约旦、摩洛哥。
法西斯主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日本,意大利以及佛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等。国家元首拥有绝对权力,以统治者的个人意志为国家民族意志。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义(英语:fascism;意大利语:fascismo;德语:Faschismus)是一种独裁主义的政治运动,在1922年至1943年间的墨索里尼政权下统治了意大利。类似的政治运动,包含了纳粹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蔓延整个欧洲。法西斯主义通常结合了社团主义、工团主义、独裁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中央集权形式的社会主义、军国主义、反无政府主义、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反共产主义、和反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法西斯主义可以视为是极端形式的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大英百科》对法西斯主义一词的定义则是:“个人的地位被压制于集体—例如某个国家、民族、种族、或社会阶级之下的社会组织。”
1919年,出现了最初的法西斯组织:德国工人党、意大利“战斗法西斯”和日本的犹存社。1920年4月,德国工人党改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1921年11月,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成立,1922年10月发动进军罗马的政变,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1926年意大利的法西斯体制开始形成。在日本,继犹存社之后,出现了民间法西斯团体和军队中的法西斯运动。此外,匈牙利以霍尔蒂为首的军事独裁逐步走向法西斯化,1923年~1926年在保加利亚建立了常可夫的法西斯统治,1926年毕苏斯基在波兰建立称为“萨纳奇”的法西斯体制。
20世纪1920年代末,西方国家大萧条所带来的动乱,使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纳粹党迅速膨胀为德国第一大党。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上台,2月制造国会纵火案,3月通过《授权法》,继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笼,至次年8月颁布《国家元首法》,对国家生活进行了全面改组,建立起极权统治的法西斯体制,并且加紧扩军备战。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走上了战争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就军部为中心,从首先发动侵略战争着手,然后通过天皇制机构,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适应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1926年日本基本上建立起法西斯统治,1940年大政翼赞会的成立,标志着法西斯主义体制的形成。在世界上,1933年10月,法西斯运动遍及23个国家,半年后增至30个国家。法国的火十字团、英国的法西斯联盟、美国的自由联盟和黑色军团等法西斯团体也兴盛一时。
法西斯主义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国际现象。它反对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张建立以超阶级相标榜的极权主义统治,实行全面统制和恐怖镇压;进行由政府全盘计划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宣传,鼓吹民族沙文主义、奉行重分世界的战争政策。法西斯主义代表的是社会在经历一连串经济动荡,各种民主政府挽救经济的手段都告无效,在经历中央集权和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恶性循环后,人民诉诸绝对独裁者的声浪所必然造成的。
著名学者
卡尔·波普尔卡尔·波普尔:卡尔·雷蒙德·波普尔爵士(SirKarlRaimundPopper,1902年7月28日-1994年9月17日),出生于奥地利,逝于英国伦敦,犹太人,20世纪最著名的学术理论家、哲学家之一,在社会学上亦有建树。
波普尔最著名的理论,在于对经典的观测-归纳法的批判,提出从实验中证伪的的评判标准:区别“科学的”与“非科学的”。在政治上,他拥护民主和自由主义,并提出一系列社会批判法则,为“开放社会”奠定理论根基。
卡尔·波普尔出生于维也纳(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的一个犹太裔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维也纳大学。1928年,他获授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至1936年间在中学任教。1937年,纳粹主义势力抬头,奥地利势被德国吞并,波普尔因而移民至新西兰。他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即基督城)的坎特伯雷大学任哲学讲师。1946年迁居英国,在伦敦经济学院讲解逻辑和科学方法论,1949年获得教授职衔。1965年,他经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获封爵位,1976年当选皇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从教坛退休后,他仍活跃于知识界。1982年,波普尔获颁荣誉侍从勋章。
汉娜·阿伦特汉娜·阿伦特: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是原籍德国的政治理论家,以其关于极权主义的研究著称西方思想界。她常被称为哲学家,但她本人始终拒绝这一标签,理由是“哲学关心的是单个的人”,而她的著作集中关注“生长繁衍于大地之上的人类,而非个人”,因此应该被视为政治理论家。
阿伦特出生在下萨克森州林登市(今汉诺威)的一个世俗犹太人家庭,在哥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和柏林度过成长时期。她在马堡大学求学时师从海德格尔,并从此与海德格尔发展出亦师生亦情人、时断时续的长期关系。由于后者对纳粹的同情,这种关系也颇遭物议。
在一次与海德格尔分手后,阿伦特迁移到海德堡,并在那里接受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佩斯的指导写作博士论文,主题是中世纪天主教经院哲学家圣奥古斯丁思想中的爱的概念。
1929年阿伦特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但由于她是犹太人,无法获取教授学术资格认定(habilitating),她也就不能在任何德国大学授课。1933年,阿伦特离开德国,前往法国巴黎,并在那里与马克思主义者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结识并成为好友。在法国逗留期间,阿伦特还致力于救助犹太难民。
随着二战爆发,法国部分领土被纳粹德国占领,德国占领当局逮捕犹太人并将其送往集中营,阿伦特不得不再次流亡,离开法国。1940年,阿伦特与德国诗人、哲学家海因里希·布吕歇(HeinrichBlücher)结婚。
1941年,在美国外交官海拉姆·宾汉姆(HiramBinghamIV)的帮助下,阿伦特与丈夫和母亲前往美国;这位美国外交官非法向2500名犹太难民发放了签证。阿伦特抵达纽约后成为当地德国犹太侨民中的活跃分子,并为Aufbau周刊撰稿。
二战结束后,阿伦特与海德格尔恢复了联系,并在德国的一次去纳粹化听证会上为其作证。1950年,阿伦特归化为美国公民,1959年她成为普林斯顿大学任命的第一位女性正教授。
阿伦特于1975年逝世,享年69岁,葬于纽约州哈得逊河畔安嫩代尔(Annandale-on-Hudson)的巴德学院(BardCollege),其夫在该学院教学多年。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ZbigniewKazimierzBrzezinski,其波兰姓氏也作Brzeziński,1928年3月28日生于波兰华沙-),著名的波兰裔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地缘战略家、国务活动家。卡特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目前美国重量级智囊之一。
政策风格
崇尚外交政策实用主义,为了取得和维持美国独霸世界的目的,任何手段都属合理范围。
外交政策观点
布热津斯基认为中美关系是稳定积极的,对美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三四对双边关系之一,对中国也是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之一。认为中国的繁荣、民主与两岸统一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认为美国目前的战略重心仍在欧洲,并未移向亚太。
争议性话语
“奶头乐”理论(tittytainment,英语titts“奶头”与entertainment“娱乐”的拼合词):要使全球80%被“边缘化”的人(发展中国家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安分守己,20%搭上全球化快车的人(指发达国家的人)可以高枕无忧,就需要采取色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解除被“边缘化”的人的精力与不满情绪。
主要著作
《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书中视欧亚大陆为一个大棋局“地缘战略棋手”法、德、俄、中、印“有能力、有民族意志在其国境之外运用力量或影响去改变现有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影响美国的利益”“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土耳其和伊朗则“处于敏感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潜在的脆弱状态对地缘战略棋手行为能造成影响”
个人生活:米卡·布热津斯基是他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