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竞价收购是指在
证券交易所通过“
集中竞价”的
方式完成的
收购。
基本特点
其一,
集中竞价收购以
现金为
支付方式,所以为了获得足够比例的
股票,收购方必须实现准备足够的现金。
其二,一般在
现金出价过程中,会有很大一部分
目标公司的
股票为风险套利者所购买,如何利用风险套利者手中所囤积的股票,是决定
敌意收购者出价成功与否的关键之所在。
其三,以
现金出价会使
收购方支付很大的收购成本,尤其是规模较大的收购交易。减少
收购成本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双层出价,另一个是通过发行
高收益债券来
融资。所谓双层出价,是指在第一阶段,
收购方先以
现金出价来收购使其达到或超过控制权比例部分的
股票,接着在第二阶段,利用非现金出价来收购剩余部分的股票。在第二阶段,
收购方由于已取得对
目标公司的有效控制权,所以无须担心
竞争性出价或遭到目标公司管理层的抵抗。此外,通过双层出价,可以使
目标公司股东尽早履行承诺,出让其手中持有的
股票。
收购程序
收购人在收购成功后,如果收购程序不公正,可能会导致社会大众对收购人财产的合法性和控制权的确定性产生疑问,而当收购人感觉到这种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可能扭曲或倾向于短期化,掏空上市公司然后转移财富至其它地区(如海外),原本希望由收购来创造社会价值就成为不可能。我国《证券法》、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关于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法规均没有专章规定,但是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上市公司并购实务,我们可以归纳出,采用
集中竞价收购的方式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至少应当遵守以下程序:
这一阶段主要是依据
收购人自身的
竞价实力和
发展战略,确定
目标公司。针对
集中竞价收购的
目标公司是上市公司,所以在确定目标公司的时候,可以参考的标准有:目标公司股价水平与目标公司
净资产的对比状况,经营管理状况,发展前景,
股权结构即大股东的类型等等。选择了
目标公司,然后
尽职调查,制定
收购方案等等步骤与一般企业并购的准备工作是相似的,详情请参照本书前文关于企业并购之前选择并购目标的论述。
集中竞价收购与一般企业并购的准备工作不同的主要有两点:
一般情况下,
收购人在开始实施竞价收购之前,通常会不动声色的事先吸纳
目标公司的少部分
股票,通常不超过5%。因为,依据我国《
证券法》第79条的规定,通过
证券交易所的
证券交易,
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
股份的百分之五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在上述规定的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
股票。所以,如果超过5%的话,那么
收购人的身份以及收购意图就很可能暴露,
目标公司的
股价也因此可能上升导致收购成本增加,或者引来其他的竞争者或者引发目标公司管理层的反收购行动——不利于收购行动获得成功。
为了保密起见:一方面,
收购人往往不直接购入
目标公司的
股份,以免引起股价上涨导致收购成本增加,所以通常收购人会通过其
子公司、
关联公司、或者经纪公司等第三方来执行;另一方面,收购人通常会采用控制资金流动的方式,让外界特别是往来银行摸不清到底是谁购买或者购买哪一家的股份。
实现吸纳
目标公司的少量股份使得
收购方有可能在目标公司董事会先获得一个席位,从而使得收购方得以确定进一步的信息并且确定正式出击收购的最有利时机。而且作为
目标公司股东,可以到公司的登记机构了解更多关于目标公司的信息,例如是否存在有重大的机构股东,获得这类股东对
要约收购的支持对于收购获得成功是十分必要的。
(2)组建投资集团
组建投资集团主要是由于竞价
收购需要巨额的现金,如果收购人觉得自己的经济实力不够,那么可以寻找收购伙伴,组建投资集团共同实施收购行动。这种策略在以小吃大的情况下常常被采用。这种策略一方面可以增加
收购人的实力,另一方面,在遇到
目标公司进行反收购的时候可以确保自身的安全。通常来说,资金雄厚的财团、具有较好往来关系的公司、
商业银行等等,是
收购人组建投资集团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的较好的选择。
当
收购人事先以秘密的方式获得
目标公司的
股份达到需要向社会公开其作为目标公司大额股东的时候,为了达到获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目的,可以采取三种战术:其一,直接向目标公司的股东发出
收购要约,,采取这种方式关键在于速战速决;其二,在履行大额股东的披露义务后,采取伺机待购、步步为营、稳打稳扎的战术,但是需要注意采用这一战术可那会拉长战线;其三,与目标公司的
大股东席上,通过
协议收购的方式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这三种战术没有优劣之分,
收购人应当依据自身与
目标公司的的实际情况,采用最合适的战术。
(1)
集中竞价收购就是收购方通过
证券交易所或者其他竞价交易系统购买
目标公司的
股份的收购,所以,收购的时候,收购人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以及证券交易所关于证券交易的规则。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不对这些规则展开阐述。
(2)依据法律规定,在持股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应当依据我国证券法第七十九条、八十一条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报告、公告义务:
(1)当
收购人持有
目标公司对外发行的
流通股比例达到5%时,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关,
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在公告期内停止对前述
股票的买卖;
(2)
收购人持有
目标公司已发行的
股份的5%后,通过
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其所持有的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应当依据前款规定再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何做出报告、公告后两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目的时为了使投资公众在充分掌握同等信息的基础上及时作出投资判断,而不至于让
大股东利用其在公司中的特殊地位或资金优势而形成实事上的消息垄断和对
股价的操纵。这是
证券市场上公开、公平原则的要求和体现。
(3)
收购人一旦对
目标公司持股达到30%,就要向目标公司全体股东发出全面
收购要约。这是
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在
集中竞价收购中的要求。详细的程序和立法理由请参见
协议收购中关于强制要约制度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