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北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流行于山西省大同市及其周边的传统戏剧,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关于耍孩儿剧种形成的民间传说,专家的考证有较多的传奇色彩和情趣性,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一说为:汉代王昭君出塞,目睹沿途凄凉景色,顿起思乡之情,路经山西大同,夜宿琵琶小店,弹琴而歌,哭哑歌喉。当地百姓为纪念昭君,遂模仿昭君嘶哑歌喉及曲调演唱。因袭她的悲凄哭声,辗转流传,便成为这种曲调。二说为:唐代时,唐明皇得一子终日啼哭不止,屡医不治,下人请来一班艺人演唱小曲,皇子听后破啼为笑,唐明皇大喜,赐此小曲名为耍孩儿。
据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题壁记载:“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由此可见,耍孩儿的形成时间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
耍孩儿戏最初流布于山西省北部大同、怀仁、应县一带,现今集中保存于山西省大同市。在产生的早期,耍孩儿戏的演员都是农民,农闲季节组织临时班社进行演出,活动范围较小。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这个剧种的班社曾遍布于桑干河两岸。光绪以后,随着剧种的日渐成熟和发展,艺人的流动、活动区域逐年扩大,足迹所至南到榆次、阳泉;西迄宁武、神池;东达灵丘、广灵;北向内蒙古的河套一带延伸。咸丰五年,雁北严重荒旱,大批农民“出口”谋生,耍孩儿戏亦随之传到内蒙古直至黄河河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耍孩儿戏有了较大的发展,有名望的耍孩儿艺人不断涌现,至抗日战争前夕,在舞台上唱红的耍孩儿艺人有:崔甫(水仙花)、张生银(骆驼旦)、赵珍(盖天红)、辛致极(飞罗面)、高宪(三娃旦)等。声望较大的班社有:大同的“开元班”、口泉的“旺盛班”、怀仁的“德胜班”、应县的“永兴班”、“天宝班”、“合益班”等。
解放后,耍孩儿更加活跃。1954年大仁县组建了第一个专业耍孩儿剧团——工农剧团(后改称大同市民间戏剧团)。在农村的业余剧团中,演耍孩儿的剧团更是占各种地方剧种之首。
文化特征
唱腔
耍孩儿戏的唱腔很有特色,它的传统唱法是使用后嗓子,即声音从喉咙后部发出,这一点与佛教声腔比较近似,这种发音法善于表现悲凉的场景。每句唱词前习惯多用“咳腔”,“咳”在词前——山西其他剧种的“咳腔”一般都在词后,唯耍孩儿的“咳”多在词前。第一句唱词的咳腔有唤起听众兴味之感,第二句唱词前的咳腔,有承上启下作用,既为上句补不足,也给下句做铺垫。这种唱法在戏曲中颇为罕见,故又被称为“咳咳腔”。处理唱词常用褶褚手法,某些语词可重复演唱,也是耍孩儿戏的一个特点。
曲调
耍孩儿的曲调属套曲体系,主要唱腔为“平曲子”,其词式与元、明词曲“耍孩儿”十分相似。“平曲子”为一股八句,其中一、二、三、五、六、八句分别压韵,四、七句两句倒辙。这就是它“三节八句,四七倒辙”的固有特色。此外,耍孩儿又吸收了梆子戏的“介板”和“滚白”等板式,使板腔体中的形式和耍孩儿的唱曲混为一体,转换自如,不露痕迹。
耍孩儿形成初期,其唱腔体制为单曲反复,严守曲牌规律。至清末鼎盛时,又吸收了多种曲牌唱腔,从而更加丰富了耍孩儿的唱腔音乐,如说卜子、喜卜子、苦卜子、垛卜子、串子、梅花卜子、倒三板、梅花调、圪绉子等。
耍孩儿戏的伴奏曲,选用了大量的民间器乐曲,如:柳青娘、黄莺亮翅等;唢呐曲出队和拜场等。
乐器
耍孩儿的乐器和在音乐的表现方面很具特色,其打击乐主要有板鼓、大锣、大镲、小锣、小镲。耍孩儿的锣鼓经,不只是配合动作和间奏过门,在唱“平曲子”的二句和三句时,开头结尾都要加上锣镲。男角唱大锣、大镲,女角加唱小锣、小镲,所加的锣镲并不影响台词效果。
文场的传统弦乐器只有两个板胡和一支“苏梅”即大笛。大板胡壳子大,弓子和马尾粗,拉起来仅靠两根弦,使两根弦同时发出声音,形成自然和声,演奏起来声音洪亮,音量要比其他剧种大。虽然只有三件弦乐,演奏起来却婉转嘹亮,正好和嗓子发声演唱融合一体,形成自己在音乐上的一个完整特点。武场的乐器有板鼓、面鼓、大锣、大镲、小锣、小镲等,但只有宫字锣(俗称马锣)延用固定音。此外,耍孩儿还有特殊的道具——“砌末”,即一桌一凳一帘,这种形式是其他剧种所没有的。耍孩儿戏的表演非常活泼而且歌唱性、舞蹈性都很强,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中有挖步功、马鞭子功、扇子功等。最能反映出耍孩儿表演舞蹈性的曲目为《扇坟》,其中的小娘子身穿缟素孝衣,左手端纸灯,右手持折扇,绕灯扇动,走“挖步”(两腿并拢、脚脯点地、向后踢)前挪后腿,左右旋转,有快有慢,变化多样,实为其他剧种所罕见。花脸行的表演,比起其他剧种较为夸张,脸谱也独具一格。如《扇坟》中的猪八戒,面部的上半部用油彩画脸谱,下半部戴面具即立体猪嘴,两只大耳,不同于其他剧种用面具来体现猪八戒的形象。猪八戒身穿黑色宽袖袈裟,走路时或高抬腿、慢落脚、两只宽袖左右摆动,或曲肘歪头碎步快走,其夸张程序与民间“地秧歌”相近。此外,丑角的表演也十分诙谐,极具特色。耍孩儿剧目虽然多为悲剧,但因为其中总有丑角妙趣横生表演的重场戏,所以仍然使当地群众看得兴味十足。
表演
耍孩儿戏的表演非常活泼而且歌唱性、舞蹈性都很强,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中有挖步功、马鞭子功、扇子功等。最能反映出耍孩儿表演舞蹈性的曲目为《扇坟》,其中的小娘子身穿缟素孝衣,左手端纸灯,右手持折扇,绕灯扇动,走“挖步”(两腿并拢、脚脯点地、向后踢)前挪后腿,左右旋转,有快有慢,变化多样,实为其他剧种所罕见。花脸行的表演,比起其他剧种较为夸张,脸谱也独具一格。如《扇坟》中的猪八戒,面部的上半部用油彩画脸谱,下半部戴面具即立体猪嘴,两只大耳,不同于其他剧种用面具来体现猪八戒的形象。猪八戒身穿黑色宽袖袈裟,走路时或高抬腿、慢落脚、两只宽袖左右摆动,或曲肘歪头碎步快走,其夸张程序与民间“地秧歌”相近。此外,丑角的表演也十分诙谐,极具特色。耍孩儿剧目虽然多为悲剧,但因为其中总有丑角妙趣横生表演的重场戏,所以仍然使当地群众看得兴味十足。
代表剧目
耍孩儿有自己的传统剧目,其中代表性的有《白马关》、《七人贤》、《三孝牌》、《打佛堂》、《对联珠》、《送京娘》、《金木鱼》、《狮子洞》、《花园会》、《二龙山》、《赶脚》等四十多个。耍孩儿的脚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表演上大量吸收民间舞蹈动作,更接近于生活,处处洋溢着乡土气息。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耍孩儿”中“小寡妇哭坟”的设计,所唱“二月引钱龙”民歌选自雁北农历二月二求雨的民俗,充满了民间生活的乡土气息。还有《扇坟》中娘子戴的“麻冠”来自雁北白事中的“孝帽”。大同耍孩儿团所排《琵琶声声》(2007)、《唐明皇与耍孩儿》(2006)等戏曲都是以本地区的历史传说为模型,改编而成的历史大戏。从当地戏曲剧目中也可以折射出强烈的民俗文化诉求,比如对传统美德的颂扬、对伸张正义的渴望、对因果报应的笃信不疑、对宿命论的认同、对贪官污吏及其贪赃枉法行为的口诛笔伐等等,体现了民间百姓的爱恨情仇,是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在传统戏曲中的生动表现。
传承人物
薛瑞红,艺名“小小飞罗面”,女,汉族,1966年5月生,山西省怀仁县人。2006年5月,雁北耍孩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编号IV-41。2008年2月,薛瑞红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薛瑞红为国家一级演员。出身梨园世家,父亲薛国治,艺名“小飞罗面”,著名耍孩表演艺术家,师从“飞罗面”辛致极。薛瑞红从小受父母的艺术熏陶,1979年考入大同市艺术学校耍孩儿班,主攻小旦、花旦兼青衣;1982年毕业,入大同市耍孩儿剧团参加工作。
王斌祥,男,汉族,1962年6月生,祖籍山西省应县,现居山西省大同市。2008年2月,王斌祥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大同市申报。王斌祥为国家一级演员。1979年他考入大同市艺术学校“耍孩儿班”,师承耍孩儿演员辛致极、高宪、薛治国、孙有等。1982年毕业,入大同市耍孩儿团工作。
保护措施
1978年,大同市艺术学校招收了耍孩儿班,1982年在大同市艺术学校耍孩儿班师生的基础上成立了大同市耍孩儿剧团。2003年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也开办了耍孩儿班,为保护地方剧种的传承培养了接班人,为保护发展地方剧种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为了更好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耍孩儿艺术,大同市耍孩儿剧种传习中心和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再次联合招收耍孩儿学员18名。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大同市耍孩剧种传习中心获得雁北耍孩儿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大同市北路梆子和耍孩剧种保护传习中心。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2017年8月3日—5日,大同市耍孩剧种传习中心在大同县倍加造村进行了为期3天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雁北耍孩”公益性宣传演出。
2017年8月19日,大同市耍孩儿剧种研习中心在古城关帝庙景区古戏台表演剧目《杨府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