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坡梯田
地理径流农业
隔坡梯田是沿原自然坡面隔一定距离修筑一水平梯田,在梯田与梯田间保留一定宽度的原山坡植被,使原坡面的径流进入水平田面中,增加土壤水分以促进作物生长。隔坡梯田模式适用于年降水量300~400mm、坡度15以上的坡地,在黄土高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补充介绍
梯田主要分为台阶式和波浪式两种不同类型,台阶式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分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反坡梯田、隔坡梯田4种;波浪式主要分布在美国、前苏联和澳大利亚等地多人少的国家。
水平梯田适宜在黄土高原等土层深厚的山区修筑,由于变大不平为局部平,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但费工较多,在土层薄的山区田面不宜过宽,否则上坡方向生土易翻上来导致工程后当年减产,甚至因土层太薄作物无法生长。坡度较陡时田埂应高大坚实,有条件的可用石条砌成。田面较宽的可在田埂附近种植矮乔木或灌木。夏季多暴雨地区应预留入沟水流通道以防止洪水聚集冲垮田埂。在土层深厚而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修筑水平梯田后通常可成倍增产。
类型
修筑水平梯田时要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和田埂,按照“等高第一,兼顾等距,大弯就势,小弯取直,遇凸向外,遇凹向里”的原则。相邻两个台阶之间高差一般控制在l~2m之间,田埂高1~3m。如因坡度较陡,田埂高超过3m时,可筑成上下两台,下台作为保护台。土层较薄和劳力充足时,修筑梯田可先将表层熟土翻在一边,将下层生土填充低处后,再将熟土翻回原地。
坡式梯田只沿等高线打埂,比较省工,不打乱土层,如田面不太宽和坡度不太大,田面可逐年自然淤平。适宜人少地多、坡度较缓的丘陵地区。但由于保留原坡面,仍存在一定量的水土流失。能否有效控制水蚀,关键在于田埂的坚实度。
反坡梯田需人为造成外高内低的反坡,要比水平梯田更加费工。通常只在坡度很大和暴雨冲刷严重的山区修筑,田面较窄,要求田埂高大坚实。
隔坡梯田是坡式梯田与水平梯田的过渡形态,适宜劳动力不够充足的山区。梯田水平部分种植大田作物,坡式部分可种植果树,或种植牧草、绿肥,逐年改造成完全的水平梯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1 21:29
目录
概述
补充介绍
类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