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所引起的急性
炎症反应。
毒隐翅虫为蚁形
甲虫,体长0.6~0.8厘米,头、胸、腹部为黑色和
橘红色相间。白天栖居于杂草石下,夜间活动,有
趋光性,入室后在灯下飞行,当跌落、停歇在人体或桌面等物体下,被拍打或捏碎时,体液接触皮肤或由拍捏毒虫的手带至别处而引发
接触性皮炎。
皮损常发生于露出部位。搔抓或拍死压碎隐翅虫后,毒液释放,在接触部位出现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伴痒,渐有灼热疼痛感。随后红斑上出现密集的
丘疹、水疱,后发展为脓疱或呈灰褐色坏死,
灼痛明显。在
皮疹周围可出现鲜红色丘疹或水疱,搔抓后出现糜烂面。1~2周后脱痂而愈,留有色素沉着或浅
瘢痕。皮疹广泛时可有
发热、头疼、恶心、
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夏秋季节于身体露出部位,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丘疹、
水疱、
脓疱,伴痒,灼热
疼痛感。要考虑本病。
如果接触隐翅虫后,出现轻微症状,比如面积较小的红斑,可用聚维酮碘按1:10的比例稀释以后的溶液进行消毒,如果受损部位在眼皮、生殖器等皮肤薄弱的地方,可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如果症状较严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医,不要自己乱涂药膏,也不要用手去抓挠患处,以防继发感染。
如果隐翅虫出现在家中,可以用胶带粘住,或用纸巾包住扔掉,注意不要接触到毒液。如果发现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走,或者甩开,然后用清水或碱性肥皂水洗净接触过隐翅虫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