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辞研究》是2007年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饶宗颐、曾宪通。该书从文化史上的角度,对钟磬铭辞加以深入探讨。
湖北随县于一九七八年在曾侯乙墓中出土相当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33年)的编钟群,共八组六十五枚。钟上错金铭辞,标记音阶名及乐律名,整套编钟音域广达五个半八度,可以旋宫转调。铭文都二千八百余字,伴出编磬亦有同类之铭辞。据实测钟上准确发音,证明二千四百年前已存在十二律的完整体系,表现着复杂的旋律。
作者
饶宗颐教授曾三度访问过
湖北省博物馆,对编钟编磬作过实际考察。此书除对若干待定之古文字重新辨认之外,特别结合文献与律吕资料,对乐律术语、五臀倍律的异名,以及一些乐律史上的问题试作说解。又从训诂学的立场,根据金文所见钟上字的命名,讨论古代音乐美学的若干观念。更涉及楚国乐学与琴艺,对《楚辞》上“劳商”的涵义提出合理解释。与
曾侯乙编钟伴出的漆器上铭文,向来未有人研究,本书提供初步释文,对古代乐理与天文的关系,亦获得进一步的理解。
同时,本书还采用“本证”方法结合乐律分析来释读钟铭:
曾宪通先生对甬钟、钮钟的标音铭和乐律铭作出详细而有系统的分析,旨在揭示二者的内部联系,对于通读编钟全铭颇有稗益。更从铭辞上音阶名构成的体系加以研究,指出
曾侯乙编钟音阶名的构成,足以五音为主体、以三度关系为纫带的十二昔位体系。十二个半音与十二律两两相应,可以在任何一个音(律)上灵活自如地旋宫转调,说明战国初期的钟律学,已在理论和实践上达到极高的水平。书后附图版和钟磬铭辞的全部释文及说明,并有详细索引以备查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