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位于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 是公元7-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都城洛阳城的南入口及街区遗址,也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城市洛阳城的代表性遗存。定鼎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隋初名建国门,唐时更名为定鼎门。沿用时间长达530年,是目前所知我国古代都城城门中沿用时间最长的。
历史沿革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三月。
隋大业二年(606年)正月,定鼎门正式启用。
唐朝灭亡后,定鼎门相继被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
定鼎门是隋唐东都洛阳西通西京长安,南通江都的要津。文献记载,定鼎门隋时称建国门,唐时称定鼎门,五代至宋仍唐称。若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正月算起,而至北宋徽钦两宗北狩(1127年)为止,定鼎门作为郭城南垣正门的时间长达530年左右。
1954年,考古人员对隋唐洛阳城进行过多次钻探,基本掌握了城址的范围、形制及平面布局。见诸史料的定鼎门的确切位置也在这次田野考古中得以确认。
1997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洛阳唐城队与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共同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定鼎门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取得了新进展,但农用灌溉渠及小企业厂房等一时难以搬迁,因此定鼎门遗址的全貌仍是雾里看花。
2005年,隋唐洛阳城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大遗址。洛阳市筹集资金达8000多万元用于定鼎门遗址地表建筑物和农户的搬迁,为定鼎门遗址的第三次全面保持性考古发掘开辟了“绿色通道”。
2006年12月开始,为了配合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公园建设,考古人员对定鼎门遗址进行了长达一年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
遗址特点
定鼎门遗址由平面呈长方形的墩台、三个门道、东西飞廊、东西两阙和左右马道组成。东西飞廊和东西两阙分别位于墩台两侧,和墩台呈平行对称分布,这种门阙形制仅见于定鼎门遗址,在中国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这和同时期西京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和东都宫城正门应天门遗址不同。后者和如今北京故宫午门相仿,飞廊呈曲尺形,连接墩台和飞廊。
文物遗存
唐代定鼎门遗址的主体墩台东西长44.5米,南北宽21.04米。墩台内以两道隔墙分隔成三个门道,墩台四周包砖。此外还有飞廊、阙台、马道和涵洞等遗存。门址东西两侧与洛阳城外郭城城墙遗址相接。门址以北为唐代洛阳城的城市轴线干道——天街,宽约109米。最宽处达到140余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宽的古代都城道路。
天街东、西两侧分布有洛阳城市两处里坊遗址——明教坊和宁人坊。里坊南北长约530米,东西宽约460米,坊墙宽1.5-2米,四面开有坊门,坊内发现有建筑遗址。里坊之间及坊内有坊间道路、坊内十字街、通津渠河道、排水渠等遗迹。定鼎门门址南侧发现有唐代路面,存有人的脚印、动物蹄印和车辙等遗迹。
主要景点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现存门址墩台以及门道、天街等道路遗迹,这种形制的城门仅见于定鼎门遗址,在中国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天街南起定鼎门,经天津桥跨洛河、穿应天门至皇城正南门端门,全长约4200米,成为整个城市南北轴线上的突出要素。文献记载唐代天街东西宽约140米,天街两侧植槐、柳等树,中为御道,通泉流渠。现存道路遗址存局部宽度约109米,包括路土、车辙印及两侧水渠遗迹。
定鼎门门址南侧地表之下现存唐代道路遗存,分布有密集的车辙、脚印、动物蹄印等遗迹,其中直径达20厘米左右的骆驼蹄印,是丝绸之路上繁盛的贸易往来活动的直接见证。
明教坊位于定鼎门以北天街东侧。里坊平面近方形,南北长约530米,东西宽约460米。遗存包括宽1.5~2米的夯土坊墙,四面居中开门,坊门宽3~5米,门间道路形成坊内十字街,街宽14米。史载坊内有龙兴观,大唐开元名相宋環,才子崔融等曾在此居住。
里坊制以及坊内的十字街格局是隋唐时期的中国城市规划的典型特征,具有深厚的城市文化内涵,在7~10世纪的东亚地区具有广泛影响。
宁人坊位于定鼎门以北天街西侧。里坊平面近方形,南北长约530米,东西宽约460米。遗存包括宽1.5~2米的夯土坊墙,四面居中开门,坊门宽3~5米,门间道路形成坊内十字街,街宽8~9米。史载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崔日用,工部尚书、东都留守韦虚心等曾在此居住。
墩台是城门的基础。盛唐前期的定鼎门墩台由黄土夯筑而成,东西长近50米、南北宽约24米,墩台四周还包砌壁砖。三个门道均采用梁架结构,门道宽5米~5.5米,南北进深各约20米,门道中部皆置单重门扉。城门楼的高度约15米,相当于如今的5层楼高。其城墙的宽度历代不等,隋代在2米左右,唐代为3.5米,宋代达到8米。
定鼎门的双阙与主城门楼呈一字型对称平行分布,这种“一字阙”的城门在隋唐两京考古中是孤例。定鼎门遗址盛唐前期的定鼎门保存较为完整,由墩台、门道、隔墙、飞廊、阙台、涵道、马道等组成。
东西飞廊和东西两阙分别位于墩台两侧,和墩台呈平行对称分布,这种门阙形制仅见于定鼎门遗址,在中国国内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这和同时期西京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和东都宫城正门应天门遗址不同。后者和如今北京故宫午门相仿,飞廊呈曲尺形,连接墩台和飞廊。
历史文化
《定鼎门》唐·褚载:郏鄏城高门倚天,九重踪迹尚依然。须知道德无关锁,一闭乾坤一万年。
《送僧之东都》唐·贯休:之子之东洛,囊中有偈新。红尘谁不入,独鹤自难亲。定鼎门连岳,黄河冻过春。凭师将远意,说似社中人。
文物价值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以其门址的墩台、门道、隔墙、飞廊、阙台、马道和涵洞等遗存以及夯土包砖的城门建造工艺、外郭城城墙、天街、里坊的规模和格局见证了唐帝国的城市建筑面貌及物质文明发达程度,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鼎盛的重要见证。
定鼎门门址南侧发现的骆驼蹄印,是丝绸之路沿线以骆驼作为主要运输工具进行商贸活动的独特物证,印证了西域与中原的密切往来,与丝绸之路上繁盛的商品交流活动密切关联。
隋唐洛阳城承袭北魏洛阳城并发展确立的的城市规划特征,展现了隋唐时期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型礼制特征,并对唐代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平城京、平安京等城市的规划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见证了7~10世纪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水平。
文物保护
1988年1月13日,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400米。
开放时间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00~下午17:00,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景区门票
成人票价30元/人,可刷洛阳市旅游年票,儿童1.2米以下半价;学生凭学生证半价;老人凭身份证,60岁以上老人半价,70岁以上老人全免;军官证、残疾证、记者证及全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证全免;10以上团体20元;网上购票25元。
公共交通
洛阳市内乘坐15、33、53、55、57、58、65、66、69、76、81、92、93路公交车龙门大道古城路口站下车,西行44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