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五十明朝是,兹宵不得眠。杯盘分节序,火炬照村田。
春色来何处,梅花在目前。自然添白发,岂为惜流年。
作品注释
除夕
(1).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旧岁至此夕而除,次日即新岁,故称。 晋 周处 《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更及一旬,当是除夕,君可于家专待。”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除夕》:“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
(2).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在这除夕的年夜里,她就约了几个同乡、同学和朋友到她的公寓来过年。”如:除夕之夜。
(3).旧俗亦指冬至夜。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天时地志》:“《太平广记·卢顼传》‘是日冬至除夜, 卢 家备粢盛之具。’是冬至夜亦名除夕也。”
明朝
(1).清晨。 晋 左思 《娇女》诗:“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2).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我且归去,你明朝却送我丈夫归来则个。” 潘漠华 《三月五夜》诗:“明朝将离去,为了你,又停留一天。”
(3).以后,将来。 五代 齐己 《感时》诗:“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 明 高启 《松隐为爱叔能赋》:“我今身似浮云闲,正合著在长林间。明朝倘许同栖泊,便拟飞随白鹤还。”
盛明之朝。诗文中常称本朝为“明朝”。 宋 王禹称 《
送淳于中舍悬车侍养》诗:“悬车乘去谢明朝,摆脱簪缨似一毛。” 宋 叶适 《再申省状》:“惟欲乞身暮景,得谢明朝。”
不得
(1).不能得到;得不到。《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汉 晁错 《论贵粟疏》:“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许 族人有失银剪者,方遍觅不得。” 茅盾 《追求》八:“前任的历史教员和 曼青 对调了功课后,仍然不得学生的拥护。”
(2).不能;不可。《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阍,门者也,寺人也,不称姓名。阍不得齐于人。”《后汉书·朱俊传》:“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 唐 王昌龄 《浣纱女》诗:“ 吴王 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西游补》第十五回:“话得 孙行者 哭不得,笑不得。” 老舍 《四世同堂》六六:“他是温室里的花,见不得真的阳光与雨露。”
杯盘
亦作“ 杯柈 ”。 杯与盘。亦借指酒肴。 唐
刘禹锡《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洛城 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 宋
吴可《藏海诗话》:“草草杯柈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丫鬟收拾了杯盘之类,抹了桌子。” 周咏《秋怀》诗之八:“何堪 湘浦 伤离鹄,忍对杯盘数落花。”
分节
部分,部门。 唐
马总《意林》卷五:“理天纲,仗八柄,运元象,撮众有者,天子也。抚人物,参天意者,三公也。执分节事修理者,士也。”
火炬
火把。《晋书·王浚传》:“又作火炬,长十馀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燃炬烧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炮声大震,火炬尽爇。”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一:“当中的一天晚上要举行火炬游行,临后一天白天要举行大示威游行。”
村田
农田。 唐
卢照邻《初夏日幽庄》诗:“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 唐
白居易《咏怀》:“如何办得归山计?两顷村田一亩宫。”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永雪后见赠》:“想得村田来岁好,瓦盆嘉酿灌愁城。”
春色
(1).春天的景色。 南朝 齐
谢朓《和徐都曹》:“ 宛 洛 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老舍《二马》第五段四:“春色越重,他心里身上越难过。”
(2).喻娇艳的容颜。 宋
柳永《梁州令》词:“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长圆,春色易为老。” 明 杨珽《龙膏记·开阁》:“小女以蒲柳弱质,几萎秋霜,得赐龙凤仙膏,再生春色。”
(3).喻喜色。 宋
陶谷《清异录·齿牙春色》:“ 娄师德 位贵而性通豁,尤善捧腹大笑,人谓 师德 为齿牙春色。”《西游记》第十二回:“ 萧瑀 闻言,倍添春色,知他是个好人。”
(4).指脸上的红晕。《水浒传》第七二回:“ 宋江 与 柴进 四人,微饮三杯,少添春色。” 清
孔尚任《桃花扇·选优》:“看他粉面发红,像是腼腆;赏他一柄桃花宫扇,遮掩春色。”
《红楼梦》第三九回:“姑娘今日脸上有些春色,眼圈儿都红了。”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
《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梅花
(1).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六》:“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 唐
骆宾王《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诗:“上苑梅花早,御沟杨柳新。” 杨朔《茶花赋》:“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2).雪花名色的一种。因形似梅花,故称。《水浒传》第九三回:“这雪有数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儿,二片的是鹅毛,三片的是攒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唤做梅花,六片唤做六出。”
(3).指梅花纸帐。 元
谢宗可《纸帐》诗:“清悬四壁 剡溪 霜,高卧梅花月半床。”参见“ 梅花纸帐 ”。
(4).《梅花落》的省称。 唐 李白《观胡人吹笛》诗:“十月 吴 山晓,《梅花》落 敬亭 。” 宋徽宗
《眼儿媚》词:“家山何处,忍听 羌 笛,吹彻《梅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钟声渐罢,又戍楼寒角奏《梅花》。”参见“ 梅花落 ”。
(5). 扬州 梅花岭 的省称。 清
赵翼《叶保堂明经多购抄本异书偶有感触辄韵之》:“生嫌棣萼枝偏暖,死葬 梅花 土亦香。”自注:“葬 梅花岭 。”参见“ 梅花岭 ”。
(6).扑克牌的四种花色之一。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擤擤鼻子,就是要梅花;眨眨眼睛,是要黑桃。”
在目
在眼前;在视线之中。 唐
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出无时,飞电常在目。”
《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只见前堂东轩与那聚赌的小阁,宛然那夜光景在目,却无一个人影。”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况复掩自利之恶名,以福群之令誉,捷径在目,斯不惮竭蹶以求之耳。”
自然
(1).天然,非人为的。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后汉书·李固传》:“夫穷高则危,大满则溢,月盈则缺,日中则移。凡此四者,自然之数也。”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 宋
欧阳修《明用》:“物无不变,变无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
(2).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后汉书·郎顗传》:“臣伏见光禄大夫 江夏 黄琼 ,耽道乐术,清亮自然,被褐怀宝,含味经籍。” 宋
秦观《次韵何子温》:“谈笑自然群吏肃,何须酒后 次公 狂。” 巴金《春》十二:“她很激动,不觉微微地红了脸,动作也显得更不自然了。”
(3).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宋
叶适《台州高君墓志铭》:“华枝蔓叶,自然消落。” 冰心《两个家庭》:“无奈我连米盐的价钱都不知道,并且也不能终日坐在家里,只得听其自然。”
(4).犹当然。《北史·裴叔业传》:“唯应送家还都以安慰之,自然无患。”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处理得宜,自然永无侵叛之事。” 清
李渔《奈何天·密筹》:“催饷的官吏,还不曾转来,一到自然给发。”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
白发
告发;揭露。《新唐书·元载传》:“ 华原 令 顾繇 上封白发其私,帝方倚以当国,乃斥 繇 ,除名为民。”《新唐书·韦保衡传》:“俄为怨家白发阴罪,贬 贺州 刺史,再贬 澄迈 令,遂赐死。” 宋
洪迈《夷坚乙志·毕令女》:“事既彰露,不可复续,而白发其事,皆出仲女,所谓坏其法者岂此邪?”
白头发。亦指老年。《汉书·五行志下之上》:“白发,衰年之象,体尊性弱,难理易乱。” 唐
李白《秋浦歌》之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宋
范仲淹《祭知环州种染院文》:“青春多难兮,白发始遇。” 明
唐寅《漫兴》诗之一:“内园歌舞黄金尽,南国飘零白发长。” 杨笑影《赤子之心》:“他想念母亲,甚至看到了她粗糙的双手和鬓边的白发,她慈爱的笑容和温存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