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意字。甲骨文(图1-6)的右边是“
阜”,意为台阶或山丘;阜字右边为两个“
止”,是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两只脚,两相会意,表示人用双脚登上了山坡。从构型上看与“
降”字正好相反,意义也相反。金文构型与甲骨文大致相同(图7-10)。甲骨文中两只脚或在“阜”左边,或在“阜”右边,金文以后统一在“阜”右边。小篆由金文篆化而来,将双脚篆化成了步字(图11),还是登上山坡的意思。发展到隶书,笔画平直化,“阜”写作左耳旁“阝”;右上部脚形写作“止”(有的将上部写成“㞢”形,见“书法欣赏”),左下部反向的脚趾形写作𣥂;右半部字形与“步”字一致。
“陟”的本义应当是登山、登高、低处到高处的意思。例如《诗经·
周南·卷耳》所记录的:“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是说登那高处,马都腿脚发软了。其中的“陟”就是登的意思。登山是由低处向高处走,登一步就高升一步,由这个意思,又引申出提升、晋升的意思。诸葛亮《
出师表》中有句话说“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他的意思就是要对好坏进行筛选,好的要“陟”,即提拔,坏的要罚。又如《尚书·舜典》中所说的:“三考,陟黜幽明。”这里的“陟”和“黜”是相对的概念,“陟”表示提升,“黜”表示罢免。
“登也”注:《释诂》曰:陟,陞也。毛传曰:陟,升也。陞者,升之俗字。升者,登之叚借。《礼·丧服》注曰:今文礼皆登为升。俗误巳行久矣。据郑说则古文礼皆作登也。许此作登不作升者,许书说解不用叚借字也。汉人用同音字代本字,既乃不知有本字。所谓本有其字。依声托事者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