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
研究方向
(1)特种油气藏增产物理与化学基础研究
(2)特种油气藏物理法采油增产理论与技术
(3)特种油气藏物理—化学复合采油增产理论与技术
(4)稠油与高凝油油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
(5)特种油气藏物理法、物理—化学法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
科学研究
1、研究成果简介(承担项目、发表论文及检索、授权专利、著作、获奖等);
本实验室“十一五”期间承担科研项目88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纵向项目26项,企业合作项目60余项,到位科研经费 3488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其它5项;发表学术论文191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1篇;出版教材与专著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在长庆、延长、胜利等油田技术推广6项,推广收益231910万元。
2、特色研究介绍。
(1)波场和大功率振动采油技术
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爆炸波、大功率人工谐振波、水力脉冲波、微波等物理场以及复合物理场在复杂油藏中的传播规律、对油藏固液体系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等关键基础问题,建立难动用油藏高效低成本复合物理场激励开采和物理—化学耦合场激励开采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本实验室应用自行研制的大功率井下振源PJZD—1(1998年)、PJZD—2(2000年)与化学解堵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振动—化学复合增产工艺技术,每年可为企业降低成本150万元,该技术为陕甘宁和西部、海上等生态脆弱地区的油田高效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2)大功率电磁波—化学复合强化采油技术
本技术针对我国稠油、高凝油藏的特点和目前国内电加热采油技术的缺陷,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电磁波加热开采稠油、高凝油的机理和工艺可行性,研发成本低、可靠性高、现场施工简单的可控型高热效、大功率新型电磁加热装置。2007年,本实验室在电磁感应加热数学与数值模拟等方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研制成功XAEMH-1型地面变频(100~300Hz)单相电磁采油装置,室内试验效果理想,现场试验也获得成功。国外类似产品一套报价为120—150万元人民币,而XAEMH-1型井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生产成本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1/5,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低-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田采收率普遍较低的问题,研究“自生CO2气体系(DYSQ-Ⅲ)”和化学复合采油技术,该技术利用地层自生CO2气体,使之在超临界条件下,进入许多溶剂不能进入的空间,达到既能降低原油粘度,又能降低界面张力和溶解气驱替原油的作用。同时与化学剂复合提高解堵和驱替协同效应的进一步发挥,有效改善油藏地层流动性,为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新的有效途径。研制的自生CO2气体系(DYSQ-Ⅲ)具有固含量高、产气量大的特点,可有效地减少对地层和流体冷伤害,又可满足高CO2气量的要求,同时该技术施工简便、工艺可靠、成本低。本项目2010年在长庆白于山油田、大港油田羊三木、孔店油田进行8井次的先导试验,累计增油3686.02t,有效期达半年以上,取得良好效果。
(4)复合波场采油多功能动态模拟技术
波场采油多功能动态模拟技术是通过建立多重波场条件,研究储层及其流体在此条件下进行注水、酸化解堵、注蒸汽、压裂时的渗流状况及波场采油复合增产措施的机理。2005年,本实验室与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和石油仪器厂家合作,研制成功了ZC-1型振动采油室内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由水力脉冲波发生系统、位移振动波发生系统及岩心驱替系统三部分组成。该系统的研制成功为我校在波场采油技术领域的机理与理论研究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