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刘志鹏将山东快书、快板等艺术融入陕西快板,并在山东快书一代宗师高元钧和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帮助下,创立了陕西快书。20世纪60年代,陕西快书为中国曲艺界所承认,刘志鹏为名副其实的陕西快书创始人。在他的努力下,这种具有陕西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得以推广和流传,在西北乃至全中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传承价值
为了把陕西快书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保护好并发扬光大,2007年6月19日,成立了陕西快书委员会。20世纪50年代后期,曲艺艺术家刘志鹏将山东快书、快板书等姊妹艺术与陕西快板结合后,创出新的曲种——陕西快书。陕西快书曾在1960年中国职工会演中大受好评,并很快在全省,尤其是关中地区传播开来。
主要特征
从陕西快书的产生、发展过程来看,它除了具有陕西快板和山东快书的某些特点之外,更有独特的风格:
第一、在情节结构上有说书的路子和扣子。
所谓说书的路子,就是故事往往是直线发展,一个故事一条线,也称单线发展,以此来推进故事情节。如《换锤》,就是通过解放军战士张春雷和连长比赛抡锤,张春雷输了之后,如何下决心练习要赶上连长来展开矛盾。此外,再无别的矛盾冲突。如《学绣花》,是写女青年赵红霞帮助未婚夫李志华练习外科缝合技术的故事。作品一开始,着力写两个人如何专心致志地练习,使不懂医术的李志华的母亲产生疑问,批评他(她)们“吃了饭不把正事干”,把“社会上的歪风吹到家(了)”给观众留下悬念。当故事发展到“扣子”解开,李大妈“望着他俩笑哈哈”时,观众也豁然明了。这个意外的误会,既符合李大妈的身份,又从属于主要矛盾冲突的发展,增强了艺术效果。这种结构上的特点同山东快书、快板书一样。
所谓书扣子,就是在故事的发展中,不能平铺直叙,应该有从属于主要矛盾冲突的跌宕曲折的情节,既给观众以出乎意外的变化,而结果仍在情理之中,从而起到扣人心弦、增强观众欣赏兴趣的作用。这整个过程必须入情入理,自然和谐,切忌生造做作。
另外,在句式结构上,打破了陕西快板原有的多是7字或10字句的呆板格式,而是以7字句为主的长短句。同时,还常常夹有道白或旁白,不仅为演员提供了表演空间,在气氛上也显得生动活泼。
第二、在语言上,通俗易懂,节奏鲜明,富有动作性,而且以关中语音语气为主。
陕西快书是一种说唱艺术,演员直接用语言进行艺术创造,以完成其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语言必须通俗易懂,切忌运用深奥难懂或生疏晦涩的语言,而且要大众化。一是因为它说得较快,只有让观众一听便懂,才能达到应有的听觉效果。二是说唱时要打板伴奏,语言过于冗长和别扭,演员不易表演。另外,节奏鲜明,也是一般说唱艺术共有的语言特点。
一般说来,陕西快书都有故事情节,有人物,无论塑造人物形象,还是表现人物对事物的立场感受、态度或内心活动的变化,这些都离不开人物的行为举动或心声的袒露。这样,演员必然要一边说,一边表演并尽量以调动其表现和动作来辅助语言表述。所以语言要尽可能地富有动作性。
语言的另一个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区别于其他说唱艺术的特点,就是以陕西的地方语言为主,特别是以关中道的语音语气为主。如果忽视了这个特点,就没有“陕西”味了,往往会变成“快板书”。
语言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人们一听,就有陕西的特点。当然,也要防止使用那些过于生僻的地方土语,这会妨碍陕西快书的传播和流行,必须注意运用那些基本上大家都能听懂的大众化了的陕西地方语言。
第三、在韵律上,要和谐,且富于音乐性。
陕西快板属于韵诵类的曲种,同山东快书、快板书等一样,通常采用“十三辙”,都是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规则的合辙押韵,使演员说起来琅琅上口,和谐动听,容易促使演员记忆和背诵,且有助于表现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一般说来,它的第一句必须押韵,这叫“定辙”,或称“起韵”。后边的句子,则是句合辙,上句一般不合辙。合辙的规律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偶句必须押韵。同时要注意选好平仄:上仄下平。上句的句尾不管是否押韵,最好用仄声字;下句的句尾必须押韵,最好用平声字。忌讳一顺边,就是说,上下句的句尾不能都是平声和仄声。因为仄声发出的音短促沉重,不便于拖长;平声字发出的音悠扬轻快,可以拖长,放在韵脚上,便于行腔拉音。
第四、在伴奏上,用“四页瓦”。
说唱艺术都有相适应的伴奏器具。陕西快书演员为了同其他曲种伴奏相区别,则采用四页约4寸长的竹板,因为形状象房上用的陶瓦,故起名“四页瓦”。声音清脆、响亮、打法富于变化,演员表演时,结合故事情节的需要,还可以拟作道具使用。如锄头、刀枪等。
主要评价
随着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也不断提高,陕西快板也有了很大改进。例如,由原来多数没有故事情节,只讲道理,抒发点滴感情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展到较多地有了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而且重视刻画人物形象和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王老九的《张玉蝉》和牛来成、田玉杰的《一朵大红花》等,就属于这类作品。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快板艺人要反映人们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树立新思想、新观念的发展变化,仅靠语言叙述的快板艺术形式就很难从人物细腻、逼真的情感转化上来完成这个任务,这就迫切要求演员除了用语言叙述之外,还必须有其丰富的表演和内心独白来表现。在这种情况下,陕西快板艺人便积极的学习、借鉴具有悠久历史的山东快书的表演特点,在陕西快板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摸索、实践和完善,直到1959年陕西省群众业余文艺会演时,以礼泉县代表团演出的别具风格的《看娃》为标志,才定名为陕西快书。表演者叫刘志鹏。从此,陕西快书便以一种独立的曲种登上了陕西曲坛,以独特的艺术风采,在艺术百花园中,争奇斗艳。
1960年,中国举行职工文艺会演,经过山东快书老艺人邹永学的精心指导和锤炼,陕西代表团在北京演出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陕西快书《赵梦桃》。这朵在陕西曲坛绽开不久的曲艺新花,在全国曲坛显姿露容以后,立即得到了全国曲艺界的重视与好评。著名山东快书艺人高元钧老先生以满腔的热情,在《人民日报》撰写《曲艺花园出新苗——谈谈天津快板、陕西快书》的文章,赞扬陕西快书“是一只有强烈乡土风味的新种”,“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积极扶持并肯定了这个新曲种。从此,陕西快书便在全国曲坛大放异彩。
随后,经过艺人和创作人员的不断丰富和完善,陕西快书无论从思想内容和表演艺术,从创作到演出,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仅在专业文艺团体有专业演员,而且在工农商学兵等各条战线上,还有一大批业余演员和作者,成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了其它艺术形式不可取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