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八景
位于三门峡市陕县的八个景点
陕州即今三门峡市陕州区,东据崤山关连中原腹地,西接潼关、秦川扼东西交通之要道,南承两湖,北对晋地锁南北通商之咽是古来兵家的战略要地。陕州八景分别是禹门积雪、茅津夜渡、金沙落照、洪崖秋霁、崤陵风雨、岘山烟霭、绣岭云横、草堂春晓。
八景概况
禹门积雪万古留
茅津夜渡架飞舟
金沙落照光明显
洪崖秋霁望秦楼
崤陵风雨虎奔啸
岘山烟霭锁中州
绣岭云横腾空绕
草堂春晓龙抬头
这就是流传很久的古陕州八景。
陕州简介
陕州,即今天的三门峡市陕县。“陕”作为地名,最早可追溯至商代,历史上著名的夏商征战即发生在这里。西周初年,周成王的两个叔叔周公和召公分陕而治,“陕”以东由召公管辖,“陕”以西由周公管辖,“陕西”便由此而得名。作为县治,陕县最早设置于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据民国《陕州志》记载,陕州城初建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据清乾隆年间撰修的《直隶陕州志》说:“山势四围曰陕。环陕皆山,故曰陕。”陕的周围,东有崤山,南有甘山,北隔黄河有中条山,西望函谷关,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黄河漕运造就了陕州的辉煌地位,是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商贸重镇。繁华的陕州也成了当时的交通枢纽,文人墨客四方汇集,于是有了饱含着深厚文化气息的“陕州八景”。
这里流传这许多美丽的传说:禹凿三门、紫气东来、周公分陕,更有关云长收周仓,老子著道德;
这里有千年古寺宝轮寺、千年古刹空厢寺,千年古虢都城上阳,千年古渡茅津渡,千年古城陕州城,更有众多文人墨客为此书写的千古传唱;
这里分布着众多的历史名胜,陕州八景:宝轮夕照、禹门积雪、绣岭云横、崤陵风雨、草堂春晖、砚山秋霁、古渡飞虹、金沙落日,古虢博物馆,黄河古栈道,人、鬼、神三门,梳妆台,以及达摩修行十年的四季风景奇伟、绚丽多姿,且有着小华山之称的亚武山;
这里地杰人灵,名人辈出上官仪上官婉儿、魏野;这里物华天宝,黄金、煤、铝三分天下,大枣、苹果香飘四方。
这里三面环水,弘农涧河自东向西在三门峡的南边轻轻流淌至黄河,顺着黄河从南向北依城而流,再折向东划个弧线逶迤东去,将美丽的三门峡揽入母亲的怀中静静的沉思。
古往今来,岁月如梭,如今,这里有着闻名全国的美称——黄河明珠,近年来,伴随着美丽的天使——白天鹅的到来,又被誉为——天鹅之城。 春天,这里鲜花烂漫,桃红柳绿,遍地苍翠;夏天,这里绿树成荫,山清水秀,碧波荡漾;秋天,这里瓜果如织,艳花掩径,层山浸染;冬天,这里阳光明媚,冰裹雪封,鹤舞翩翩。
引人注目的黄河游——碧波荡漾、心旷神仪,万里黄河第一坝——居高临下、高大雄伟;宽阔的马路,林立的商厦,流淌着都市的喧哗;川流的车群,耀眼的霓虹,宣泄着都市的繁华;长长的滨河公园,诱人的陕州景区,传递的是富庶文明;绿荫掩隐的广场,游人如云的园林,显现着幸福和谐。
八景介绍
禹门积雪
远古时代,三门峡一带洪水泛滥,淹没了不少村庄和土地,当地百姓只得举家搬迁,颠沛流离。大禹到此治水,挥舞神斧,将高山劈开为“鬼、神、人”三门,黄河才得以疏通,此地就是禹门。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民解除了水患,成了著名的治水英雄。水患平息后,百姓才得以返回家园,修房建屋,开荒种地,安居乐业。人们感其恩德,在此山上建了一座大禹庙,世代祭祀,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一些文人骚客也留下了歌颂他的诗篇。宋代司马光曾写道:“信矣禹公美,独兼人鬼谋。长山忽中断,巨浸失横流。迹与天地久,民无鱼鳖忧。谁能极盛德,空尔荐醪羞。”清末,康有为也认为“禹开三门”同“开苏伊士通欧亚,绝巴拿马沟西北”的功绩一样伟大,流传千古。
在三门峡谷激流中有一巍然矗立的石峰,人们称其为“中流砥柱”,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但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此柱为一艄公的化身。传说,三门峡谷水流湍急,历来是黄河水运的最险段。一次,一位老艄公率船穿越三门天险,船在激流冲击下,眼看就要撞向岩石,满船乘客危在旦夕,在此危难时刻,老艄公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便纵身跳入波涛之中。船工们顾不得多想,驾船朝老艄公喊声的方向驶去,终于驶过了险段。当大家回头观望时,老艄公已变成一座石岛,昂首挺立在黄河中流。“中流砥柱”枯水季节可露出水面20余米,盛水期也不会被淹没。它的迎水一面雕刻着“朝我来”三个大字,人们驾船望着“中流砥柱”,只要朝它行驶,就是一条没有暗礁的通道。千百年来,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在黄河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唐太宗李世民瞻仰“中流砥柱”后曾题诗曰:“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曾在《砥柱》诗中写道:“禹凿锋芒后,巍峨直至今。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
隆冬季节,适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际,站在“禹开三门”的地方,眼望“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黄河两岸“山舞银蛇,原驰腊象”的景色,追思先贤的功绩,联想艄公的献身精神,怎能不产生“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壮志?
解放后,黄河上第一座水利枢纽工程于1957年4月开工,1960年10月被誉“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大坝建成蓄水。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亲临工地现场,指导工程建设。董必武同志视察后写诗《观三门峡枢纽工程》四章,并为建设者写下了“功迈大禹”的题词。郭沫若视察后写诗八章,其中写道:“鬼斧神工天做险,人工民斧险为夷;三门峡上英雄汉,惊天动地大史诗。”
如今,每年10月至次年6月为库区蓄水时节,滔滔黄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200平方公里的大湖泊,碧波荡漾,水天一色,一望无际,两岸青山绿树秀水相映如画。春秋时节,野鸭成群,大雁结队,白天鹅翱翔在蓝天碧水之间,游人在此荡舟泛波,船行柳梢,胜似江南美景。汛期泄洪时,大坝开闸放水,一时间怒涛翻卷,峡谷轰鸣,浪花飞溅,彩虹凌空,景象极是蔚为壮观。正如著名诗人贺敬之在诗中写道:“望三门,门不在,明日要看水闸开。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黄河儿女容颜改,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三门闸工正少年,幸福闸门为你开。并肩挽手唱高歌,无限青春向未来!”
“禹门积雪”过去的盛景现又赋予全新的内容,成了三门峡市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中外游客的到来。
茅津夜渡
茅津渡又称陕津渡、会兴渡,自古以来就是豫西、晋南物资交流的水上通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夜幕下,船夫驾着小舟,喊着激越的号子,在波涛汹涌、水急浪高的黄河上颠簸,冒险刺激,摄人心魄。点点渔火忽明忽暗,摇曳闪动,构成了一幅催人奋进、富有诗意的图画。曾任灵宝知县的郝蟑在《黄河晚渡》一诗中写道:“洪波浩淼自西来,晋豫平分两岸开。一苇才冲烟霭去,片帆又载明月来。”如此景象,“茅津夜渡”怎能不成为古陕州八景之一呢?
数千年来的茅津渡口,船来船往,大浪淘尽了人间无数悲欢离合。春秋时,秦晋崤陵大战,秦师落败后三年,秦穆公为报仇雪耻,亲率大军攻陷晋国。还师途中,秦穆公就是从茅津渡渡过黄河到崤陵“封尸”,发出了著名的“秦誓”。
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汉献帝董卓部下挟持,狼狈东奔,逃到陕州,董卓部下李傕劝汉献帝同众公卿由此渡河。河边船少人多,士卒纷争,李傕以戈击打,惨状目不忍睹。
唐朝“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为平息叛乱,借回兵马三千余众,也是由此进入中原。
1947年9月,随着隆隆的炮声,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阶段,陈谢兵团奉命突破黄河,挺进豫西。当时连降大雨,9月22日晚8时,突击队的将士们在百姓的支持下冒着狂风暴雨,冲破惊涛骇浪,迅速登上黄河南岸,突破了国民党苦心经营多年、且有重兵把守的黄河天险,拉开了解放豫西的序幕。
三十八军军长孔从周曾在诗中描述到:“勒马中条山,目睹黄河涛。敌人畏天险,我渡如鸿毛。”
诗人刘浏在诗中的记述更为详尽:“夜色中,茅津口,芦苇射出百只舟。老渔夫,站船头,目光射雾霭,银须飘胸口。大部队,紧随后,钢枪握在手,个个雄赳赳!如疾风,出谷;似闪电,穿渡头!转瞬攀山顶,振臂高声吼!战鼓、号角、闪电雷鸣,欢呼、歌喉,和着黄河的涛声,汇成一片洪流。天亮了,朝霞放异彩,晨曦照九州。陕州城,古渡口,千座山,万条沟,层层黄河浪,棵棵松杨柳,一起跳起狂欢舞,一起摇动欢迎手……”这恐怕是历经数千年风霜雪雨的“茅津夜渡”最富激情的时刻吧!
60年代,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黄河船夫打破了“自古黄河不夜渡”的规矩,冒着生命危险,浪遏飞舟,传送药品,为抢救亲人谱写了一曲共产主义高尚风格的颂歌。
旧社会的茅津渡口,是一个悲惨凄凉的充满血泪和仇恨的渡口。
那些被称为“河路汉”的船夫,头裹一块方汗巾,腰系一条遮羞布,赤裸着上身,日夜与黄河的浪涛作生死搏斗。黄河的惊涛骇浪,不知吞噬了多少船夫的生命。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千年古渡青春焕发,一艘艘轮渡、货船往来穿梭,汽笛声声,热闹非凡,两岸店铺林立,达到了鼎盛时期。1993年12月,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通车,真可谓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茅津渡口千年的繁华景象已变成过眼烟云,古往今来的兴衰只在人们的谈笑之中了。
金沙落照
早年,在陕州古城北的黄河岸边,河水由城西的太阳渡弯转而来,由此弯转出一片平展辽阔的地带。这里浓阴茂密,繁花似锦,风景优美,故有“万锦滩”之名。清代诗人韩性善曾在诗中写道:“洪流一曲绕孤城,傍岸春花似锦明。万紫千红看不厌,天孙几度织才成。”对其景色作了高度概括和如实描写。放眼望去,黄河岸边杨柳婆娑,绿草如茵,湛湛蓝天,依依长川;向西眺望,水天相接,茫茫无垠,奔腾的黄河水急湍而来,绕古城滚滚东去。黄河对岸,峰峦朦胧,云雾缭绕。夕阳西下时,霞光四射在黄河水上泛出万道金光,熠熠生辉,河滩上的金沙在阳光照射下,像万颗金星在闪烁,整个滩岸被镀上一层灿然夺目的光辉。远远望去,亦缎、亦锦、亦金、亦银,多彩变化,奇异非凡。日落夕照,虽是白日的余辉,仍然红艳壮美,光焰欲喷,把天地万物点染,在它的映照下,山的豪迈,水的灵秀,更为美丽壮观。这一景观被誉为“金沙落照”,成了古陕州八大景之一。
清代诗人张鹫曾赋诗曰:“夕阳欲下暮烟飘,徙依高台兴复绕。过客纷纷归渡口,行云冉冉过山腰。洪涛掩映光逾媚,绿树苍茫影渐遥。长啸晚风心自远,荷竿束担任渔樵。”此诗非常逼真地描绘出这一奇妙景象。
南宋将领李彦仙,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任当朝硖石尉,率部抗金,并一举收复陕州。他多次大败金贼,后遭金军围攻,李率众与敌拼杀,身重数箭,为保忠节,誓死不降,出北门,踏万锦滩,遂投河壮烈而去。明初,万锦滩建起一座供奉彦仙的“大王庙”,过往船工客商顶礼膜拜,祈求其保佑平安,香火日盛。此处又开辟了一个新码头,货栈、店铺、楼阁、庙宇绵延数里,几乎同太阳渡连接起来。太阳渡、万锦滩、茅津渡并列为陕州的水旱码头,成为晋、秦、豫、甘四省的商贸交易、商品集散地,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景象。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桀骜不驯的黄河曾给两岸人民带来许多灾难。《宋书·五行志》载:“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因黄河暴涨,太阳桥被水冲毁。”该桥从竣工到冲毁历时346年,从此两岸隔河相望,咫尺天涯。最厉害的一次洪水是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曾有民谣云:“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了太阳渡,捎带万锦滩。”将此繁华景象、宜人景色毁于一旦,给人们留下的是凄凉伤感的记忆。以后虽又陆续建起三条小街,正当日趋繁华时,又逢抗日战争爆发,山西被日寇侵占,国民党军队在河边布防时,又把街坊全部拆除,这里又成了一片荒滩,在河风中发出凄凉的哀号……
1960年,三门峡大坝建成蓄水,太阳渡、万锦滩成了历史的遗迹,“金沙落照”的景观也难以再现,而黄河水清的千古奇观却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变为现实。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库区蓄水时节,这里成了碧水连天、一望无际的大湖泊,沿河垂柳,孤悬河心,树干尽没。你若在此荡舟,船行柳梢,犹如江南水乡。秋冬时节,野鸭成群,大雁结队,白天鹅翱翔在蓝天碧水之间,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万物灵秀的丹青画卷。7月至10月,库区放水,黄河岸边留下一片浩瀚空旷的滩涂,万亩沃野翠绿欲滴,一派田园风光。古城以更加宜人的景色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洪崖秋霁
又名洪岩秋霁。
远古时代,由于三门山挡住了滚滚黄流,在此形成一片汪洋,洪水经常淹没两岸房舍,使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大禹率众治水,挥舞神斧,将山劈开,湖水顺着三门一泻东流,在此形成三门峡谷。此处狂涛轰鸣,巨浪翻卷,水花飞溅,两岸悬崖陡壁,气势险峻。秋雨过后,山崖苍翠,满树红叶艳若桃花。正如魏野在诗中描绘:“野色青黄禾半熟,云容黑白雨初收。依依末巷闻村笛,隐隐长河认客舟。正是诗家好风景,懒随前辈却悲愁。”正是此诗,使“洪岩秋霁”成为古陕州八景之一。
洪岩上有两条黄河古栈道,据现存最早的东汉和平元年(公元150年)重修栈道后的石刻记载,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我国唐代以前,许多地方为保证长安都城及西北戍边的粮草供应,每年都要经黄河向关中运送大批粮食,这就是著名的“黄河漕运”。今三门峡谷是必经之地。历代每逢枯水季节都要征调大量人力物力,在洪岩上凿修栈道。在修栈道时,头顶上有老鹰盘旋,脚底下有黄河咆哮,一不小心,掉进河里连尸体也找不着。船夫们在栈道上面拉纤上行更为艰难,“春刮骨头秋剥肉,烈日当头背流油。身背纤绳手扒沙,千里滩河步步愁”,便是对他们凄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传春秋战国时,三门峡附近两岸的庄田农舍被洪水淹没,百姓只得离乡逃生。一天,老子骑着青牛踏水而来,看到此情,决定在洪岩上修一座桥,使大家过河逃生。造桥必须使用仙法,还得炼好仙丹。于是,他便在沿岸寻找炼丹的地方,最后选定张公岛上一个形状似香炉的岩石,石上还有一个凹下去的圆坑,很像是盛放铁锅的灶口。有一天,老君正在炼丹炉边炼仙丹,忽见两岸山在摇,地在动,洪岩即将倒下,如果这样,百姓所修栈道将前功尽弃,崖下村庄会被压毁,百姓要遭大难。老君急从炼丹炉里取出一块烧红的炭扔向崖顶,一团红红的火球顺着洪岩滚了下来, 滚过的地方岩石变黑,草木烧焦,黑油油的像在火里炼过一样,山崖就变得结实了,从此再没有发生过山摇地动之感,《神火炼山》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老君的炼丹炉是否真炼出了仙丹,不得而知,但由此而引出《老子炼丹》、《老子造桥》、《老君削石》等流传甚广的故事,为此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至今这里还流传着“正月二十三,老君炼仙丹。门上贴金牛,四季保平安”的民谣。
而今随着三门峡大坝的建成,或乘船浏览,或坐车观看,都能目睹“洪岩秋霁”这一景观。而洪岩上的人工栈道已成为研究我国东西交通和黄河漕运史的珍贵文物,它记载着华夏民族的祖先自强不息,为开创人类文明所走过的艰苦历程。
崤陵风雨
崤陵古道(崤函古道)为历代中原与关中之间的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此处山峦重叠,峭壁悬崖,壕深谷窄,地势险要,自古为东通洛阳、西达长安的交通要道。汉唐以前,无论称雄关中或入主中原,崤陵古道多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汉张衡在《西京赋》诗中说,长安“左有崤函之险”,即指此地。晋潘岳在《西京赋》中曾发出“登崤坂之威夷,仰崇陵之嗟峨”的感叹。杨思盛在诗中写道:“凌晨过硖石,土立如深壁。昏旦亏阴晴,天光窥一隙。积雨泥淖滑,行人苦逼窄。牵扶强登陟,仆马颇极立。凭高眼初放,万壑明历历。合沓远近青,负势各争出。岭顶泄飞泉,崩奔若雷激……”把崤陵古道的险固和交通之艰难描绘得淋漓尽致。
崤陵古道在陕县境内分南北二道。南暗道之险在雁翎关,响屏山为诸山之宗,还有上天梯、坠马崖、绝命岩、落魂涧、鬼愁窟等,让人只闻其名就有不寒而栗之感。周围数十里,为《水经注》中所记载的千崤、盘崤、太崤、东崤、西崤等诸胜,碑文中有“车不并辕、马不并列,至险也”的记载。可见南道自春秋以来一直被称为畏途,且沿用时间很长。直到汉末建安年间,曹操为西征之便,畏南路之险,故开北道。从此南北二道并用,历代多有整修,每次少则数月,多则三载,耗费巨资,艰辛异常,正如碑文所述:“伐山取薪火灼之,继以锥凿,自硖石至甘壕计二十里,仅周岁而抵平步。”可见,先民为沟通东西文化和物质交流付出了多大的艰辛和努力。
关于崤陵古道的地望,《左传·僖公三十年》曰:“崤有二陵,其南陵为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避风雨。”南陵即西崤,夏后皋墓在雁翎关左的一片高阜处,是夏代帝王孔甲之子,之祖父,曾率众与敌对部落作战,战死后葬于此关。北陵即指东崤。相传,公元前11世纪,商末西部诸侯的首领姬昌,史称西伯,后人尊称文王,十分注重农事,常下乡勘查土地宜种何种谷物,教示百姓如何耕作。一次,他到崤函大地勘查农事,谢绝地方官吏招待,数日风餐露宿,踏遍山岭沟壑。一日来到崤山,恰遇狂风暴雨,他就在山岭巨石崖下躲避,风雨过后又继续勘查。后人感念其德,建“风雨台”一个,并赋诗一首:“咫尺愁风雨,文王暂避时。遗台千古在,德化耐人思。”有此二陵,加上这里曾发生过著名的秦晋崤之战,以及在崤陵古道旁修建的绣岭宫、武则天行宫,使崤陵古道更是闻名遐迩。
当你漫步于古道之上,回忆数千年历史的风风雨雨,无疑是一种享受,个中情趣,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味。风雨中,仰望崤陵飞云缭绕,雾雨苍茫,伟岸挺拔,神奇俊秀,更加让人想到祖国山河之壮丽,人民之伟大。崤陵风雨作为古陕州八大景之一,确实是有很大的观赏价值,名不虚传。
岘山烟霭
岘:xiàn
巍巍乾山(现更名为甘山,见甘山国家森林公园)矗立在陕县南部,西边有一座山峰叫岘山,海拔1500米左右。其山势雄伟,气势磅礴,林木茂密,风景秀丽。清晨,烟霭起自七梁八谷,不住地向上升腾,形成茫茫雾海。烟霭拥抱山巅,吞没峰峦,在它的怀抱里,几座峰尖犹如在大海鼓浪前行的孤舟,又如屹立于海中的仙岛。烟霭如一层细纱,虚无缥缈,朦胧含蓄,使人忘掉人世间的烦忧,尽情享受回归自然的情趣。一如郭光澍在诗中描绘:“满林雾锁并烟缫,簇簇门非五柳陶;百丈游丝联不断,千条密荫护真牢;添来盖翠云容湿,漏出轮红日影高;路曲遥通曲径接,听骊载酒兴情豪。”由此,“岘山烟霭”成为陕州八景之一。
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岘山也成了能帮人们预测天气的“活气象”。民间有句谚语:“岘山戴帽,长工睡觉。”意思是说岘山顶上浓云密布,必有雨无疑,农民可在家休息。如仰望岘山,清晰可辨,天气一定晴朗。
岘山上有个马武寨,传说是当年马武囤兵之处。马武想在山中囤兵养将,找不到易守难攻的险峰,他就举起九节钢鞭,将附近几座山蜂都赶到一起,形成了山势险峻,耸立突凸的三座高峰,有通道相互往来 ,只有一条道可通山下,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入”。接着,他又挥舞钢鞭,在主峰上劈出一亩多的练兵场,随后将钢鞭插入地下,半截外露,遂成赶山神鞭。现在,当你上马武寨观光时,一不小心就会被“神鞭”绊倒,而当你爬起来寻找时,却又无踪无迹。当时,马武在主峰建起兵寨,交通不便,粮草十分困难,将士如何生存呢?传说,山寨有三垄地,可前边种,后边收,常种常收,取之不尽,确保军中有充足粮草,以此吸引前来投奔的绿林豪杰络绎不绝,兵马日渐增加。寨上有口“万人锅”和“几根铁破柴”,铁锅做出的饭,有多少人够多少人吃,没人吃就没有饭了。做饭时,就凭着几根铁破柴,常燃不灭。
当时距马武寨五里地的姚家沟,住着一个叫姚琦的人,武艺超群,胆识过人,马武多次登门相邀,姚琦因要侍奉老母婉言谢绝。马武苦思冥想,思得一计,他趁姚琦上山打柴,将其母接到山寨。姚琦回家不见老母,心急如焚,四处打听,一直找到练兵寨前。马武听报忙带兵将出寨迎接,赔情道歉,姚琦见此情景,只好应允。从此,他和马武同在山寨演兵习武,日后辅佐光武帝刘秀,东拼西杀,成了东汉的开国元勋。
距马武寨北不远的地方,有一马武、姚琦操练兵马的场地,人们叫它“跑马坪”。现在从此路过,不由使人联想起当年马武在此策马扬鞭、飞刀舞剑的威武场面。这些传说,又为“岘山烟霭”披上一层更为神秘的面纱,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领略大自然的风光,瞻仰在此成长的先贤良将!
绣岭云横
绣岭宫是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修建的一座行宫,是唐代中期皇帝东巡的行宫之一。其遗址位于河南省陕县菜园乡石门村南的绣岭坡上,西距三门峡市19公里。据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志第二十八·地理二》上载陕县东南“有绣岭宫,显庆三年置;东有神雀台,天宝二年以赤雀见置。”。《明皇杂录》:“上幸东都,至绣岭宫”。均指此而言。
绣岭宫其地广平,南有巍巍橐山,北有潺潺溪涧,与大通寺隔河相望,它居高临下,依山傍水,草木苍翠,环境幽邃,是一形胜宝地。当人们遥望宫室殿堂,巍巍华丽,雕梁画栋,横云逞空,萦萦缭绕,如天宫仙境降人间。
原宫室废毁已久,在遗址调查中发现有唐代布纹大瓦碎片等遗物,并看出宫室所具规模较小。绣岭宫依山带水,是一处胜地。“秀岭云横”是古陕州八景之一,又靠近崤函古道,故历代诗人多有吟咏。
草堂春晓
魏野草堂是北宋著名隐士魏野居住过的地方,在今三门峡市湖滨区上官村。魏野出生于公元960年,一生以农耕、编织为业,闲暇时刻苦读书,弹琴赋诗,乐于清贫,自筑窑洞居住,曰“乐天洞”。他在耕作之余,植竹栽树,种草养花,引泉环绕,在春光明媚的季节,桃杏满院,鸟语花香。魏野在此悠然自得,快乐无比,雅号“草堂居士”。正如他在诗中写道:“达人轻禄位,居住傍林泉。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娴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他把自己闲情逸致的隐居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位平民诗人和他的草堂,也被后来的文人学士写下大量的诗篇借以凭吊。清代曾任陕州知州的龚松林在诗中写道:“一邱一壑自天成,高隐当年此适情。只取烟霞传父子,却叫鱼鹤识公卿。门前远山连云耸,洞口平泉漾月清。潜德千秋喜重发,幽光长共少微明。”
魏野待客,不论贵贱,均以纱帽白衣相见。他编织的草鞋常常摆在大道上出卖,遇家境贫寒者,则无偿奉送;若是商贾富户,就加价出售。因此受到百姓的赞誉。
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寇准罢相,出任陕州知州。他得知魏野是个人才,就常去拜访,二人结为好友。此时的魏野已年近半百,读书通晓历史,尝遍世态炎凉,他不但自己不愿做官,还对寇准说:“自古功名盖世,少有全者。”并赠诗相劝:“好去天上辞将相,归来平地做神仙。”寇准听罢,只是笑笑而已。后来寇准复任宰相,还亲自领皇上旨意,请魏野弃农做官,魏野避而不见。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寇准再遭罢官,才后悔未听魏野的话。
魏野诗作,具有唐诗风格,所著《草堂集》十卷,多描写大自然声色之美和山泽田园的风土人情,在当时广为流传。大中祥符初年,辽国使臣来到宋朝京都开封,见了宋真宗后,极力推崇魏野诗集,述说辽国只收存上卷,欲求得全卷。宋真宗听后大喜,他想,外国人都如此器重魏野,自己岂能藐视?遂令人传魏野进京,魏野上书谢绝,表示不愿做官,希望能在田间草舍中劳作吟诗,为皇上尽力。过不多久,宋真宗祀汾阴回来时路过陕州,又派中使到东郊召魏见驾。当时魏野正在家中教鹤跳舞,闻听中使来到,遂抱琴跳墙而避。中使一直追至上官村东土沟,连个人影也没见到。此后,上官村东土沟的人们便管这里叫“跑驾沟”。
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魏野逝世,享年六十岁。他宁愿清贫、不沦污流的精神,深为后人所仰慕。魏野草堂虽然简陋,却因他的人品和上乘诗作,吸引了众多的文人游客到这里观赏。正如清代王行言《草堂怀古》诗中所云:“草堂遗迹近山城,千古犹存逸士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2 20:34
目录
概述
八景概况
陕州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