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大秧歌
地方传统舞蹈形式
陕北大秧歌,是一种盛行于陕西省延安、榆林一带的一种地方传统舞蹈形式,通常于正月十五进行表演,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
渊源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与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秧歌就是在不断吸收农歌、菱歌和民间武术、民间杂技及曲艺等各种形式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由于各地地理位置不同,季节、气候和农时就不同,相应的文化、民风也就不同,所以各地的秧歌也别具特色。
特点介绍
经过多年的繁衍发展,陕北大秧歌形成了一套“走、扭、摇、摆、跳”独具韵味的体态步伐和动作。1.如仙踏云的走;2.如醉发狂的扭;3.如烟飘荡的摇;4.如风戏柳的摆;5.如鸡相斗的跳。
陕北秧歌以人数众多、气势宏大、节奏明快、红火热闹而闻名遐迩。陕北人民性格淳朴、豪放,扭秧歌时,头、颈、肩、腰、胯、臂、腿包括眼睛和指头尖在内,都会饱含激情地扭动、甩动、抖动。其动作洒脱大方、简单易学,既强身健体,又热闹欢快,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冬季寒冷而漫长,每到逢年过节,扭秧歌便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
舞蹈亮点
陕北大秧歌演出中,最为精彩的核心是称为“踢场子”的一男一女取闹嬉戏的民间舞蹈表演。顾名思义,踢场子是一种在乡村野场子里以“踢”为主的民间生活舞蹈。表演风格讲究拳出云卷波浪翻,脚起电闪箭离弦,身软如柳露明月,步飞似风水飘船。
参考资料
陕北大秧歌.潇湘晨报.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5 14:35
目录
概述
渊源
特点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