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是
唐代诗人
李白创作的一首
乐府诗。此诗写的是秋胡戏妻的故事,诗中赞扬了
罗敷的坚贞自洁,诗人也用以寄托自己对国、对君的忠诚。“寒螀”二句用恰当的比喻写出了采桑女不慕权势、不畏强暴的高尚品格,这样写,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比原作有所创新。
作品原文
陌上桑
美女渭桥东1,春还事蚕作2。
五马如飞龙3,青丝结金络4。
不知谁家子5?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6,玉颜艳名都7。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8,况复论秋胡9。
寒螀爱碧草10,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旁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1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美女”句:一作“美女缃绮衣”。渭桥,泛指唐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
2.“春还”句:化用
鲍照《采桑》:“季春梅始落,工女事蚕作。”
3.“五马”句:一作“五马飞如花”。五马,五马事古今说者不一,据《墨客挥犀》云:“世称太守五马,罕知其故事。”汉代太守出行时乘坐五马之车,因此以“五马”为太守的代称。
4.“青丝”句:化用古《罗敷行》:“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5.“不知”句:化用
江淹《
咏美人春游诗》:“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
6.“妾本”句:化用古《罗敷行》:“罗敷善采桑,采桑城南隅。”
7.“玉颜”句:化用
曹植《
名都篇》:“名都多妖女。”
8.使君:即使者。《汉书》:“使君颛生杀之柄。”
颜师古注:“为使者故谓之使君。”
9.秋胡:鲁秋胡成婚五日就赴陈做官,五年后回家,在路上看到一个采桑的妇人,秋胡调戏人家,许以千金,被严词拒绝。到家里才知道那个被自己调戏的采桑妇是自己的妻子。秋胡十分惭愧,他的妻子悲愤而投河自杀。
10.寒螀(jiāng):虫名,似蝉而小,青色。
11.踟蹰(chí chú):欲行不进之貌。
白话译文
美女在渭桥东采桑,春天正是事蚕作的时候。
这时,突然有个乘坐五马之车的大守疾驰经过此地,他的马装饰华美,还饰有金络。
不知是哪家公子,前来调笑采桑女。
采桑的人本是秦罗敷,她的美貌在整个都城里都是有名的。
嫩绿的桑条映着她那洁白的纤纤细手,她正在都城的一角采桑。
像使君那样的髙官都调戏不动她,何况是秋胡那样的人呢。
寒蝉喜爱碧草,鸣凤栖息在青翠的梧桐树上。
她自己心中巳经有中意之人,只怪旁人愚钝,不知道她已托心于人。
只让他们从白天空等到日暮,停下车来空自踟蹰。
创作背景
《
乐府古题要解》:“《陌上桑》古词曰: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旧说邯郸女子姓秦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置酒欲夺焉。罗敷善弹筝,作《陌上桑》以自明不从。”按:“其歌辞称罗敷采桑陌上,为使君所邀,罗敷盛夸其夫为侍中郎以拒之,与旧说不同。”按《乐府诗集》:“张永《元嘉伎录》:‘相和歌有十五曲,其第十五曲曰《陌上桑》。’”李白采用古乐府题写了许多诗,此诗就是其中之一。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诗不大好理解,先要做些解释。这首诗不是重复汉朝的故事,而是写当时的事。开头的“美女”,是当时渭桥边的一个采桑女。大官来调戏她,又有“不知谁家子”也来调戏她。她斥责说:“我是秦罗敷那样的女子,太守尚不在我的眼里,你秋胡一类算得什么?不要白费力气吧!”秋胡,也是引用古代秋胡戏妻的故事(出自《
西京杂记》)来斥责“不知谁家子”,找他麻烦的并不真是秋胡。这样一解,全诗豁然贯通了。
这首诗写的是秋胡戏妻的故事,诗中赞扬了罗敷的坚贞自洁,诗人也用以寄托自己对国、对君的忠诚。这首诗是借古题讽时事,而且写采桑女同时反抗两种人,突出了她的反抗性格。“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用恰当的比喻写出了采桑女不慕权势、不畏强暴的高尚品格。这样写,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比原作有所创新。
名家点评
近代·汪琦:“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二句,或有非之者,谓不应以秋胡与使君较量盖误解此诗专咏罗敷事耳。殊不知“妾本秦罗敷”一句,是自矜身分如罗敷之贞洁耳。观首句云“美女渭桥东”,并不实指罗敷。又云“不知谁家子”,亦未切指使君。通首辞句不可因此而悟乎。胡孝辕谓“此当善领其意,政复何碍”。旨哉斯言!可为读太白乐府者发凡起例之一端矣。(《李太白集·图文版》)
语言教育家、作家
刘征:“有些立意和故事情节与原作接近,而写得比较出色的,大体上都是在思想和艺术上有独到的创造。可以举唐李白、李彦远、
汪遵写的《陌上桑》为例。”(《剪侧文谈·刘征十年集卷4》)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
屈原之后具个性特色、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
杜甫并称“
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
李太白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