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邃衡(1915-2008),安徽怀宁人。1951年加入民建,曾任民建江苏省委会主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名誉副主席,南京市副市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
人物简介
陈遂衡(1915—2008)安徽怀宁人。民国29年(194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曾任成都友联制冰厂协理兼厂长,南京有恒面粉厂副厂长。1949年后,历任南京有恒面粉厂厂长,南京市工商联主任委员,江苏省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南京市副市长,全国工商联执委会顾问,民建江苏省委主任委员,民建第四届中央副主席,江苏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1988年当选为民建第五届中央副主席。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人物事迹
“马路市长”
1915年12月,陈邃衡出生于天津。他祖籍安徽怀宁,早年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理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陈邃衡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勤奋工作,辗转大半个中国,经浙江、江西、贵州、广西、四川等地,最终回到南京,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实业家。南京解放前夕,陈邃衡拒绝了中国实业银行董事长傅汝霖的邀约,没有去香港工作,而是决定留在南京,并把一个完整的面粉厂留给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陈邃衡积极参与南京市和江苏省工商联的筹备成立工作。1951年3月,陈邃衡加入民建,并于同年7月参与筹建民建南京市分会,担任召集人。此后,他长期担任省、市民建组织领导人,并两度担任南京市副市长。一次是在1957年到1966年,第二次是从1981年到1983年。
陈邃衡在担任南京副市长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的这三年,先是分管体育、卫生,后又增加了环卫、环保、城管等方面的工作,担子很重。那时虽已66岁,但陈邃衡仍以“报国之日苦短,报国之心弥切”的赤诚之心,夜以继日勤奋工作,经常是自己骑着自行车,带着几个同志走街串巷、从南到北,检查饭馆、菜场、饮食摊点、公共厕所、垃圾堆场、道路、河流,重点是环境卫生。由于他大部分时间在马路上,在区里、在街道、在环卫所……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实事,因此南京的市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路市长”。
陈邃衡认为这是南京老百姓给他的一个桂冠,他还在回忆录里讲到担任副市长期间的一件小事。1982年3月,陈邃衡收到白下区户部街3号住户写来的一封信。信里说,他们所住的那个院子有十几户人家,污水积满院落有两年了,一下大雨连屋檐下的煤基都泡烂了,怎么呼吁也没人管。接到信的当天,陈邃衡就利用午休的时间,步行两三公里来到那里。眼前的景象让他很难过:当时还不到夏天,院子里已臭气熏天,到处搭了跳板、石头,院内的居民就在跳板上行走。院里居民问他是哪里来的。陈邃衡没说自己是什么人,只说是市政府派来的:你们不是给市长写信了吗?听他这么一说,大家围上来,意见提了一大堆。陈邃衡带着这些意见回到了机关,立即把房管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找来,商量对策,请他们务必在三天之内解决问题,并将落实情况报告市政府。经过两天两夜的挖沟埋管,院里的污水很快排出去了。问题解决了,院子里的居民非常高兴,陈邃衡也感到心情特别舒畅。
陈邃衡在任期间,处理过的类似小事不胜枚举。但有人讲,“你这么一个堂堂副市长,怎么尽抓这些小事,应该管大事”。陈邃衡不认同这种看法,他说:“看起来,这对整个南京市讲是小事,但对十几户人家常年处在污水里就是大事。小事和大事的关系是一个辩证关系,小事不解决,必然影响群众生活,日积月累,就会因小失大……干工作就应该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就不能因事小而不为。哪怕一个月做一件小事,一年就是12件,这总比讲空话要好得多。”
就这样,“马路市长”一直没有停下走在马路上的坚定步伐:治理新街口环境卫生,他亲自上阵,戴着“301号袖章”上街“捕捉”随地吐痰违章人员,收获了“文明一条街”;市民反映繁华地段道路拥堵,他多次暗访找到症结,打开影院大门容纳人群、改进管理,使交通秩序井然畅通;中山陵景区一度垃圾成堆,严重影响观瞻,他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亲自指挥垃圾清运,并领导制定园区环境管理新规,从根本上改变了园区环境,收获了紫金山南麓的秀丽风景……陈邃衡以其扎扎实实的工作实绩,留下了“马路市长”的为官佳话。
治理淮河污染
陈邃衡抓“小事”也办大事,至今江苏民建的很多老会员都还记得他“七下盱眙”治理淮河水污染的故事。
1994年,陈邃衡已是八十高龄的老人。6月,为纪念“世界环境保护日”召开了一次会议,有关同志在会上反映了淮河饱受污染、严重影响苏北人民生活的情况,恳请陈邃衡出面帮忙,推动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陈邃衡决定先去实地看看,很快他们就成立了调查组,开始了淮河之行。当时,正值炎炎夏日,调研组一行马不停蹄地奔波在苏北的大道、小路、田间地头,短短5天时间行程千余里,深入到7个市、县的农村乡镇调查走访。随着调研的深入,他们的心情也越发沉重,“盱眙县境内的淮河水段水质严重恶化,沿河群众饮用水不足、生活受扰”“徐州市境内的奎河成了一个大污水潭”“邳州的母亲河白马河已经变成‘黑马河’了”“连云港市石梁河水库里的水呈现酱油色”……亲眼看到这么严重的污染场景,陈邃衡急了,他以一贯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上午跑现场,下午召集有关部门开会,晚上调研组内部碰头交换意见,讨论调查报告写作思路,无暇顾及连日来的舟车劳顿。
回到南京后,仅隔10余天,一份关于淮河水污染情况及防治办法的调查报告送到中共中央、国务院、江苏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部门,各级领导给予高度重视,批示批复给予支持。国务委员宋健给陈邃衡回信:“国务院决心从淮河开始,逐步加强法制,增大力度,增加刑事处罚。淮河不清,无以对父老兄弟!”
在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陈邃衡带领民建江苏省委会的同志为治理污水四处奔走,共进行了7次深入的调查研究,3次给中央、给江苏省委写报告,争取到了方方面面的关注和重视。
1995年6月,盱眙县第二自来水厂完工,为因淮河盱眙段污染严重而喝不上水的沿线10万居民解了燃眉之急;1995年9月,陈邃衡受邀参加连云港第二次淮河流域环保执法现场会,向与会国务院13个部委的负责人和苏皖鲁豫4省分管副省长慷慨陈词,提出治污建议;1996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在江苏视察期间,陈邃衡专程陪同考察盱眙、徐州、连云港污水治理工程,进一步推进了工程进度和工作进展。陈邃衡把“淮河不清,无以对父老兄弟”视为自己的责任,一心一意要帮助淮河两岸人民改善生活质量。
1998年,民建江苏省委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他们的第一站视察就是和陈邃衡再次来到盱眙,坐船实地检查淮河水质。当水质分析人员现场取水样作出“淮河水质有好转”的分析结果后,陈邃衡笑了,现场的人也都笑了,这一刻是民主党派成员参政为民、履职建言的幸福时刻。
人物评价
陈邃衡是在历史风雨中成长起来的爱国民主人士,他长期担任民建中央和省市地方组织的领导人,他认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政党协商,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陈邃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尽心竭力做好调查研究,坦诚直面提出意见建议,力争参政参到点子上、监督督在要害处。
陈邃衡政治站位高,他经常用战略眼光选择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症结,依法依规提出可行的意见建议。
陈邃衡是民建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他对民建的感情是很深的,他把爱党爱国爱会的情怀倾注在民建事业中。陈邃衡曾对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概括,称其为十条“工作自律”:一是在任何情况下,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坚决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奉公守法,绝不以权谋私;三是敢于负责,敢于讲真话、实话,做党的诤友。讲真话要注意到场合、对象和效果;四是作为地方政府的领导,就是人民的公仆,心里一定要有老百姓,要关心、爱护百姓,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多办点好事、实事,否则就是失职;五是尊重上级领导,但不唯唯诺诺,发表意见和建议,敢于讲真话;对待下级,要平等相处,工作上严格要求,如有差错,我承担责任;六是认真工作,主动负责,大事小事都要重视,不走过场,尽可能亲临现场,狠抓落实;七是少坐办公室,多多下基层,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干实事,求实效。明察暗访,明察可以推动工作,暗访有助了解真实情况;八是考虑问题从大处着眼,从长计议。提建议、意见要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要注意可操作性,力求具有前瞻性;九是心胸开阔,团结同志。严于律己,宽诚待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处理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十是终身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与学习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陈邃衡的一生,不断探索真理、追求进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忠心耿耿、奋斗不息。陈邃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工作认真,敢于争先;胸怀高远,老当益壮;为人坦诚,刚正不阿,充分体现了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的优良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以上内容来自《团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