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莲笙
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上海城隍庙住持
陈莲笙(1917-2008),道教正一派—代宗师、上海道教界精神领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中为祖国的道教事业贡献甚伟,对于上海道教音乐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1949年后,陈道长与虹庙住持张源锟、大镜关帝庙住持李锡庚等发起筹备成立道教组织,同时以全部精力研读道书,并开始搜集、整理道教斋醮音乐。1956 年,上海市道协筹委会成立,陈道长被推选为秘书长,次年当选中国道教协会理事。这一时期,他一方面致力于各类道教教务工作:另一方面,搜集整理上海道教史料,从民间广泛搜集各种道教文物、音乐资料等。“文革”结束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以贯彻后,1981 年市道协筹委会恢复工作。陈道长再度走上秘书长的岗位,在道教界百废待兴之时,勇挑重担,奔走呼告,承担起重新恢复道教活动场所,整理几被破坏殆尽的道教文献、科仪以及培育新一代年轻道士的繁重工作。1985年, 上海市道教协会正式成立,陈道长历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会长等职务,并于1992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直到1998年,为了提携后进,陈道长主动辞去职务,转而担任顾问。为了完善道协的职能,配合党的宗教政策开拓新时期道教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宗教事业发展,陈道长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奉献了自己全部的宝贵年华。
人物生平
陈莲笙大师生于1917年10月25日,上海市人。历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协会顾问,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城隍庙住持,上海道学院院长,《上海道教》杂志主编,上海市宗教学会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上海市政协第八、九届常委,《藏外道书》顾问,《中华道教大词典》顾问,《中华道藏》总顾问等职。陈莲笙大师出身道教世家,七岁开始学道。在多名严师指导下,十八岁时就成为上海道教界最年轻的法师,得到同道中人的赞叹和肯定。1935年,陈莲笙大师蒙江西龙虎山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颁授万法宗坛“三五都功策”,成为道教正一派高道。1940 年被上海保安司徒庙(虹庙)聘为高功。1947 年,受张恩溥之邀担任“大世界”“罗天大醮”的高功法师之一。同年。担任上海道教会理事和沪中区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陈莲第大师看到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新生的人民政府,积极投入各项社会改革和建设事业。1956年,上海市道协筹委会成立时,陈莲笙大师被推选为筹委会秘书长。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积极参与筹备工作。并作为上海道教界的代表出席,被选举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961 年,他参加了中国道教协会第二届代表会议,并继续当选为理事。
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受到“左”的干扰期间,陈大师坚定相信党,相信人民政府,进行道教文化研究。收集道教文物,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离庙转业,参加生产劳动,他仍然坚信天道眷顾神州,中华必将复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随着宗教信仰白由政策的贯彻落实,陈莲笙大师在1980年5月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公议上,再次被选为理事。1981 年,上海市道教协会筹委会恢复了工作,仍然担任秘书长,协助政府进行各项落实宗教政策的繁重工作。
1985年4月22 日上海市道教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成立上海市道教协会,当选为会长兼秘书长。1990年上海市道教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陈莲笙大师当选为会长兼秘书长。1992 年3月中国道教协会第五届代表会议上,被推选为中国道协副会长。1998年8月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期间,公议考虑到中国道教协会领导年事已高,拟请他们退居二线担任顾问,同时仍然保留常务理事的职务。陈莲笙大师为了提携道门新秀,主动提出不再担任常务理事,只任顾问。他的高风亮节,使同道深为感动,特别是使青年道长们获得极大教益。
1999年,上海市道教协会第四次代表会议上,陈莲笙大师主动提出不再担任会长。鉴于他为上海道教界长期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不川磨灭的贡献,大家一致尊奉他为上海市道教协会名誉公长,2000年底德高望重的陈莲笙大师升座为上海城隍庙住持。
后世评价
陈莲笙大师是一位爱国爱教的楷模,他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爱国爱教,以其赤诚的爱国之心和虔诚的爱教之情,为我们青年道教徒树立了榜样。他常常告诫青年道教徒,我们虽是一名道教徒,但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所以我们必须要先做一名爱国守法的好公民。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国家的昌盛,就没有道教的复兴,更没有我们道教的今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7 10:2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