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华,中国著名
平面设计师,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常务理事、
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的
高级顾问,同时是陈绍华设计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是当代中国最有个性、最有成就的
设计大师之一。
人物经历
陈绍华,1954年生于浙江
上虞,1972年至1975年就读于
西安美术学院装潢专业,1975年至1978年陕西省展览馆任美术设计师,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1982年至1988年
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任讲师,1988年至1992年调入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万科广告事业,1992年成立
深圳市陈绍华设计有限公司,20 01年成立北京陈绍华
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1984年作品《绿,来自您的手》获第六届
全国美展招贴画金牌奖及两项优异奖,被收藏于
中国美术馆,1985年加入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8年故事片《孩子王》任
美术指导获得第八届中国电影美术金鸡奖,并加入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
AGI协会(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获奖记录
在1988年故事片《孩子王》任美术指导获得第八届中国
电影美术金鸡奖,1992年“
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获海报银奖及评委奖,1995年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设计
纪念邮票,1996年全国第二届“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获海报评审奖、银奖,1998年“第十八届布鲁诺国际平面设计
双年展”海报获大会主席奖及评委主席奖,1998年应法国
文化部邀请赴
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中国现代设计》
专题演讲,1999年第九届
全国美展公益海报获银奖,并加入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协会(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人物轶事
申奥标志
陈绍华,浙江生,西安长,教书六载,下海十年,非文化人亦非商人,啥都懂点儿,啥都不精。虽已知天命,仍童心未泯,爱胡思乱想,盼上苍开天,好另辟蹊径。恶陈规陋习,鄙视功利,与世无争。喜孤独,亦交挚友,做事求完美。眼睛不揉沙,见不得邪恶,好打抱不平,直肠直言,常得罪人。论学业,非天才,本属马,劳碌命,凡是做不到人前,但肯多
下工夫,若算有成,那是积劳成“绩”。 ----陈绍华自画像
设计历程
在陈绍华后来大量的荣誉和光环面前,我们似乎忘记了青年时代的
愤青陈绍华,或者少年时代的工程师陈绍华,但是,正是这些岁月成就了陈绍华。
在 “文艺的春天”――青春激荡的八十时代,对于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满腔的热情和满腹的才华,不错的工作以及美好的爱情,远远不是世界的全部,特别是对于对创造和美有所追求并决心做一番事业的陈绍华来说更是如此。空前轰动的
全国美展招贴画金奖只是一次练习,饱受争议的“素描教学改革”只是一次实验,这些鼓舞和锻炼了青年陈绍华的士气和韧劲。1988年,34岁的陈绍华怀揣满腹的辛酸和希望离开了西安,来到深圳开始了他的职业设计师生涯。
他之前的传略已经颇为传奇:1954年生于浙江
上虞,童年随父母迁居西安;少年时代在文革中度过,停课的年代使他有时间专心于琢磨科学的奥秘,12岁便徒手造出了仅十二克的
交流电微电机;1972年“误入歧途”地考入
西安美术学院装潢专业,期间上山下乡众多次,却也和扫入牛棚的许多老教授学到许多真知灼见;1975年毕业后任
陕西省展览馆设计师;1978年考入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系,期间得到
张仃、
吴冠中、
袁运甫、
余秉楠、
陈汉民等许多老一辈艺术大师的悉心指点;1982年毕业后回西安美院任教直到1988年离开,前面提到的几件轰轰烈烈的事情就是发生在这个期间:在全国美术界普遍不重视设计(当时叫工艺美术)的情况下,创作招贴画《绿,来自您的手》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招贴画金奖而轰动全国,这是文革后的第一次全国美展,也是全国美展第一次设金、银、铜奖和第一次设立招贴画类别;在张艺谋推荐下出任陈凯歌电影《孩子王》的电影美术,首次“触电”就获得了第八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美术奖;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打破固有的教学体系,大胆进行“素描教学改革”,受到青年师生的热烈欢迎与支持却受到校方的反对与非难,从而引起广泛的争论而轰动一时。
之后的故事就是一个职业设计师的历程,从任
万科集团的深圳国企公司创作总监到创办陈绍华设计工作室一直到著名的陈绍华设计有限公司,在历尽生命与事业的种种艰辛与喜悦的十多年里,陈绍华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设计作品。有从
深圳电视台、万科集团、天歌集团、长城地产、深圳中信城市广场、东方保险到2008北京申奥标志的形象设计;有从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纪念邮票到
世界艾滋病日纪念邮票以及刚刚完成的第三套生肖猴票的
邮票设计;有从《沟通》到《STOP AIDS》到《交通安全(蜥蜴篇)》的
海报设计……。2000年,他加入了AGI(
国际平面设计联盟),成为国际顶尖
平面设计师组织的一员,这对于他来说应该是实至名归。
2008北京申奥标志是他作品中最值得书写的杰作之一。在最初提交的众多的
设计方案中,陈绍华就以国画幻化的牡丹火炬入围,在后来的修改中,陈绍华多次反复思索,最后突破
传统思维的限制,另辟蹊径,从探寻
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层内涵入手,创作出了现代和传统结合、国际与民族相融的太极五环图形,结果,这个方案征服了几乎所有的评委,以绝对的优势获得通过,并且得到
国际奥委会的称赞。此方案最后在画家
韩美林的修改下得到了完善。国内外同行亦对此设计一致赞誉,一位的德国设计师看到后兴奋地说,如果北京申办成功,她将是
奥运历史上最美的形象。无疑,这是一个得到专业领域广泛好评的杰作,而北京申奥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
点燃设计之火
陈绍华从深圳开始的重要设计活动为中国的平面设计史写下了光辉的一笔:1992年,他与其他几个先行者一起举办了点燃中国平面设计圣火的 “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1995年,与深圳设计同人共同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个平面设计协会――深圳平面设计协会;1996年,再次与设计精英共同举办达到中国平面设计高峰的“平面设计在中国96展”;2003年,再次出山与同人一起举办平面设计新的里程碑――“深圳设计2003展”。
除此之外,他从西安美院教书一直到深圳从事设计期间,为中国培养了
韩家英、
张达利、
梁小武、
杜峰松、郦婷婷等许多后来的著名设计师队伍,这使当时他所在的国企公司成为中国设计的另一所
黄埔军校。
“中国设计的根源问题是创造力与审美教育的缺失,我们应该从
普及和提高社会大众的
审美意识出发,通过大众的品位的提升,推动
社会文明的进步。” 陈绍华多次在重要场合这样谈到,他说:“我强调的是大设计,是社会化的创造力的提升,这不仅仅是培养几个AGI能够解决的问题,是需要通过教育、通过社会的普及来完成的。”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陈绍华为什么热衷于申奥标志、防治艾滋病邮票等众多的
社会公益设计项目,他认为这些正是有效地实现他的理想的努力之一。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强调设计中的中国精神,他把中国精神通过他设计中的色彩、图形等任何可以表达的元素体现出来。
这时的陈绍华,已经不简单的是西安美院时代的才子和愤青,或着国企时代的客居异乡者和设计头领,也不是已经名满天下的设计家,而是一个清醒的理想化的设计师,一个具有历史使命感和
社会责任感的并且能够展现中国精神设计师。而这在当下的设计视野中,是多么稀少。
设计风格
1995年陈绍华与深圳设计同仁共同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个平面设计协会——深圳平面设计协会;1996年他再次与设计精英共同举办达到中国平面设计高峰的“
平面设计在中国96展”。陈绍华在向着自己心中的理想彼岸前进的同时也为中国的设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时的陈绍华已经从张扬、
眩目以及传统纹样新表达的风格转向含蓄、单纯而洗练的黑白风格,而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熟练掌握更使他如虎添翼,这使他的作品增添了更多的现代气息,在这种外在的洗练表达里他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内心空间,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和表达他所关注的东西。 《沟通》
系列海报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老到纯熟地体现了他的设计取向和文化取向,《沟通》展览主题海报里闪耀着无限光芒的
电闸以及。《沟通》里对放着的繁体与简体“沟”字之间的四点水,皆在准确表达主题的同时体现了
陈氏设计风格的张力,以及在浩瀚无边的传统文化里提炼新创意的敏锐。
这是一个长达数年的进程,这个进程正是陈绍华迈向国际
平面设计师的最高殿堂——AGI的进程,这个进程的后几年,陈绍华的设计又逐渐发生变化,设计手法由单纯又转变为多样,图形与色彩的创造上也更加大胆和丰富,如为AGI创作的两张不同手法的《Chilahood is not child’s play》海报中用绘画手法表达的朴拙而强烈的乳房与手的图形;为台湾平面设计界发起的主题海报《残害幼童,天理不容》海报中用书法手法表达的犀利而夺目的绳索图形;以及为抗议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的反战海报《New version Humanitarism》(人道主义新版本)(中简单
几何图形所构成的醒目而震撼“十”字与“”字符号)。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出陈绍华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立场以及对非正义的强烈而严肃地批判和抗争,这正是他“眼睛不揉沙,见不得邪恶,好报打不平”的写照。
独爱中国元素
陈绍华说设计要把世界技术的中国运用,以出色的品质优势搭载世界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天下”、“极品和”以及“紫和”全球首次使用了由
微软技术支持的十目商品认证编码,使和牌系列具备了独特的文化和技术品格。十目商品认证编码这项国际顶尖的信息技术十分人性化,通过一个附加在烟盒上的约一
平方厘米的编码图案,就能使每个单元产品获得一个具有唯一性的编码,并具有物理防伪和查询防伪的双重功能,从而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市面上销售的“和天下”、“极品和”、“紫和”的包装右侧,都有一个小小的圆形认证识别编码,
其下端标示着“微软技术支持”。在消费者通过手机读取
编码信息的同时,还可以运用
手机短信实现与编码后台
支持系统的互动。该技术还能在“紫和”产品上实现明码个性化定制,即在“紫和”包装上印制自己指定的文字与图案。2006年春节期间,这一服务试行市场,消费者反响热烈,收到了不俗效果。陈绍华要求把
中国元素的设计向世界传播,包装作为消费者随行的传播载体,在
装潢设计上充分地体现着品牌的独特个性。我们能够从
万宝路的包装上读到马背上牛仔的张扬个性,能够从MILD SEVEN的包装上嗅到雪山上飘来的清新空气,我们也能从和牌的包装上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智慧的深厚韵味。在烟包的设计上,和牌中国元素的运用证明,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品牌包装、
品牌开发、
品牌推广等方面更积极有效的发想与表现,有利于中国元素的世界传播。和牌荣获金奖,是对
湖湘文化和
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可。价格决定价值、品质体现价值、气质提升价值。和牌引发的包装革命,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是
中国烟草包装设计一次大胆尝试,是中国
主流文化视觉革命的有益探索,是批判继承和自主创新的紧密融合。